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求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资料急

水土流失严重。据1992年卫星遥感测算,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百分之179.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18.7。 沙化迅速发展。沙化土地已达到14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百分之15.3。 水源污染明显加重。有百分之42的城市水源受污染。 森林资源的危机。平均每年惠临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49年的百分之69.4下降到1980年的百分之26。 耕地面积减少。1978至1994年全国耕地精简880万亩,人口增加2.3亿,人均占有耕地由1.55亩减至1.19亩。在广东、福建、浙江等省,目前人均耕地已下降到不足0.6亩。 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百分之15至百分之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百分之10至百分之15的平均水平。

求关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资料急

2,分析四川盆地自然资源

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北有秦岭、大巴山阻挡寒潮侵袭,冬季温和,少见冰雪,最冷月平均温度较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高出2~4℃,春季亦早来一个月,利于冬小麦、油菜、蚕豆等越冬作物和亚热带多年生植物生长。夏季长约5个月,年降水量约1,000公厘,对水稻生长有利。南部长江河谷地带温度条件更好,无霜期320~365天,有利于甜橙、甘蔗、双季稻的栽培。泸州、合江一带更产龙眼、荔枝等南亚热带水果。盆地历来以农产丰饶著称,被誉为「天府之国」。盆地内还蕴藏煤、石油、天然气以及盐、磷灰石、硫磺等矿产,已发展为中国西南部重要工业基地。旧时对外交通不便,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今已修建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整治长江航道,开辟成都、重庆飞往全国各主要城市的航空线,交通形势有了根本的改变。成都、重庆是重要经济和交通中心。 四川盆地在四川省东部,西面是青藏高原,南面有云贵高原,东面是巫山,北面有大巴山,面积10多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典型的盆地。盆地内部丘陵,低山很多,海拔多在500米左右,其北纳岷江,沱江,嘉陵江等支流,南纳乌江。四川盆地在形成的过程中,周围山地,高原的细沙和泥土被流水冲积到盆底,含铁,磷,钾的物质经过氧化,变成紫红色,所以四川盆地又被称“紫色盆地”。四川盆地的土壤多为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这里气候暖和,利于亚热带作物生长,是我国古代重要农耕地区,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分析四川盆地自然资源

3,怎样在教学中分析我国具体的资源拥有和使用状况

.对各类教学资源相对重要性的评价  高校教学资源配置的好坏或者效率的高低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即应该以满足高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的程度来衡量。因此,在对教学资源数量、优劣与分布情况做出评价之前,有必要了解高校师生对各类教学资源的需求情况,或者对各类教学资源相对重要性的看法。不同的教师或学生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存在差异,但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要求却往往带有时代的特征,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对电脑和网络信息资源的需求较低,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不断普及和应用率提高,在此次调查中就发现该项需求提高了很多。  表1列出了被调查对象对高校教学资源中的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教学辅助设备、实验室、体育设施相对重要性打分排序的统计结果。结果表明,教学资源各组成部分的得分相差并不很悬殊,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看,各类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都是较为重要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31%的人认为体育设施是最重要的;而与传统观念不同,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对图书馆纸质资料的需求下降,有32%的人认为图书馆是最不重要的。可见,调查结果体现出了对教学资源需求的时代性特征。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全面,在专长的基础上要求通才,高校教育中也更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调均衡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单方面强调某一部分资源建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应该说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进步。
一般情况下,国有自然资源使用经营权的主体是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事业单位;如上所述,根据《民法通则》第81条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公民个人也可以通过法定程序享有国有自然资源的使用经营权,成为国有自然资源使用经营权的主体。有关组织或公民个人欲取得国有自然资源的使用经营权,必须经过法定程序。有关组织和个人经营使用国有自然资源,必须提交书面申请及有关文件,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取得国有自然资源的使用经营权。希望上述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怎样在教学中分析我国具体的资源拥有和使用状况

4,自然资源按形态分为哪六种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可分为三类,一是不可更新资源,如各种金属和矿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二是可更新资源,指生物、水、土地资源等,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再现;三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如风力、太阳能等,被利用后不会导致贮存量减少。自然资源按存在形态可分为原生性自然资源和次生性自然资源,次生性自然资源又分为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
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它不随人的意志改变而存在,如高山、树木、瀑布、溪流、石头等等。 自然形态又可分为有机形态与无机形态。 有机形态是指可以再生的,有生长机能的形态,它给人舒畅、和谐、自然、古朴的感觉,但需要考虑形本身和外在力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存在;无机形态是指相对静止,不具备生长机能的形态。自然形成,非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结果的形称“偶然形”,偶然形给人特殊,抒情的感觉,但有难以得到和流于轻率的缺点。非秩序性,且故意寻求表现某种情感特征的形称为“不规则形”,不规则形给人活泼多样、轻快而富有变化的感觉,但处理不当会导致混乱无章,七零八落的后果。 人工形态,指人类有意识地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或构成活动所产生的形态。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结果。如建筑物、汽车、轮船、桌椅、服装及雕塑等等。其中建筑、汽车、轮船等是从实用的功能来设计其形态的,而雕塑则是一种将形态本身作为欣赏对象的纯艺术形态。这就使人工形态根据其使用目的的不同,有了不同的要求。 人工形态根据造型特征可分为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具象形态是依照客观物象的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其形态与实际形态相近,反映物象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抽象形态不直接模仿显示,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创造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直接辩清原始的形象及意义,它是以纯粹的几何观念提升的客观意义的形态,如正方体、球体以及由此衍生的具有单纯特点的形体。 形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元素,它不仅指物体外形、相貌,还包括了物体的结构形式。宇宙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外形都可以解构成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

5,简述土地资源的评价的定义及其内容

资源条件评价是在结合拟建项目地区资源条件特点的基础上,为使项目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对资源的分布、储量、开采利用的可能性和经济性等进行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资源是项目存在的物质基础。资源的内容非常广泛,它既包括未经开采加工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利资源、海洋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又包括已经开采加工作为生产投入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项目资源条件评估中的资源是指狭义的资源,即项目所需的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和能源的自然资源。就整个社会而言,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其分布也是不均衡的。资源的有限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的特点决定了对项目进行资源条件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是项目正常生产和获得预期收益的重要保证。 资源条件评估的内容有:(1)分析和评价项目所需资源的种类和性质。如果是矿产资源,需要分析和评价其矿床规模、类型特征、矿体大小、矿体埋藏条件、矿石质量、矿石含有的其他元素成分及选矿需要的详细情况。(2)分析和评价项目所需资源的供应数量、供应质量、供应方式、服务年限、成本高低及运输难易程度等,注意多层次利用资源。(3)分析和评价技术进步对资源优势利用的影响。例如,石油的加工深度对石油资源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4)矿产资源要有国家矿产储备委员会批准的关于该资源储量、品位、成分、开采价值及运输条件的报告。此外,还需根据矿产品的物理、化学及其他性质详细分析矿床类型特征,矿体形态及其大小,矿床埋藏条件,伴生的有用或有害元素,采矿、选矿与冶炼条件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5)评价稀缺资源的供需情况。根据拟建项目的工期和建成后的利用状况,分析稀缺资源的供给能否满足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投产后的需求,注意开发新资源的前景和寻找替代途径。(6)农产品资源要分析其可供项目使用的数量、质量、供给的期限及保证条件;如需要进口,还必须了解进口国的有关情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要注意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变化。
1919~1920年,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1921~1922年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  经过华盛顿会议,资本主义世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得到了安排。它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通常所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自然资源有哪些

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1)淡水、2)森林、3)土地、4)生物种类、5)矿山、6)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自然资源有六种它们是:1.淡水、2.森林、3.土地、4.生物种类、5.矿山、6.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火星表面的土壤中含有大量氧化铁,由于长期受紫外线的照射,铁就生成了一层红色和黄色的氧化物。夸张一点说,火星就像一个生满了锈的世界。由于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远,所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只有地球的43%,因而地面平均温度大约比地球低30多摄氏度,昼夜温差可达上百摄氏度。在火星赤道附近,最高温度可达20℃左右。火星上也存在大气。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碳,约占95%,还有极少量的一氧化碳和水汽。火星还发现了有水的痕迹。
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自然资源,分如下: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 自然资源具有两重性,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是环境要素。 已经被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称为“资源”,将来可能被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潜在资源”。 按照自然资源的分布量和被人类利用时间的长短,自然资源可分为有限资源和无限资源两大类,其中有限资源又可分为可更新资源和不可更新资源。 自然资源泛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通常包括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与生物资源等。它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联系;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又是社会生产的原、燃料来源和生产布局的必要条件与场所。自然资源仅为相对概念,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进步,部分自然条件可转换为自然资源。如随海水淡化技术的进步,在干旱地区,部分海水和咸湖水有可能成为淡水的来源。 自然资源具有3个特点:①有限性。指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②区域性。指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的显著地域差异,并有其特殊分布规律;③整体性。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故必须强调综合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内含,随时代而变化,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扩展。按自然资源的增殖性能,可分为:①可再生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可反复利用,如气候资源(太阳辐射、风)、水资源、地热资源(地热与温泉)、水力、海潮。②可更新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可生长繁殖,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如生物资源,为能生长繁殖的有生命的有机体,其更新速度取决于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③不可再生资源。包括地质资源和半地质资源。前者如矿产资源中的金属矿、非金属矿、核燃料、化石燃料等,其成矿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后者如土壤资源,其形成周期虽较矿产资源短,但与消费速度相比,也是十分缓慢的。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这类资源形式周期漫长。 <>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等,使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形成这些成分源泉的环境功能。 于光远的定义为: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如土地、水、生物、能量和矿物等 狭义的自然资源只包括实物性资源,即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从而提高人类当前或可预见未来生存质量的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广义的自然资源则包括实物性自然资源和舒适性自然资源的总和
对自然资源,可分类如下: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

7,关于保护自然资源的建议书

建议书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非再生资源呈绝对减少趋势,可再生资源也显出明显的衰弱态势。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我国仍然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中国能耗高,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中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2003年,日本GDP折合人民币约为34万亿元,约为中国11万亿元GDP的3倍,但其能源消耗量却远小于中国。日本从同量的资源中,取得比中国高数倍的经济效益。2003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已占世界煤炭消耗总量的30%,但创造的GDP还不到世界总产值的4%。在中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中,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a)缺乏有效的资源综合管理及把自然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机制,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模式和法规体系将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 (b)经济发展在传统上过分依赖于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同时伴随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污染产出,忽视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退化的关系; (c)采用不适当行政干预的方式分配自然资源,严重阻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产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资源市场的培育; (d)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的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 (e)缺乏有效的自然资源政策分析机制以及决策的信息支持,尤其是跨部门的政策分析和信息共享,从而经常出现部门间政策目标相互摩擦的不利影响; (f)资源管理体制上分散,缺乏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和机构。 为了确保有限自然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要求,中国必须执行“保护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的方针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挖掘资源潜力,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有效配置资源,坚持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的道路。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必须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使资源开发、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建议书  罪恶的人类:  如今十分发达的地球,虽然环境情况看起来十分乐观,但是却有十分重大的隐患,这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胡乱排放有害液体。“对人类威胁较大的气体,世界每年的排放量达6亿多吨……;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每年有6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威胁着60多个国家……”看见这一组组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人类,你们有何感想?从2300万年到1800万年前森林古猿的出现到现在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对于每个人从未停止过的索取,大自然都是“有求必应”的,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  !  一些工厂为了自身的利益,大量的毁坏自然资源,并把污水,脏水顺着管道一齐流向了那清澈见底的小溪,碧波荡漾的河水,它们一下子变的混浊不堪,一条条小溪变成了一条条臭水沟!  不知大家是否观察过马路上的那些川流不息的汽车尾部,那尾部喷出的一团团黑色烟雾,好似一条条张牙舞爪的黑龙,毁坏着人们的身心,城市的环境!  对此,我还想向大家发出一些忠告:  1、不要浪费纸张,因为纸张来之不意!  2、不要乱丢乱扔,影响市容市貌!  3、出门时不要忘记关灯,以免浪费一度电!  4、洗完手请立即关水龙头,以免浪费一滴水!  5、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既对自身不好,还污染空气!  6、养宠物的市民请不要让狗狗随地大小便,既污染环境,又污染风景!  7、.从我们身边做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自觉做到不随便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8、我们要爱护树木花草,不要随便砍伐,践踏绿色树木和草地,种一棵树就开辟了一片新蓝天!  9、一只小小的塑料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微不足道的,它大约0.4克。可是我们每天只消费一个,就会产生4吨的塑料袋垃圾,所以请不要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10、每个人都有享受一次性筷子的权利。或许你不曾想过,哪怕我们每一个人这辈子只用过一次,我国也得砍掉15万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我国每年因生产一次性筷子消耗的林料就达200万立方米。这足以让长江泛滥洪水。你能说,环境问题与白色垃圾无关吗?所以避免白色污染!  以上是我提出的建议,也许不够成熟,但还是希望你们考虑考虑。也许我的写的这些只是一个微薄的力量,但是如果你们认真对待,每个人都出一份这样的微薄之力,那么,世界将是多么的美好!1、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1)节水为荣,随时关上水龙头,防止滴漏。  (2)慎用清洁剂,尽量用肥皂,减少洗涤剂中的化学物质对水的污染。  2、绿色消费 环保选择  (1)用无铅汽油、无镉铅电池、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与空气的污染。  (2)购买低砩家用制冷器具、无砩发用摩丝,减少对臭氧层的污染。  3、重复使用 多次利用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备购物口袋或提篮。  4、分类回收 循环再用  不乱丢弃废电池、废塑料等垃圾、废物;将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5、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不猎杀、使用珍稀动物和受保护的动物,关爱与保护野生动植物;植树造林,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寸绿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树木。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倡导同学门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环境、造福后代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安徽 西小 小学

文章TAG:自然资源分析怎么写自然  自然资源  资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