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有哪些

(一)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对老客户,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制定一套完整的历史信用记录,从而加强企业内部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对新客户,进行信用管理包括: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实际上是企业赊销方针问题,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性取决于它的赊销程度。  (二)对企业内部产品和服务的管理。除信用管理外,国有大中型企业还应该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多下功夫。在产品质量上,企业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聘用具有先进生产技术的人员,提高产品质量。在服务上,企业应形成售前、售中、售后一整套服务体系。  (三)企业结算方式的选择。结算方式种类繁多,选择不同,产生的应收账款风险就不同。企业可以采用下面几种结算方式以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国内有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国外有信用证。信用证是银行应进口企业的请求,开给出口商的一种保证付款凭证,银行在信用证条款得到完全遵守的情况下,向出口商付款的责任。以信用证结算,购买方不仅在付款后可以取得代表货物的单据,而且可以通过信用证条款控制销售方的交货日期,通过适当的条款检查,还可以保证货物上船前质量和数量;对于销售方来说,信用证是银行信用,取得货款比较有把握且风险较小。因此,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收账款风险。  (四)对应收账款具体业务的管理。资金定额、应收账款的催收等具体业务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尤为重要。  1.实行资金的定额管理。应收账歉的实质是资金占用。因此,企业应从资金管理入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管理应坚持统一调度,放管有度,资金使用先论证、后付款的原则,确保资金投向的准确性。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应实行资金定额管理,有偿使用的办法。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设定定额,同时对定额内和定额外设定不同档次的利息率,并对定额内节约资金给予返息。通过利息杠杆,使每一笔业务中都能体现出每一分钱都要付出相应的成本,管理好资金,提高资金周转率就意味着多创造利润;反之,则减少利润。通过定额管理办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应收账款的资金占用,防范坏账的发生。  2.将应收账款的管理与经营者个人的利益相统一。为防止欠款逾期过久,难以追回的情况,可以将欠款与部门利润和部门经理的任期考核相结合、将利润与奖金相结合。凡超过期限的应收账款,要全额抵扣当年的部门利润,并按抵扣的利润进行考核和兑现奖金;业务经理离任时,必须公布其任职期间的逾期账款的余额,接受全体职工的监督。同时将应收账款的管理纳入内部审计的范围,进一步规范管理。  3.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在催收欠款上,应对欠款年份、金额进行排队分析,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尽力获得最佳的效果。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可采取书信催讨、电话催讨、上门催讨以及诉诸法律。对催收难度不大的应收账歉,可承包给指定人员限期收回,并按收回金额给予一定的奖励;收不回来的,也应对其给予一定的处罚;对数额较大、法律追溯力较强的应收账款,可运用法律手段仲裁催收;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尽最大可能避免产生新的逾期应收账款,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催收人员可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手段,但基本宗旨一样,既要能维护本企业的利益,减少损失,又要尽可能维护与客户的良好信用关系。  (五)在全社会普及信用意识教育,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消除人们传统思想的束缚,增强其法律观念。健全法制体系,对信用不良的企业加大惩治力度。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地受到冲击,这就需要提高应收账款的收回率,降低企业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收账款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有待于解决的重大问题。

谁知道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有哪些

2,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1. 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赊销进行管理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需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企业对赊销的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是非常必要的。在我国企业中一般采取两种方式设立信用管理部门,一种是财务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另一种是销售总监领导下的信用管理部门。两种方式各有利弊,适应于不同的企业管理体制。信用管理部门要取得财务和销售部门支持,并在赊销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目前我国约有2%的国有企业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而外资企业的这一比率在10%以上。2. 建立一套应收账款的内控制度,将销售和应收账款的管理相结合 销售人员作为应收账款的第一责任人,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引入应收账款的管理之中。这样的话,销售人员就不会盲目地追求高销售,而忽视货款能否收回的问题。而财务部门也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情况进行分析,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当前赊销策略。3. 要制定企业的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是指企业制定收回过期应收账款的程序和有关的规定,做到有章可循。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拖账期限和数额采取不同的催收方法。对于长期拖欠货款的客户可以采用将应收账款改为收取应收票据。由于应收票据具有较强的追索权,且到期之前可以背书转让或贴现,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坏账损失的风险。因此当客户到期时候不能偿还货款,企业可以要求其开出承兑汇票以抵消应收账款。4. 实施对应收账款和赊销企业的财务状况的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信用品质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财务部门应编制一定期间的赊销客户的销售、赊销、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交管理当局。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当前赊销策略。5. 从真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 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在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分析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把过期债权款项纳入工作重点,研究调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6. 补足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 企业为了当期必要的现金支出,必须要取得与之相匹配的现金流入总额。企业既定会计期间预期现金支付额扣出同期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额(包括可随时支取的银行贷款、短期证券变现净额等)后的差额,就非要通过应收账款的有效收现才能得以保证最低现金需求。可以这样说,应收账款未来的坏账损失对企业当前经营并非最为紧要,更关键的是现期实际现金到位的应收款要能够填补同期现金流量缺口,特别是要满足具有刚性约束的纳税债务,工资支付及偿付不得展期调换的到期债务的需要。7. 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企业要按照期末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补偿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3,如何加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论文的

应收账款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款项,以及代垫运杂费和承兑汇票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1.赊销现象严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最终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但是利润的实现是建立在销售收入的基础上的,如何扩大销售收入就成为了企业的头等大事。现金流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资金链的断裂必将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赊销方式就应运而生,赊销不仅可以购买到所需物品,而且还可以延迟付款。2.企业的信用状况不甚乐观。赊销方式的诞生和生存基础就是企业的信用。但我国的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信用制度还不健全,人们的信用意识比较淡薄,这些都表明赊销方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尚不完善,面临巨大的挑战。3.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奖惩制度。由于企业面临着竞争压力,往往将企业销售人员的工资与销售业绩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员工的热情,但是员工往往却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采取赊销和回扣的办法。虽然销售任务圆满完成,但是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是有很大关系的。再者,企业没有认真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由于盲目扩大销售量没有认真落实到实处。其他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是很合理,债权债务双方就经济往来的未了事项没有及时、不定期地对账。二、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措施1.提高产品竞争力。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首先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自身优势,生产适销对路、科学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一改往日在销售中的被动地位,变被动为主动,企业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订单,以减少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做好资信调查,制定合理信用政策。设置独立的资信管理部门,由于信用管理对信用管理人员要求非常高,所以企业要想尽快建立自己的资信管理制度和部门,就必须借助于外力,聘请一家专业信用管理机构来对企业进行全面,指导或帮助企业做一些实际工作,这样企业既省时省力,又不会走弯路走错路,同时又节约了成本。3.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管理。(1)建立赊销申报制度。企业财务部门或信用部门要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应当建立健全赊销申报制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如客户要求延期付款时,销售部门经办人员就须填制赊销申报单(一式多联)报信用部门审核,在申报单上除了要列明对方单位名称、地址、开户银行及账号等基本内容外,须重点标明要求赊销金额、赊销期限、有无担保等。信用部门在对客户资信情况调查后,作出赊销决策,在赊销申报单上签署意见,并报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后方可列账。应收账款列账后,申报部门的负责人及经办人员在信用部门的配合、监督下对款项的回收负全责。(2)注重合同管理。企业的供货业务必须签订合同,当销售部门收到经信用部门和企业法定代表审核签字后的赊销申报单后,签订销售合同。销售合同的要素必须齐全而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特别是付款形式、账期和延期付款的具体违约责任都应清楚、准确,采用统一的合同范本。销售部门还要将合同影印几份,经有关部门或人员核对无误后分别交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利于其对销售合同的执行、跟踪、检查,起监督和预警作用。(3)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企业要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状况,以制度的形式将债权责任明确下来,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明确划分责任范围,对公司全部的客户的欠款尽可能地落实到个人;明确规定在应收账款未完全收回之前,责任人不得调离企业;明确规定各人的职权范围,对超限额赊销或未经审批赊销的应予以处罚,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明确规定隐瞒、变更应收账款事项应负的各种责任;明确规定由于信用部门人员徇私舞弊,调查不实而产生坏账应负的责任;明确规定责任的监督部门,防止责任管理流于形式。(4)做好应收账款日常管理。首先,企业财务部门应按赊销客户名称进行明细核算,定期统计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信用部门也要经常计算账款回收期、账龄结构、逾期账款率、坏账率等指标,为评估、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政策提供依据。其次,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对账单应由双方供销当事人和财务人员确认无误并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对于逾期拖欠的应收账款应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账龄分析,并加紧催收。最后,信用管理部门在账龄分析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逾期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分类。(5)严格按会计制度办事,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财务人员应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要求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清算、对账等工作,工作岗位设置中也要注意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对于发票,也要定期与销售部门的销货清单和有关科目的金额进行核对,以防账外债权的出现。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就要建立相关的坏账准备金制度。(6)建立可行的对账制度。企业应该根据应收账款额度的大小和时间期限等因素,对应收账款定期核对,并且有双方当事人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生错误报告,应该及时纠正。综上所述,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把双刃剑。赊销可以扩大销售量,但是也会导致坏账额度增加,提高财务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在保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着力应收账款的控制,制定有利企业的信用政策,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到最低。

如何加强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论文的

4,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摘要: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正确运用赊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不断完善收账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完善的收账计划,对应收账款不正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应收账款;经济效益;赊销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对外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回收的,被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所占有的本企业资金,它具有流动性、时效性强的特点。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使得流动资产增加,于是企业的总资产必然增多,这就造成了所有者权益大,负债低的假象。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 一、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 所谓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所采取的原则性规定,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三方面。首先,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区别标准。信用标准较高,能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减小,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使坏账损失增加,得不偿失。其次,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短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和付款期限。 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要在增加的成本与收益之间做出权衡,不能为了增加销售而置应收账款风险于不顾,也不能为了减少应收账款的风险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销售。 二、加强销售、财务的监管 首先要在销售合同中明确各项条款,在与经销商签订销售合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以避免日后处理应收账款与经销商产生分歧而带来经营风险。明确各项交易条件,如: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日期、运输情况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违约责任,确定合同期限,合同结束后视情况再行签订,加盖经销商的合同专用章。其次,必须同经销商核对账款项目,以下几种情况容易造成单据、金额等方面的误差,大家要尤为重视:产品结构为多品种,多规格;产品的回款期不同,或因经营条件的不同而同种产品回款期不同;产品出现平调、退货、换货时;经销商不能够按销售单据或发票回款;要主动拒绝用货款垫支其他款项。以上情况会给应收账款的管理带来困难,因此要制订一套规范的、定期的对账制度,避免双方财务上的差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造成呆、死账款现象,同时对账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而不是口头承诺。再次,对产品铺货率的高低进行合理的配置。产品铺货率高,增加了应收账款的风险,反之,产品铺货率低,经营风险虽然降低了,但达不到规模销售的目标。所以正确、合理的解决产品铺货率问题,对降低应收账款,保证货款的安全性是有帮助的。因此建议在产品不同销售阶段,或根据产品不同的销售策略或根据市场推广的强弱而采取不同的产品铺货政策。 三、建立完善经销商的评估制度 要建立完善的经销商开户制度,当大家开拓新的市场或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时,对经销商选择进行充分、科学的评估是必要的,这不仅为将来的销售寻找一个合作伙伴,同时也降低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当我们面对着“买方市场”这个实际情况时,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工作。因此,合作前对经销商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办公地点由高档向低档搬迁;频繁转换管理层、业务人员、公司离职人员增加;公司财务人员经常性的回避;多次破坏付款承诺。 四、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较严,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用户给予赊销,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这可能不利于扩大销售量,甚至是销售量减少;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会增加销售,但会相应的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用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为用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用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用户提前回款时给予的优惠。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现金折扣成本等额外的负担。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成本,增加坏账损失,但会减少收账费用。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的影响。 根据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针对在企业应收账款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公司在应收账款回收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公司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如果应收账款账户中子公司欠款额占总额的比例偏高,应加强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和监控,改善应收账款核算办法和管理制度,解决好公司与子公司间的账款回收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 1.加强管理与监控职能部门。按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公司在财务部下设立财务监察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营销往来核算和监控,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账款账账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2.建立健全公司机构内部监控制度。针对应收账款在赊销业务中的每一环节,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程序。 总之,应收账款对于每一个企业都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必然使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资产的流动性下降,甚至陷入财务危机,因此不得不引起企业管理当局的重视,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对账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管理制度,促使企业正常经营,稳定发展,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 [2]许文珍.《浅析应收账款管理》,税收与企业.2002.5[6]朱从敏.《应收项目与应付项目核算》.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5,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应该如何完善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赊销业务而形成的一种债权,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人员长期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谈几点认识。  一、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一些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的观察和调查,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销售轻回款。这是很多企业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经营一线人员,甚至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往往片面地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产品卖出去是一切工作的龙头,销售才是硬道理,而回款则是以后的事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由于这种销售至上、冲指标观念的影响,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问题越积越重。  2.缺乏风险意识。很多企业对市场缺少应有的风险意识,对客户的经营状况、客户管理层的品格为人等信息缺少基本的调查了解,盲目赊销放账,最终形成逾期应收账款,甚至产生坏账。还有一些企业,对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书面凭据缺少法律角度的考虑和设计,导致在应收账款不能回收而诉诸法律时,因证据不足而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3.责任不清。一些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内部责任划分不清,销售部门推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又推给销售部门,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导致应收账款缺少及时有效的跟进管理。  4.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应收账款制度,但没有真正落实下来,制度要求和实际完成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有:没有对客户进行认真的考察、放账控制不严格、对账不及时、对账手续不完善、考核措施执行不到位等。  5.缺乏有效的跟进手段。许多应收账款在进入呆滞阶段后,作为债权人,由于缺少一套迅速、果断、力度递进的催收措施,使得呆滞账款长期得不到收回。  6.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应收账款的有效、及时回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人员的工作热情。企业如果没有一套直观、有效的应收账款回款激励机制,则必然会影响责任人的催款积极性,从而给及时回款带来困难。  7.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相互脱节。有些企业,出于规避税收的错误指导思想,往往对出库销售(所谓出库销售,指产品已经交付到客户手中而形成债权,但尚为开具销售发票)不作会计处理,从而人为推迟了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可是,由于缺少针对性的操作流程,导致这部分债权在财务账面不能及时反映,掩盖了应收账款的真实情况,给应收账款的监督、考核制造了人为的管理盲点。  二、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环节入手,采用科学而严谨的管理手段,制定并切实落实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在一个良性轨道上运行。  1.客户背景调查和资信评估。及时而准确地了解客户的背景资料是应收账款管理众多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首要前提。因为只有掌握了客户的这些基本信息,我们才有可能对客户做出尽可能客观而准确的判断,并进而按照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进行评判,以决定是否可以将该客户作为信用客户。  客户背景调查一般包括以下方面:客户是否具备生产经营固定场所、法定工商注册、良好的资信声誉;产品是否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客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和预计采购规模怎样;客户历史上有无债务纠纷以及形成原因;客户企业负责人、采购和财务部门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客户分支机构、关联企业的基本情况等。  2.客户信用标准的确定。信用标准指给予客户最低的信用条件,包括对客户的最高赊销额度、最长赊销期限、赊欠手续等方面的规定。在客户面前,企业一方面要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企业还须力求降低客户违约风险,减少收账费用。为了寻求一种双赢策略,企业必须考虑以下重要因素:首先是客户的资信程度。企业要在对客户的资信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以此决定是否给予信用优惠。其次,企业要分析客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周期、负债结构、产权比率,以此作为赊销额度、赊销期限的判定依据。再次,企业还要考虑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面对市场竞争,企业要知己知彼,根据对手实力状况,相应采取宽或严的信用策略,以在竞争中把握主动,争取优势地位。最后是企业自身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能力。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影响信用标准的决策,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强,就能够采用较低的信用标准争取客户,扩大业务;反之,如果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薄弱,就只能执行严格的信用标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违约风险。  3.完善合同及其他书面约定。为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双方的行为,赊销企业和客户之间应该订立相关的书面条约,从而对诸如接收订货、交货签收、款项结算、财务对账等一系列环节做出具体的操作规定。对于赊销方来说,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是保证应收账款在安全状态下运行的法律保彰。  4.对赊销行为的过程控制。企业必须健全对赊销行为的监控机制。在赊销行为发生以前,必须确定该业务已完全具备下述基本前提:(1)与客户之间的相关书面协议已经签定完备;(2)历史上,客户无不良信用记录,或虽发生过不良信用行为但情节轻微,并且已经通过协调沟通,问题得到解决;(3)赊销过程涉及的相关书面凭据符合要求;(4)本次赊销后,累计欠款额不超过信用限额。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就不能赊销发货。  5.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围绕“保证按期足额回款”这一宗旨而展开工作,这些工作是否真正落实到位,直接影响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果。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客户经营情况的跟进了解。赊销业务发生以后,企业不可以坐等账期结束时收款,而有必要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跟踪。必须密切了解客户的经营管理状况,对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进行持续的深入调查,分析客户的现金持有量与调剂能力能否满足偿还债务的要求。尤其要将那些挂账金额较大、信用品质较差的欠款客户作为重点考察对象,一旦发现客户出现财务周转方面的问题,则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2)对账手续。一方面,企业应完善财务的内部核查制度,避免因为会计核算的错漏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及时而完善的对账工作必不可少,这不仅可以消除购销双方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误差,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为今后可能发生的应收账款纠纷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所以,赊销企业应将与客户的财务对账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并同时完善相关的书面对账凭据。

6,物流企业应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呢

现在,物流供应商要利润。而物流供应商,一方面要及时向上游的实际承运人及时支付账款,另一方面却要给客户放账,账龄一般都要三个月,这还不算坏账。那么,物流企业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呢? 信用管理是应收账款政策核心 物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时追求规模的扩张,就将应收账款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放宽应收账款的管理。这样,应收账款急剧增加,资金链就会有断裂的风险。于是,有的物流公司开始细分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应收账款政策,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信用管理体系。 首先,物流企业要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对客户的信用标准的评定通常采用“5C”评估法(“5C”即是指客户的品行、能力、资本、抵押品、条件等五项内容)对已获资料进行分析。对符合标准的客户可以采取放宽应收账款的政策,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客户尽可能减少与其发生赊销行为,这样既能保证维护优质客户,又能减少企业坏账的产生。 第二,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付款期限。现金折扣是指物流企业对客户提前付款而给予的价格上的优惠,虽然现金折扣又会减少企业的收入,但附加现金折扣可以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从而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的平均收款期。 第三,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任何一个客户都有其的偿付能力的限制,一旦超过这一界限就会大大增加产生坏账的机率,因此它实际上就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度,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保证销量的同时防止由于过度赊销并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较大的损失。 总之,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都要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选取较好的一个方案,即要求保证增加的收益要大于增加的应收账款的成本,不能为了扩大销售盲目放松信用政策,也不能为了压缩应收账款而拼命提高信用政策的标准。 实际案例指导物流企业如何管理应收账款 如下为某知名国际物流公司,总公司结合信用管理政策,为分公司制定的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措施。 事前评估。各分公司的业务部门在开拓新客户的时候,必须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然后通过公司规定的合同审批流程,各部门在明确的职责范围内对合同和客户进行综合评审。运营部将从收益的角度对合同的价格、毛利率等进行评估。第二步将合同交由财务部审查,主要是评估回款周期是否合理。支持部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审查,就是法律风险评估,主要审查合同条款有没有法律陷阱,是否公平,万一不能合作后,退出的风险和退出成本有多高,比如余款和押金怎么收等。三个部的部长和两位正副总经理共同组成合同管理委员会,对于合同都是一票否决,就是任何一个委员否决,都无法签合同,除非重新与客户沟通,争取调整相应条款以使公司的利益和风险得到最大的保障。 事中评估。一般是在合同执行三四个月后进行,通过各部门组织的跨部门评估小组对该客户进行综合评估,对于价格偏低导致毛利贡献不理想的客户,总公司一方面检讨自己成本控制是否有效,另一方面对于确实没有合理毛利贡献的客户,就果断停止合作。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根据客户的业务量和信用情况授予一定的信用额度,并随时对客户信用情况给予监控。如果应收账款达到这个额度而客户没有及时付款,就必须督促客户付款并停止向该客户提供物流服务。 事后跟踪。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总公司规定较高的坏账准备金提取率,也迫使经营人员和财务人员尽量防范于未然。按照总公司坏账管理制度,业务发生超过三个月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就算逾期账款,需要提取30%坏账准备金,预期6个月的坏账准备金提取率高达50%,也是最高的提取率,预期9个月以上,就算是死账。如果分公司出现逾期账款,总公司财务中心也会向分公司的管理层施加压力,要求尽快追款。 危险信号提醒物流公司加速收款 人算不如天算。总有一些例外情况出乎于公司的信用政策监控之外,但有些信号值得物流公司注意。 当欠款客户的办公地点由高档物业向低档物业搬迁;频繁转换管理层、业务人员,离职人员增加;受到其他公司的法律诉讼;欠款客户财务人员经常性的回避;付款比过去延迟,经常超出最后期限;经常找不到欠款客户负责人或负责人发生意外;欠款客户开出大量的期票;欠款客户的开户银行转换过于频繁等等。当欠款客户出现以上危险信号时,物流公司就要采取果断、迅速的应变措施,可以降低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
现在,物流供应商要利润。而物流供应商,一方面要及时向上游的实际承运人及时支付账款,另一方面却要给客户放账,账龄一般都要三个月,这还不算坏账。那么,物流企业应该采取哪些对策,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呢? 信用管理是应收账款政策核心 物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有时追求规模的扩张,就将应收账款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放宽应收账款的管理。这样,应收账款急剧增加,资金链就会有断裂的风险。于是,有的物流公司开始细分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制定不同的应收账款政策,形成自己的一整套信用管理体系。 首先,物流企业要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对客户的信用标准的评定通常采用“5c”评估法(“5c”即是指客户的品行、能力、资本、抵押品、条件等五项内容)对已获资料进行分析。对符合标准的客户可以采取放宽应收账款的政策,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客户尽可能减少与其发生赊销行为,这样既能保证维护优质客户,又能减少企业坏账的产生。 第二,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付款期限。现金折扣是指物流企业对客户提前付款而给予的价格上的优惠,虽然现金折扣又会减少企业的收入,但附加现金折扣可以促使客户早日付款,从而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的平均收款期。 第三,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任何一个客户都有其的偿付能力的限制,一旦超过这一界限就会大大增加产生坏账的机率,因此它实际上就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的最大风险额度,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保证销量的同时防止由于过度赊销并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企业蒙受较大的损失。 总之,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都要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选取较好的一个方案,即要求保证增加的收益要大于增加的应收账款的成本,不能为了扩大销售盲目放松信用政策,也不能为了压缩应收账款而拼命提高信用政策的标准。 实际案例指导 如下为某知名国际物流公司,总公司结合信用管理政策,为分公司制定的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措施。 事前评估。各分公司的业务部门在开拓新客户的时候,必须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然后通过公司规定的合同审批流程,各部门在明确的职责范围内对合同和客户进行综合评审。运营部将从收益的角度对合同的价格、毛利率等进行评估。第二步将合同交由财务部审查,主要是评估回款周期是否合理。支持部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审查,就是法律风险评估,主要审查合同条款有没有法律陷阱,是否公平,万一不能合作后,退出的风险和退出成本有多高,比如余款和押金怎么收等。三个部的部长和两位正副总经理共同组成合同管理委员会,对于合同都是一票否决,就是任何一个委员否决,都无法签合同,除非重新与客户沟通,争取调整相应条款以使公司的利益和风险得到最大的保障。 事中评估。

7,如何加强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论文提纲 很急的 谢谢各位啦

摘要:应收账款是企业资产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却隐藏了巨大的风险,本文试图分析企业应收账款的问题根源所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有效的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措施与建议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本运转的重要环节,它是指企业因为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活动而向购货方、接受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应收取的款项,产生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是存在赊销活动。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量逐年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企业之间存在拖欠货款现象,呆账和坏账比例逐渐提高,这已经成为了企业良好运转的一大弊端。这不仅对企业的资金流和资金周转带来损害,而且会加大企业的财务和运营风险,导致资金链断裂。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国企业应该在日常资金管理活动中,充分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一、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探讨  1.赊销现象严重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实现收益,但是收益的实现是建立在销售收入的基础上的,如何扩大销售收入就成为了企业的头等大事。现金流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资金链的断裂必将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如此,赊销方式应运而生,赊销不仅可以购买到所需物品,而且还可以延迟付款,一方面解决了自身生产所需的材料等,另一方面,延续了自身使用应付账款的权利,扩大了自己的资金链,使企业自身资金充裕。但是,对于销售方来说,虽然扩大了自己的销售收入,账面上的收益得到增加,但无疑将加大了收账的风险,呆账和坏账的比例。  2.企业的信用状况不甚乐观  赊销方式的诞生和生存基础就是企业的信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规范,企业的信用状况已经成为交易的前提条件之一。不过,我国的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信用制度还不健全,人们的信用习惯没有形成,信用意识比较淡薄,这使得失信的收益往往大于守信的成本。并且,我国的信用考察制度基本上建立在主观决策和判断层面上,缺乏信用的决策系统,网络信用系统也没有建设完成。这些都表明赊销方式赖以生存的基础尚不完善,面临巨大的挑战。  3.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奖惩制度  由于企业面临着残酷的竞争压力,往往将企业销售人员的工资与销售业绩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员工往往却为了完成销售任务采取赊销和回扣的办法。虽然销售任务圆满完成,大大提高了销售量,但是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是有很大关系的。再者,企业没有认真调查取证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即使制定了相关政策,却由于盲目扩大销售量没有认真落实到实处。其他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也不是很合理。比如不同付款方式下的应收账款管理,由于在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的时间性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债权债务双方就经济往来的未了事项应定期对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很多企业并未及时、不定期地对账,未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造成资金外流,给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压力。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及建议  1.严格控制赊销业务比例  赊销虽然扩大了企业的销售量,但是却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风险,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压力。要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首先应从源头做起,即控制应收账款的比例。企业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于赊销的业务进行特殊处理,比如说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等级的客户给予不同的赊销额度,对于以往信用状况比较好的客户提高赊销额度等等。一定要将企业的赊销额度控制在风险可控水平之内,另外为了便于日常的控制,企业要把已经确定的赊销额度记录在每个客户应收账款明细上,作为资金余额控制的警戒点。  2.确定合理的收款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的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影响信用标准的基本因素包括:(1)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2)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3)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从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五个方面进行评估)。如果信用标准定得过高,很多企业因为达不到信用标准的最低要求而被拒之门外,这样虽然有利于企业降低坏账的比率和减少企业承担的风险,但是却不利于企业扩大销售收入和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为此,企业应在成本与收益比较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信用标准。  3.制定合理应收账款的信用条件  当企业制定了合理信用标准后,对于符合标准的企业将给予客户信用优惠,这就需要考虑制定什么样的信用条件才能使企业的成本效益达到最大。企业制定信用条件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的应收账款及时变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以便于对资金进行更好地运作。对待信用好的客户单位,应延长信用期限,对待新客户或者信用状况差的客户单位,则应该谨慎为好,适当降低信用期限。另外,企业在更改信用条件时,应掌握这样一条原则,即更改后的信用条件在信用后的收益应该大于更改前信用后的收益。也就是说,更改了信用条件后,使企业的资金回笼更多,风险更低。  4.改善企业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奖惩制度  企业将员工的销售业绩与报酬挂钩,虽然解决了员工积极性的问题,但是却引起了应收账款的坏账总额。因此要对这种制度进行合理化的改进。比如,报酬虽然和销售业务量挂钩,但是将报酬的一部分拖后兑现,条件是实收账款的比例达到规定限度时才予以实现。这不仅增加了员工的积极性,也可以保证员工在扩大销售时将应收账款的质量提高,实现一举两得。再者,内部控制制度要和应收账款的惩罚制度相结合,作为惩罚制度的基础,内部控制必须加以完善,这样才能保证应收账款的坏账比例逐渐降低。  5.建立可行的对账制度  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及时对账。企业应该根据应收账款额度的大小和时间期限等因素,对应收账款定期核对,并且有双方当事人签章,作为有效地对账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生错误报告,应该及时纠正。应收账款的对账工作包括两个方面:总账与明细账的核对;明细账与有关客户单位往来账的核对。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往往会出现本单位的明细账余额与客户单位往来账不符,这主要是由于对账环节的时间差所致。当前的任何经济业务都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完成,而且涉及的金额相对较大,应收账款同样如此。在对账时一般是债权单位首先实施,但是却和销售部门没有完全的沟通和交流,导致信息不对称,进而形成对账效率的降低。企业应该促使各个部门之间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共享信息,这样在进行任何一项业务时都会形成较好的工作效率和结果。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赊销虽然可以扩大销售量,抢占市场,但是也会导致坏账额度增加,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不利于企业现金流的周转。尽管如此,我们应该在保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运用合理的制度法规,将应收账款的风险降到最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03145d0100bhsv.html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明显增多,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      一、应收账款的功能   应收账款的功能就是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一下方面:   1、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赊销实际上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向顾客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二、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1、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的帐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帐准备,坏帐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如果实际发生的坏帐损失超过提取的坏帐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主要表现为:   (1)企业流转税的支出。应收账款带来销售收入,并未实际收到现金,流转税是以销售为计算依据的,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交纳。企业交纳的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以及城市建设税等,必然会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文章TAG:怎么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怎么  加强  应收账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