本文目录一览

1,二氧化硅玻璃的杨氏模量是多少

硅的杨氏模量与铁相当,1.90n/m2,泊松比与晶型和温度有关,(100)、(110)27度时为0.2782,(111)27度时为0.2780。
72000牛/平方毫米
10,400,000(E) / lbf/in2

二氧化硅玻璃的杨氏模量是多少

2,杨氏模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没有计算公式

理论上看属于材料的内部特性,但是影响因素太多,一般通过实验测量。zaimeng155(站内联系TA)应该可已计算,不过超出一定范围误差很大brianzheng(站内联系TA)杨氏模量等于弹性形变区中切应力和切变率的比值。属于材料的内部特性,一般通过实验可以测量。切应力等于单位接触面积的切变阻力;切变率一般为速度梯度。看具体实验方法了。tangruo(站内联系TA)计算公式F/S=Y*ΔL/L,式中,Y为杨氏模量,作用力F,S为截面积,L为长度。品时言光(站内联系TA)杨氏模量就是弹性模量,这是材料力学里的一个概念。对于线弹性材料有公式σ=Eε成立,式中σ为正应力,ε为正应变,E为弹性模量,是与材料有关的常数。对比两个材料,a的硬度大于b,则a的杨氏模量大于b
是pa,

杨氏模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没有计算公式

3,钢丝的杨氏模量是多少

钢:2.0,单位是10的11次方牛顿每平方米。杨氏弹性模量是选定机械零件材料的依据之一,是工程技术设计中常用的参数。杨氏模量的测定对研究金属材料、光纤材料、半导体、纳米材料、聚合物、陶瓷、橡胶等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有着重要意义,还可用于机械零部件设计、生物力学、地质等领域。 扩展资料:注意事项:杨氏模量的测量方法通常分为以下4种:静态拉伸法、动态共振法、梁弯曲法以及超声波测量法。其中,静态拉伸法又可分为光学测量和电学测量两大类。动态共振法又可分为普通共振法、负载动态法、激光双光栅法等几类。梁弯曲法可分为激光光杠杆放大测量、单缝衍射法、霍尔传感器测量法及光纤布拉格传感器法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氏模量
常用材料杨氏模量参考值材料名称杨氏模量E/1011Pa钢2.0铸铁1.15~1.60铜及其合金1.0铝及硬铝0.7
20度10的10次方pa下, 铸钢17.2 碳钢19.6~20.6 合金钢20.6~22.0

钢丝的杨氏模量是多少

4,霍尔位置传感器法测杨氏模量实验数据处理的理论值怎么求

1.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 ◆原理:本实验采用光杠杆放大法进行测量。弹性杨氏模量是反映材料形变与内应力关系的物理量,实验表明,在弹性范围内,正应力(单位横截面积上垂直作用力与横截面积之比,)与线应变(物体的相对伸长)成正比,即 这个规律称为虎克定律。式中的比例系数称为杨氏模量,单位N/m2。 ◆提问: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刚性材料,应该如何测量其杨氏模量? ◆提问: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除了用光杠杆法测量钢丝的微小伸长量之外,还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公式:,式中叫做光杠杆的放大倍数。 2.测量圆环的转动惯量 ◆结构:三线摆是上、下两个匀质圆盘,通过三条等长的摆线(摆线为不易拉伸的细线)连接而成。 ◆原理:三线摆的摆动周期与摆盘的转动惯量有一定关系,所以把待测样品放在摆盘上后,三线摆系统的摆动周期就要相应地随之改变。这样,根据摆动周期、摆盘质量以及有关的参量,就能求出摆动系统的转动惯量。 ◆公式: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三线摆、扭摆没有调水平; 2.测量转动惯量时摆角大于5度; 3.光电门的摆放位置不是在三线摆、扭摆的摆动时平衡位置附近; 4.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实验中,学生误将望远镜的读数看成是钢丝的伸长量。

5,杨氏模量是什么

杨氏模量就是弹性模量,这是材料力学里的一个概念。 对于线弹性材料有公式σ=Eε成立,式中σ为正应力,ε为正应变,E为弹性模量,是与材料有关的常数。 杨(ThomasYoung1773~1829) 英国物理学家。生于米尔弗顿。早在童年时代,就显露出非凡的才能和惊人的记忆力。9岁时能自制一些物理仪器。14岁时已掌握牛顿的微分法和拉丁、希腊、法、意、希伯莱、波斯、阿拉伯等多种语言。后进伦敦圣巴塞罗医学院学医。21岁时以其第一篇医学论文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此后曾跟随外科医生约翰·亨特在伦敦从事生理光学的研究工作。曾先后在爱丁堡、剑桥、格丁根进行深造。杨氏的后半生主要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工作。 1801~1804年任英国皇家学会教授。1802~1828年任英国皇家学会秘书。他还是巴黎科学院院士。杨是波动光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德国深造期间便对牛顿的光的微粒说发生怀疑。在格丁根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关于声和语言的论题,根据对光学的研究结果,论证了声和光都是波动,不同颜色的光和不同频率的声都是不同的波。1800年发表的《关于声和光的实验与研究提纲》论文中,系统论述光的波动观点,向牛顿光的微粒说提出挑战,认为解释强光跟弱光传播的速度一样,用波动说比微粒说更有效;指出用波动说还可以证明微粒说无法解释的冰洲石的双折射观象。1801年,进行著名的光的干涉实验,用强光照射小孔,以它作为点光源,送出球面波。在离开小孔一定距离处,放置另外两个小孔,它们把前一小孔送来的球面波分离成两个很小的部分作为相干光源。于是在这两个小孔发出的光波相遇的区域产生了干涉现象。在双孔后面的屏幕上可得到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后来发现用双缝代替双孔会得到更明亮的干涉图样。1803年,引入“干涉”这个术语,并试图说明光线所引起的衍射,把干涉与衍射联系起来。证明光线在密度较大的介质上反射时,会发生半波损失。测量了不同颜色的波长,对于红光得到的值为0.7微米,对于紫光得到的值为0.42微米。1807年,提出如下思想:光与辐射热之间的差别仅仅是波长不同。1817年,当他得知菲涅耳和阿拉哥关于偏振光的干涉的实验后,提出光是横波。在此之前,把光学理论应用于医学之中,奠定了生理光学的基础。1793年,提出眼睛观察不同距离的物体是靠改变眼球水晶体的曲度来调节的观点,这是最早的眼睛光学原理的解释。1803年,提出人们对于颜色的辨别是由于视网膜上有几种不同的结构,分别感受红、绿、紫光的假想,以此可以说明色盲的成因。建立了三原色原理,认为一切色彩都是由红、绿、蓝三种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这一原理已成为现代绘画、印刷、电视、照相等技术的基础。在材料力学方面,研究了剪形变,认为剪应力是一种弹性形变。 1807年,提出弹性模量的定义,为此后人称弹性模量为杨氏模量。

文章TAG:杨氏模量数据怎么计算杨氏模量  数据  怎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