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庆阳节的来历

“庆阳节”是唐朝武宗皇帝庆贺自己生日庆典起的名字。也叫“万寿节”。
我已经和百度公司合作,您的问题可以通过百度公司来解决。
写作,对大人小孩来说,都是头疼的事情。两大难题,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样写。在国外,孩子写作这件事,跟我们这里处理方法有点不一样。我们这里,常常是老师给个命题,然后孩子们你们自己去玩吧,然后就是孩子很抓瞎,爸妈很苦恼。其实,对于小孩来说,大多数真的还没有很强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文字组织能力,这样开放式的写作,好难,好没有头绪。

庆阳节的来历

2,写景作文要有五官开放法顺序等修辞手法

样,你抓我的脸,我也抓他的脸,你打我一拳,我也打他一拳,我们在寝室里打来打去.  突然,刘子阳摔倒在地,我想“这一定是让刘子阳投降的机会到了.”我跑了过去,一只手撑住刘子阳的背,大声说:“刘子阳,我们不打了行不行.”刘子阳气喘吁吁地说:“好吗,那你放开我吧,”于是我把刘子阳放开了.我们又怕被生活老师发现,就连忙悄悄地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我们在校运会彩排的时候, 祝老师看见刘子阳的脸上有许多的伤.于是就奇怪的问刘子阳:“你脸上的伤是谁给你抓的呀!”刘子阳慢慢地说:“昨天我和刘伯桐打架抓伤的.”然后,祝老师严厉的批评了我和刘子阳,并让我给刘子阳道了歉.  从这件事我体会到,打架是最愚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能使问题变得越来越糟糕,而不能解决问题,大家只能心平气和地摆事实,讲道理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靠自己。。五官?是五感吧。。

写景作文要有五官开放法顺序等修辞手法

3,如何开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之我见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学生对英文写作表现出消极的态度,敷衍了事,有的学生甚至以不会写为借口,拒绝英文写作。要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喜欢听流行英文歌曲,我的英文写作就从听写英文歌词开始。例如学生喜欢听“Take Me ToYour Heart”,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听,并迅速记下歌词,记得最快最好的前3名同学有奖。学生就是在这种快乐的气氛中开始练习写简单的英文句子。
您好~我的写作课是按两个方面讲的:文章的语言和文章的内容。1.语言又分成三个部分:词,句和篇章。然后分别给学生讲解在写作中,应该用什么样的词,不能用什么词,如果考试中遇到不会写的词怎么办,还有就是可以用什么词替代原有词。。。句子的部分我会从最基础的内容讲起,那就是最基本的五种句子结构,然后再教学生怎么样写从句,还有带他们背记一些重要的句型。篇章的部分我首先会强调连接词的重要,然后会补充一些写作过程中会遇到的修辞手法和中英语言差异等等。2.文章的内容就是分文体讲解(记叙,议论,应用文和开放式作文)每种文体我都会按其本身的出题特点,利用高考真题带学生从审题到写文章一步一步解决问题,还会时刻提醒学生的易错点。这就是我上课的大概结构,有机会我们再交流~

如何开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之我见

4,如何写好英语的开放作文

如何学好英语写作 1.正反表态法:在第一段中把正反观点都表达出来,最有一句写自己的观点。1-2句对主题的介绍,3-4句正反两种观点,看法做一个描述,5句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让步法:先把反方观点引出来,做一个肯定的评价,然后笔锋一转,回到自己的观点上来。 3.背景法:适用于对一个现象分析时,至少为2句话。原因,后果,背景。背景介绍用3-4句话,第一段最后一句用几个单词概括一下。 4.提问试:要讨论什么就先把话题以问句形势提出。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对自己的观点做个理由概述/先写出反方观点,对其做一个反驳,顺势提出自己的观点。 介绍(Introduction) 介绍文是一篇文章的“地图”,用来提导读者方向。介绍文中第一句的作用是用来说明整段文章的总义和介绍文章的主题。之后的一至两句则是用来表达您自己的个人意见(评论文)或支持论点的客观事实(报告),通常介绍文的最后一句是用来带领读到主体文。 主体(Body) 与介绍文一样,主体文每段的第一句都是用来说明整段的大意,之后的内容可用连接词(如 However, Although, Not only, Also, Even though, Consequently, In addition 等等)或顺序词(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连贯在一起。在一篇文章中,连接词尽量不要重覆。 如您是在提出一个论点,在同一段落里必须有您支持这个论点的理由和证据,每段的最后一句通常用来总结整段的意思。 在一篇评论文中,必须有一段相反论点以平衡整个讨论,在这一段里,您必须能有理地反驳这些相反论点,讲出为什么您要持相反意见。您可强烈地、温和地或只是部分地反对。 结论 (Conclusion) 结论文的开始通常都会用一个特别结论句式(In general, To sum up, To conclude, In conclusion等等)来串联整段。在结论文中,条件句(Conditional sentence)(If...., ....)是非常有用的,当然,您在文章的其他位置是可以用条件句,当您用条件句时,您须注意有没有文法错误。 在一篇250字的文章中,结论文通常只能有一至两句。结论只是用来总结文章之前的意思,除非只是一个次要观点,否则不要在这段内提出任何新见解,但如题目要求的话,您可在结论上提出您的建议、推荐、介绍和解决方法。
duuodu
扩充词汇量,假如题目有要求就都要写出来,别啰里吧嗦的 少写少错

5,关于作文批改的几点思考

一、批改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作文批改要根据不同年级的作文能力和修改能力而定。低年级应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修改;到了中年级则着重指导修改写作是否有序,内容是否具体;高年级则重点指导文章是否有中心,材料是否围绕中心等。作文批改还要考虑学生的不同实际。即使同一个班的学生,作文能力也有很大差异,批改时应区别对待。对作文基础差的同学,应多在词句基本功上指导,使他们过好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这一关;对于作文基础好的同学,教师应当拔高要求,使他们的作文用词准确、条理清楚,中心更明确。坚持从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每个学生的作文能力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二、提倡自改,让学生成为批改的主人以往学生的作文,教师批改完后就没事了,老师是学生习作的第一个读者,也是最后一个读者,根本没有让学生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学生的表现欲受到抑制,纵有很精彩的生活见闻,也无法与同学共享,更谈不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采用开放式作文指导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开通各种渠道,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展现出来,让他们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创新意识得到呵护、培养。学生写好作文后,要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写的内容是否切题。如不切题,找出原因,选择 好切题的内容。这是关键,因文不对题,下面的工作就没有做的必要了。其次,要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如有不足,立即补充。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和错别字,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在学生自改中,当然也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但教师应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脱离出来,作为组织者和旁观者的角色在活动中多给学生指导,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三、倡导学生互改,促进学生共同提高互改的具体步骤同自改的步骤大致相同,即首先审题,接着看内容是否清晰合理,最后检查语病和错别字。同时要求每个同学在互改中拿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写的好的,好在什么地方;写的差的,差在哪里?有时当面交换意见,或者把意见点画在作文上。这样做,不仅使学生从对方的作文中受到启发,而且也能发现自己原先没有发现的问题。学生互改作文,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也可以激发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通过互相修改,能更多地发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自己批改习作的能力。在学生自改和互改中,教师始终在学生中间,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注意搜集好、中、差三等作文,为下一步教师讲评打下基础。让学生互相修改也是一种很好的批改方法。
1 如何指导学生批改作文 内容摘要:作文教学时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作文批改又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大课题。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师全批全改作文的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教师工作需要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语文老师应该把作文的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作文批改课要有学期或学年的计划,并能长期坚持;教给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会批改作文;加强流程管理,组织学生互批作文;注重实效,合理组织评议,并及时总结批改成果,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得到提高。 关键词:课程标准 作文批改 方法探讨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行作文批改又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大课题。长期以来,语文老师的一般做法就是老师全批全改。但由于所教班级学生多,作文数量大,学校查得紧,我们又不得不在作文评语上打点儿折扣,有时候便免不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结果是耗时费力,效果并不见佳。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批改真正地对学生作文起到指导作用呢?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着这一问题,也做了一点儿尝试,下面我就和大家谈一谈自己在作文批改中的几点做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修改作文的权利首先应属于本人。所以教师必须利用作文修改课引领学生自己进行作文修改,让学生在修改中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那么该如何上好作文修改课呢? 一、教师对作文修改课要有学期或学年的计划,并能长期坚持。因为作文修改课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节课两节课就教会学生全部。谁都知道,一篇作文包含的要素很多,标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顺、立意是否深刻、构思是否合理、中心是否集中、选材是否恰当、层次是否清晰,况且每个要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教师或整个教研组制定长期计划,统一协调。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教给方法,让学生会改作文 首先,教会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完作文后,应该自己独立修改一至两遍,看一下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用错的标点符号等等。 其次,要求学生互批互改。互改时注意两点,一是既要省时又要注意质量,第一遍,学生快速浏览,勾出错字、病句;第二遍,学生精读,从头至尾精批细改,写好眉批;第三遍,学生粗看,既检查批改情况,又酝酿总批。二是批改要抓关键,抓重点。就

6,如何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作文便愁眉苦脸;老师怕改作文,改作文犹如“移山”,费时费力,效果却不明显的现象,所以作文教学中写作文花费时间多,写作次数少和质量不高这些问题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如何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呢?在教学中我们有如下体会:一、 解决学生写作障碍。我告诉学生写作文并不难,只不过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话用文字有条理地表达出来,比方你把自己做的一件有趣的事说给别人听,然后把话写下来,就是一篇记事作文,或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特点说给同学听,然后写下来,就是一篇写物作文......文章的体裁不同,写作方法和技巧也不一样。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时时处处多留心。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鼓励他们相信自己,自己一定行。我曾请了一位打工回来的人讲回乡的所见所闻所感,那人发表感慨;家乡变化真大,家乡真美。学生身受感染,都想说出自己的感想。于是我让学生以《我爱家乡》为题写作文,他们个个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在班上表扬了其中的优秀作文,肯定学生的成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他们认识到:作文就是把生活中的事如实写下来,如楼高了,路平了,交通方便了,都是耳闻目睹的实事,所以我告诉学生,只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就是作文。写作障碍解决了,学生想写作文,敢写作文了,而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能力较低,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作文能力是由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二、 听说模仿,培养作文兴趣。长期以来,作文训练的主渠道一直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而许多老师的命题,又往往很难激起学生的写作冲动和写作热情。因此,尽管师生双方都花了很大力气,但终究收效不大;还带来了些负面效应,造成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种种心理障碍,如他们或就好文章产生可望而不可即的畏难心理,或持草草了事的应付心理。凡此种种,怎能写出情文并茂的佳作,写作教学又怎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所以,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培养学生的写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作文产生兴趣,才会有激情。让学生把身边的事记录下,就是坚持写日记,学生的日记应该是开放性的,少讲规矩要求,让学生尽情发挥,没有了顾虑,他们就会重新审视身过的人和事,审视自己的心灵,他们总有那么多的秘密要倾诉,总有那么多的心曲迸发出来,文思泉涌。有了生活,有了真情实感。并让这一切在笔端自然流露出来,他们的写作便有了源头活水。听、说、模仿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范文可以起到借鉴作用,我在作文指导课中,有时有针性地选择一两篇佳作,给学生范读。指导学生研究佳作的结构,修辞方法,写作特点,让学生科学地模仿,灵活地运用。有时允许他们机械地引用范文中的好词、好句及文章结构。有时让学生听完范文后进行“回忆作文比赛”,看谁记得详细。如写雪景,先让学生搜集写雪的好句好段,全班交流,然后让学生边观察雪想用什么语句把雪景写出来,这就解决了写什么和怎样写的问题。有内容可写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写作水平也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写作时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开发潜能,激励兴趣。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利用最多的是教材中的命题作文,并不重视学生有无亲身生活体验,内容狭窄,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影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影响了语文水平的提高。以学生情感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不再是作文教学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应者,教师,一是培养学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小学生活动的天地大多是学校和家庭,这大大限制了学生感受,要想让学生写出或写好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必须使他们有大量感知了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众多的表象。所以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感受力。二是要出一些开放型的作文题目。例如大概定个范围(不定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确定题目进行写作;教师给一个“母题”,如《牛》,学生可以定一个有关“子题”写作,如《牛的故事》、《牛的精神》、《牛的贡献》等。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写,一定要写自己所感受到的,才真实感人。最后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三、 点评时应具备编辑的眼光与慈母的爱心。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改变过去的评价体系和批改模式,应进行弹性的评价指导。就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语,不同阶段同一学生的评价指标也不相同;评价指标只求反映学生的进步,而不只求反映水平;教师首先应是学生的忠实读者,对学生多加鼓励与批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同等重要。评价时要恰当评分,分数有“客观评定”和“主观动机”的双重功能。只要是好文章,或者尽管还有某些问题但已很好地达到本次学习目标的文章都可给高分。写评语要具体,使学生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及怎样修改。传统评语中“写得欠具体”、“层次不清楚”、不如改为“对牛的贡献你了解的比老师还多,对其再作一些描写好吗?”、“你写了许多令人感兴趣的内容,如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我们一定可以更多一些了解,你可否试着改改?”等。另外,要与学生共同评赏,对学生作文,每次可选出进步较快的1-2篇让全班同学指出其中的优点。学生仔细阅读,发表意见,教师尽可能多吸收学生的意见。具备编辑的眼光就是要求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能只从语句、用词、文理等方面进行评改,而应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亮点,评价方式也不能只单纯地以分数高低来下结论,而应批注出文章“好”在哪里,“新”在何处。要以保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对存在问题宜个别交流。经过长期的努力,激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启发了学生感应生活信息,领悟生活哲理的能力。

7,如何解除学生作文心理障碍具体措施并结合教学实际谈做法

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1. 作文命题缺乏开放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命题原本是人为地拟定一个“引子”,以激引起学生的内心情思,进而促使学生主动、愉悦地完成这篇作文。而教学的基本状况多是:命题狭窄、封闭,要求写的,学生却没的写,学生可写的却又不能写;命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不到作文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命题不能针对学生心理需求,激发不起学生提笔主动倾吐、表达的欲望。2. 作文要求提得太早、太多、太严作文虽无定法,但还是有法,这个“法”就是作文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加强作文一般方法的指导,从严要求,这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作文这项语文基本技能。而教学的基本状况是:从学作文一开始,教师就要求学生写有意义的内容,掌握开头、结尾、布局谋篇的技巧,遵守统一的作文格式(如分段格式、正确使用标点的格式等),做到语言完整、通顺、连贯、具体、生动,并且不能写错别字……这样,从学作文那天起,就让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3. 写前指导的侧重点出现偏差学生作文本应是一件很自然、轻松的事情。学生作文前,教师只需在启发学生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回忆生活、选择材料,激发表达欲望、增强作文自信心等方面,给予一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至于文章应该怎样写,诸如怎样安排结构顺序,怎样确定详略,怎样将重点部分写具体,怎样开头、结尾等,应放开学生手脚,让他们自主决定,教师不该过多干预(可将这些形式、技巧方面的指导内容,移至学生写完初稿之后,在指导学生赏评和修改的过程中使之逐步认识、领悟)。而课堂上实际的作前指导,大多情况却恰恰相反:教师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生的表达动机与内容,而是作文的形式与技巧。结果,学生的作文在还未确定出写什么、表达什么的情况下,就被教师强行引入到一个具有固定模式的套路、框框之中。这样,就使学生误认为作文只是一种写法,是高不可攀的,不能越雷池一步的。4. 教师代为修改,让学生袖手旁观写完作文后,认真读一读,反复改一改,这原本是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学生领悟作文真谛,形成作文技能,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必须要养成的习惯。在学生认真阅读、修改的基础上,教师稍加指点、润饰,是必要的,是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重要体现。而教学的基本状况是:学生作文后便交差了事,教师则从内容、形式、语言诸方面包揽所有修改事项,可谓相当精细、严格。教师认真负责、不辞劳苦的工作态度诚然可嘉,但付出的收益甚微,而且负面影响很大。教师包揽修改之责,使学生错过了再认识、再提高的机会,丢掉了享受认识提高后的快乐;学生见到布满朱笔字迹的作文,越发感到作文难,难作文。5. 作文评定等级低下,批评与否定多于表扬和肯定这显然是教师严把作文质量关,希望学生进步得更快些的具体表现。然而,学生尽管能够领悟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也明白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可由于很少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心情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于是自然产生了拒绝作文的心理。人们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难道学生爱作文、会作文、能作文,就不是夸出来的吗?二、解除学生作文心理障碍的具体措施(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作文所谓在情境中作文,就是把 情境引入作文训练全程, 由“情境”到“作文”,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体验、表达、修改,进而以“情境”促“作文”。1. 教学理论基础( 1 )现代脑科学理论现代脑科学理论认为:要使人的思想境界达到真、善、美的统一,教育就只能走知(认知能力——智育)、情(情感审美——美育)、意(意志品德、自制能力——德育)有机统一,全面培养的道路。而情境教学的重大意义,首先在于它突破了单一片面的“认知能力——单纯智育”传统教育模式,把真、善、美与知、情、意统一起来,开创了智育、美育、德育紧密结合的路径。这是因为,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既有专业分工,又有整体联系。左脑偏重于语言符号的信息加工,偏重于抽象深刻的逻辑思维;右脑偏重于情感活动,偏重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左右脑之间借助胼胝体进行着每秒钟几十亿次的信息交流,使左脑抽象思维与右脑形象思维之间,产生着彼此互补、互相强化的耦合功能。而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形象思维——语言符号——逻辑思维”三者结合一致。它强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认识规律,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来创设情境,以此作为教学过程的启动契机;强调以语言符号为中介桥梁,把右脑的形象思维与左脑的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循序渐进,逐级上升,辩证转化。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文化、古典教育思想主流所包含和强调的“语言符号——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三者结合的思想底蕴;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到抽象深刻的逻辑思维,把右脑开发与左脑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在这里,情境的运用起着启动形象思维的作用,从而带动语言训练和左脑的智力发展。教师创设情境,再现生活,激发了学生进行语言符号活动的内在需要、动力;学生观察情境,凭借或运用情境,获取作文素材,丰富内心感受,又促使其作文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进而更好地表现生活。( 2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教师不但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而且还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形成技能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学中教师就应该格外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一种相适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探究、实验、查找信息、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学习。这种理论将“情境”“协作”(学习小组相互配合来完成任务)“会话”(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交流环节)和“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对当前所学内容中反映出的有关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视为理想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又称“四大属性”)。该理论指出:学习者的知识不单是通过教师传授来获得,更可以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背景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信息、学习资源等,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这当中,创设充满鼓励且与当前学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是丰富和加强学习者头脑中已有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关键,其理应作为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此理论主张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和要求相吻合的真实情境,如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任务,真实的问题,真实的自主等,来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它倡导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能从事有效行动的比较复杂的环境,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在如此的学习环境中,刺激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支持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技能,使之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2. 教学现实意义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创设真实、自然、 形式灵活多样 的情境, 以此来激发学生自觉观察、体验的热情,引发学生的生活积存,拓展学生的想象思路,让学生在自然、愉悦的情境中,从观察、回忆,到想象、表达,这 既有助于增强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又 确保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真情实感可吐。3. 教学实践策略每次作文训练,都重视通过创设一种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表达的欲望与热情,把作文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事物感受与体验的同时,使学生确实有丰富的材料可写,有真实的情意可表。教学实践中 , 我们可以大胆尝试:①以真实生活为情境,指导学生观察、作文。②以热点话题为情境,激发学生研讨、作文。③ 再现或营造生活情境,指引学生体验、作文。④ 创设视听情境,启发学生想象、作文。⑤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作文。⑥创设操作情境,组织学生实践、作文。⑦创设应用情境,发动学生响应、作文。⑧创设活动情境,激励学生参与、作文。⑨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探究、作文。⑩创设对话情境,带动学生交流、作文。⑾创设接力情境,促进学生竞争、作文。如,教师抓住学校准备公开选拔校级学生干部,班级学生干部即将换届改选的机会,教学生写海报、班讯,以便让全体学生都知晓此事;接着,将学校欲竞聘校级学生干部的海报,班级学生干部即将换届改选的班讯张贴出来,发动学生积极竞聘,撰写自荐书;举办就职演讲活动前,鼓励并指导学生写好演讲稿……这样,通过创设一个个真实生动、自然连贯的情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心态中主动领悟写作要领,在跃跃欲试的氛围中进行愉快练笔,在主动求助指点、企盼获取成功的心境中反复修改作文。于是,学生既愉快、高质量地完成了作文任务,敢想、敢说、敢为、敢闯的个性品格同时得到了培养和张扬。可以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便会得到很好的体现。又如,一位山区教师抓住到城里作课这一契机,紧密结合山里学生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城里学生企盼和山里学生交朋友的心理,巧妙创设会话、书面交流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画像”的形式,记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爱好与追求,表达内心的美好愿望。这样,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那份真诚与热情,在习作中表现出的那种认真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样的情境教学,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城乡孩子之间的距离;学生想写、乐写,有的写、写得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既出色地完成了作文任务,又在作文的过程中掌握了正确看待自己的方法,初步形成了社交的意识和能力,领悟到了作文的目的原来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二)读与写结合,启发学生从读中悟写与学写将读与写紧密结合,指导学生从阅读中悟写、学写,这是促使学生爱写、会写、能写的又一重要举措和途径,也是我国宝贵的传统作文教学经验。1. 读写“互逆”“互通”的心理过程为什么要将读与写紧密结合呢?这是因为, 读与写是“互逆”又“互通”的心理过程。阅读是从语言文字中获取信息、意义,是吸收、内化的过程;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信息、意义,是释放、外化的过程。从信息传输方向上看,读与写是“互逆”的。阅读要经历一个“双向”发展的心理过程:首先要从读懂语言文字(字词句段篇)到领悟思想内容;再由思想内容回到探索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上来。在这个“双向”发展过程中,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对前一过程的延续和提高。作文呢,它要经历一个“双重”转化的心理过程:首先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思想认识(观念、情感)转化;再由思想认识向文字表达转化。两相对照,阅读的“第一向”转化过程与作文的“第一重”转化结果相似,都是获得认识的过程。只不过前者是以“阅读”这一间接方式,了解客观事物,获得认识;后者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观察、实践的方式,获得直接认识。阅读的“第二向”转化过程与作文的“第二重”转化结果相似,都是着意将“认识”表达出来。区别仅在于:阅读只需用心体会、领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作文则需在独立考虑表达方式后,动笔运用语言文字把认识传输出来。因此得出结论,阅读与作文是相互促进的:阅读中,学生不断从文字材料中获取思想认识,这就为学生不断产生作文思想内容(此是学生产生表达欲望,写好作文的关键),准备了极其必要的条件;反过来,作文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又会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因为学生作文过程中,尤其是在书面表达遇到困难时,便会主动地阅读,对范文再学习、再认识,积极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

文章TAG:开放式作文怎么解决开放  作文  怎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