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诗歌鉴赏

诗词还是诗歌?首先就是要了解背景内容

如何提高诗歌鉴赏

2,如何快速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呵呵,诗歌鉴赏能力不易速成哦!会鉴赏,起码要知道所鉴赏的作品写的是什么意思,能条分缕析地指出作品的长处与不足,这就需要鉴赏者的文学甚至其它学科的基础功力了。写诗,语文根底很重要,写作知识和创作经验很重要,个人思维的灵性也很重要;鉴赏也一样,这些鉴赏之外的功夫也是需要具备些的,而且越多越好,越多越有鉴赏力。所以,提高鉴赏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过,多看一些好的鉴赏文章,还是对提高自己的鉴赏力有帮助和促进作用的。希望你早日成为鉴赏家。

如何快速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3,如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语文古诗鉴赏—— 要注意并强化5方面:①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②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③分析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尤其是比喻),估计今年诗歌鉴赏中修辞考察分量不轻。④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⑤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了解写作背景:一首诗的背景就是它的原因和目的,为什么写,为了什么写都是从背景来说的,这个只能积累历史和名家故事,不急。掌握古诗词常用字解释和用法:一篇古诗至少你要大概知道它说什么吧,你都知道它写什么了,还不知道怎么鉴赏啊?会猜修辞手法:考修辞时,没有方法,就是猜你学过的类似的,想不到就网最常用的方向想也许能蒙对品味意境:这个是时间堆出来的,能几十年你也能理解曹操的观沧海
1:先要看看诗词的背景,诗词的作者的背景,以及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个多部分诗词中会有一些说明,请楼主留心看 2:抓住诗词的关键词语去揣摩作者的思想,至于那些关键词,首先要看动词和名词,然后看整个句子,它是表现的一种景色还是意中心情,从词性上去看作者的心理状况,或者是心理感受。 3:联系背景,将心比心,以人易人,设身处地去思考 最后,就是还是希望楼主多看看诗词鉴赏的书籍,从中得到一些自己的思考方式。
一般的诗词鉴赏不外乎就是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所以提高鉴赏能力,就必须搞清楚作者的感情色彩。只要抓准了感情色彩,怎么答都没错了。

如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4,如何提高中学生古诗文阅读赏析的能力

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主要植根于语文课的诵读,并依托课外的借鉴和创作。初中生对古典诗词意蕴的把握、理解主要来自于教师的精讲与点拨,但光靠老师的这点讲解,显然是很难在短时间奏效的。一般来说,古典诗词的学习仍应以诵读为主。《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有这样一条具体说明:“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因此,我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诵读的方式,如吟咏诵读法、朗诵法、齐读法、默读法等,让学生读出韵律美,读出节奏感,读出意境美。这样学生必然会被古诗词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雎 蒹葭 君子于役 曹刿论战 《论语》十则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陌上桑 观沧海 龟虽寿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饮酒 归园田居 木兰诗 三峡 与朱元思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鹤楼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渡荆门送别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使至塞上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陋室铭 秋词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始得西山宴游记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5,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如何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时,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我利用部分早读课的时间坚持教学生读诗,以渭渭诗歌甘泉,渗人学生心田,滋养他们成长。每周学二三首,每次--二十分钟,读读背背讲讲,一日不多,十日许多,精心滴灌,学生兴味盎然,赏析能力提高,智力获得发展。"笔者以为于滴的做法抓住了诗歌教学的根本,把握住了培养鉴赏能力的关键,值得我们高三语文老师在开展诗歌专题教学和复习时借鉴"一、巩固课内所学,为提高鉴赏能力夯实感性基础 现行高中语文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试验修订本")十分重视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全套教科书编排的文学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60%,而诗歌作品又占文学作品总量的约一半篇幅,计有60篇。笔者认为,我们在组织 2004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时,首要的任务是夯实课内基础,在完成新授诗歌的同时,系统地复习课内诗歌作品,因为课文是教学之本,学生学习诗歌、提高鉴赏水平的主阵地在课内,在课堂,巩固好己学诗歌之所得,就是抓住了教学的重点和强化了学习基础。在组织教学时,我们特别要注意把握相关各册诗歌的鉴赏重点。新教材编者十分注意诗歌鉴赏重点的分布与编排,按照由易到难、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梯次设计了"诗歌的意象"诗的节奏""诗词的声韵美""诗歌的思想内容"诗歌的艺术特色"和 "艺术风格"等教学重点,配之以不同朝代、不同风格的文质兼美的诗歌作品。复习时,可指导学生按教材序列,有计划分步熟读,咀嚼成诵,温故知新,增加积淀,丰富积累,为课外迁移打下坚实的感性基石。二、拓展课外阅读,为提高鉴赏能力增加廿的积累 提高鉴赏能力,脱离课本不行,但仅有课本显然也是不够的,它需要在相当数量的感性积累以后才能引起质的飞跃。新教材坚持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适当配合的原则,同步配套了《语文读本》,力求使学生以课文为凭借,举一反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本"在收录诗歌作品时可谓煞费苦心,独具匠心。一是尽量体现名作家多样化的诗歌风格,如李白,课内选的大多是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宏篇力作,像《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等,"读本"则多选他写景咏史抒怀的精致短章,显得婉丽而深沉。2002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即取材于高中第三

6,如何培养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重视背诵日常的语文教学是学到诗歌讲诗歌,考到诗歌讲诗歌,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不能引导学生真正的热爱诗歌,也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长期坚持背诵诗歌就像长期吃饭,营养会一点一滴补充身体。所以在诗歌教学的时候重视诗歌背诵,在其他单元可以弱化诗歌背诵但不能停止诗歌背诵。诗歌教学的时候可能是每天背诵一首诗,不再是个教学单元,我们可以一星期背诵一首诗或者一星期背诵一个诗歌名句也行,总之不能停止诗歌的背诵学习。再者,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长期的诵读有助学生培养语感,熟悉古典文化,积累丰富的认知经验,对学过的知识不自觉加以运用,养成触类旁通思考的习惯。二、积累古典诗歌意象的含义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态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折柳表惜别。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以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以梅花代表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的形象。以松象征坚贞高洁。以莲代表爱情。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以鹧鸪鸟表达离愁别绪。鸿雁代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意象的含义是理解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正确把握诗歌意象的含义就找到了通往理解诗歌的光明大道,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这把钥匙。三、归类识别诗歌的情感赠友送别:一般是叮嘱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恋。例如: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咏史怀古:一般是凭吊古人的人或事。对人,或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古吟今。边塞征战:一般来说,边塞征战诗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丽主题的比较少,而表现对战争的厌恶,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比较多。山水田园: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代表诗人:陶渊明、大小谢、王维、孟浩然。写景抒情:即诗人因所见的景物而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抒写对美好景物的喜爱和赞美、表达自己的喜悦和陶醉较多。当然,伤春悲秋的诗也不少,也有借凄凉的环境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苦闷之情。其实“写景抒情”几乎是每一首诗必用的手法。咏物言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往往是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表现其他或喜或悲的感情。例如: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学生将每类诗歌都记几首代表作,如果读别的诗歌可以根据意象判断这首诗歌属于哪一类,又属于这类中和哪一首风格近似的作品,然后再各根据其个性深入解读,这样读诗歌的难度就降低了很多,学生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四、以写促学要想牢记一个原理,最有效的是运用。所以我们不妨从运用入手,即写古典诗歌入手引导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对学生来说写古典诗歌也许是一件难事,不要紧,我们可以放低要求,比如让学生有意识运用学过的意象组织诗歌,表达情感,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格律上,而集中在对意象的运用,情感的表达。老师在学生写作诗歌时不要指手画脚,要让学生自我评判,让同学互相评判,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愉快。

7,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江苏省铜山县棠张中心中学 郑雪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况,不少同学阅读了一首诗或词之后,只知道机械的背诵,至于诗歌的意境却知之甚少;只知道作品写得很好,至于好在哪里却不知其所以然。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工具书理解大意。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对古诗鉴赏也加大了考查的力度。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怎样培养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呢? 我们先来分析各地的中考试卷:从各地的中考试卷看,古代诗歌鉴赏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一、正确理解古代诗歌的内容,概括诗歌的大意,体味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阐述自己的阅读感受;二、学会品析诗歌的语言,能够从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描摹、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语和重点诗句的含义,能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位诗歌在语言上所寄寓的深意,能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歌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针对这些考点,我们有必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要多读精思,以广见识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一个诗歌作品读得很少的人,是谈不上有鉴赏能力的。鉴赏诗歌作品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诸如诗歌语言文字知识,文学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必备的社会科学知识等等。所有这些,只有靠广泛阅读才能获得。当然,培养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笼统地提“多读”是不够的,因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成的。”(《歌德谈话录》)如前所说,鉴赏能力是一个人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其中,对于鉴赏诗歌作品来说,想象力尤为重要。这是因为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空筐性质。所谓“空筐”,是指诗歌给读者所提供的想象力的空间。作品愈是成功,“空筐”就愈“空”,给读者所留下的再创造的天地就愈广阔,“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诗歌鉴赏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它需要读者情感的介入,要求读者通过自己的感情去感受作品,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一切好书所具有的共性。”可见,通过多读好的诗歌,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其次,诗歌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易卜生语)对诗歌作品的透彻理解,进而达到独特的感受,最后达到鉴赏的最高境界——领悟。二、要沉潜涵咏,重在领悟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是我们所熟悉的:“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成功地描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上,这当然谈不上鉴赏。有的读者能进一步看到这首诗不限于壮丽景色的描绘,而是注进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然而,这也还是没有品出本诗的“诗味”与意蕴。鉴赏能力强的读者却能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这首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这说明,如果没有对诗歌的透彻领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言一语道破了诗歌鉴赏的真谛。三、感悟语言,把握特点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综上所述,在平时的诗歌鉴赏过程中,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在指导学生把握好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做到因诗制宜、因题制宜,灵活运用。那么我想,无论是平时阅读还是考试,学生就会自如应付了。
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重视背诵日常的语文教学是学到诗歌讲诗歌,考到诗歌讲诗歌,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不能引导学生真正的热爱诗歌,也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长期坚持背诵诗歌就像长期吃饭,营养会一点一滴补充身体。所以在诗歌教学的时候重视诗歌背诵,在其他单元可以弱化诗歌背诵但不能停止诗歌背诵。诗歌教学的时候可能是每天背诵一首诗,不再是个教学单元,我们可以一星期背诵一首诗或者一星期背诵一个诗歌名句也行,总之不能停止诗歌的背诵学习。再者,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长期的诵读有助学生培养语感,熟悉古典文化,积累丰富的认知经验,对学过的知识不自觉加以运用,养成触类旁通思考的习惯。二、积累古典诗歌意象的含义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态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以折柳表惜别。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以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以梅花代表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的形象。以松象征坚贞高洁。以莲代表爱情。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杜鹃是凄凉哀伤的象征。以鹧鸪鸟表达离愁别绪。鸿雁代表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意象的含义是理解古典诗歌的一把钥匙,正确把握诗歌意象的含义就找到了通往理解诗歌的光明大道,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这把钥匙。三、归类识别诗歌的情感赠友送别:一般是叮嘱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恋。例如: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咏史怀古:一般是凭吊古人的人或事。对人,或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或借古吟今。边塞征战:一般来说,边塞征战诗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这样壮丽主题的比较少,而表现对战争的厌恶,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比较多。山水田园: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代表诗人:陶渊明、大小谢、王维、孟浩然。写景抒情:即诗人因所见的景物而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触,于是描绘当时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抒写对美好景物的喜爱和赞美、表达自己的喜悦和陶醉较多。当然,伤春悲秋的诗也不少,也有借凄凉的环境表达自己的孤寂惆怅、苦闷之情。其实“写景抒情”几乎是每一首诗必用的手法。咏物言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往往是表现诗人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或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表现其他或喜或悲的感情。例如: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学生将每类诗歌都记几首代表作,如果读别的诗歌可以根据意象判断这首诗歌属于哪一类,又属于这类中和哪一首风格近似的作品,然后再各根据其个性深入解读,这样读诗歌的难度就降低了很多,学生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四、以写促学要想牢记一个原理,最有效的是运用。所以我们不妨从运用入手,即写古典诗歌入手引导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对学生来说写古典诗歌也许是一件难事,不要紧,我们可以放低要求,比如让学生有意识运用学过的意象组织诗歌,表达情感,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格律上,而集中在对意象的运用,情感的表达。老师在学生写作诗歌时不要指手画脚,要让学生自我评判,让同学互相评判,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愉快。

文章TAG:怎么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怎么  提高  诗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