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否谈谈对美学的理解

美 是人的一种感觉,不同的人对美有不同的感受 美学 是研究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独立的学科吧
我专业老师曾说过一句话,朴素是大美。

可否谈谈对美学的理解

2,美学的定义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美学的定义

3,怎么解读美学

美学研究的不单单是艺术上的美,也同时包括生活中的许多美,美是来自生活的升华,而生活的升华是最单纯的情感,对艺术品最简单的也是所以艺术家追求的目标就是能准确的通过作品去表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态度,而作为欣赏者就看你欣赏的方向是什么了,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看待问题的方向不同,自然有不同的结果,一百人能看出一百个,不同的社会经历,肯定给你不同的感受,能准确传达自己的意思就好了!!
我个人认为:应该从欣赏自己欣赏起!!!

怎么解读美学

4,从现代设计美学的角度怎样理解视觉的主观性

美是什么?这是美学这门学科所要探讨的基本问题。每位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也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通过它可以辐射世界的本源性问题的讨论。从古到今,从西方到东方,对“美”的解释是复杂的。如古希腊的柏拉图说:美是理念;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说:美是上帝无尚的荣耀与光辉;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中国古代的道家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一本《美学原理》则告诉我们美在审美关系当中才能存在,它既离不开审美主体,又有赖于审美客体。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美本来就是主观感觉上的结论,并不具备客观的绝对标准。
不明白啊 = =!

5,美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是什么意思

美的客观性是指人类所欣赏的、追求的、创造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实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如果说美是生活,生活都是客观实在的.如果说美是自然,自然之美是客观存在的.美的主观性就是指客观的美必须通过人们的审美活动才能得到肯定.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无法欣赏音乐之美,没有美术感的眼睛无法欣赏图画之美,没有美的心情,无法欣赏任何美.美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种体验,一种意境,因而美又具有主观性.(个人理解,仅供交流)
美的客观性是指人类所欣赏的、追求的、创造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实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如果说美是生活,生活都是客观实在的。如果说美是自然,自然之美是客观存在的。 美的主观性就是指客观的美必须通过人们的审美活动才能得到肯定。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无法欣赏音乐之美,没有美术感的眼睛无法欣赏图画之美,没有美的心情,无法欣赏任何美。美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一种体验,一种意境,因而美又具有主观性。(个人理解,仅供交流)

6,什么是美学

什么是美学? 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日常的美化活动。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给美学研究提供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了美学研究的面貌。应该说,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美学,至今还处于探索阶段。 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而美感人对客观事物的外在美或内在美的特征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由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人对外在客观存在事物的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美感体验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对审美对象感性面貌特点、如线条、颜色、音韵、谐调、鲜艳、匀称等的感知,是产生美感的基础。2、对美的对象的感知和力量。美感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映。审美就是对美与丑进行鉴赏,只有通过认识、评价、鉴赏活动,才可能产生美感。由于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观点、标准、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体验也不相同,不仅对美与丑的评价鉴赏能引起人的美感,而且对善恶的评估也会影响人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二)美与美感 什么是美?尼采的理解,除“外观的幻觉”[2]说和“生命力的丰盈在对象上的投射”说之外,还有以下几点什得注意的提法: 第一、美是强烈欲求之所系。尼采认为,自康德以来,一切美学理论都被“无利害关系”这个概念败坏了。他厌恶所谓“无欲的静观”,而主张:“美在哪里?在我须以全意志意欲的地方;在我愿意爱和死,使 意象不只保持为意象的地方。爱和死:永远一致。求爱的意志:这也就是甘愿赴死。” 第二、美是强力的形象显现。“当强力变得仁慈并下降为可见之时,我称这样的下降为美。” 尼采对美感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分析: 第一,联想说。美的判断“赋予那个少许发它的对象以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是以各个美的判断之间的联想为条件的,却与那个对象的本质完全无关。”所以,美感是以无意识联想为基础的一种错觉。 第二,动物性快感混合说。我们身上存在着性部动、醉、残酷等动物性快感状态,当一个对象少许起这些快感状态所寓区域的兴奋之时,“动物性的快感和欲望的这些极其精妙的细微差别的混合就是审美状态。” 第三,同感说。在远古时代,人受恐惧的训练,在一切陌生者身上看到危险,于是学会了在心中迅速领司和模仿对主感情的本领,即学会了同感 。人甚至把这种看法从人、动物推广到了自然事物,以为一切运动和线条都蕴含着意图。由恐惧而练习同感 ,由同感而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美感,包括对自然的美感。此说相当于移情说,不过尼采指出了移情起源于原始人的恐惧。 第四,距离说。美感有赖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距离。 (三)由美感而产生的美学构想 由费希纳开始的“自下而上”[3]的美学所提供的所有启发就在于此。 我们既然已经有了人类真实的审美体验作为美学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作为讨论一切美学问题的最本原的基础,那么关于美的客观存在的假说,立即就成为一种奢侈,而且绝对是一种碍手碍脚的奢侈。从美感出发的美学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也不复是美的所谓本质,不复是关于美是否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而是美感的本质,美感过程的本质,是人类主体审美地感知和把握对象的过程本身。这就意味着美学已经从一门关于“美”的科学转化成了一门关于“美感”和“审美”的科学,美学的立足点也就从本体论层面上迅速地转移到了认识论层面,从对本体的形而上的研究转化为对认识的形而下研究。 有位哲人说过,当人们异口同声地称赞某个对象很“美”时,他们说的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征,而且同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也总是处于不间断的变化过程之中。更何况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用以判断对象的价值标准不同,面对同一对象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个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将它放到整个审美发展史中加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不同个体的审美体验的差异,甚至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所持的价值标准的不同。 这样的问题,我们从历代美学家们汗牛充栋的文献中,根本就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人们总在喋喋不休地谈论美感,却似乎很少来谈论那些被称之为“美感”的人类的具体感受本身

7,你如何理解美与美学的概念

学科设置的根据在于研究对象,而文艺研究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现象层面,包括文艺作品和其他文艺现象;二是概念层面,涉及有关文艺的问题和观点。后者又可以分出两块,一块是有关文艺的一般问题和观点,另一块是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据此可以划分出三个研究领域以及相应的学科:文艺批评:研究文艺作品和其他文艺现象;文艺理论:研究有关文艺的一般问题和观点;文艺美学:研究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尽管这三者之间不乏相互牵扯渗透之处,但这三者的基本研究对象决定了它们必须守持其中心论域而不能相互逾越、相互取代,它们构成了相互衔接、相互递进的有序的学科梯次。而这三者的总和方可称为“文艺学”,它与“美学”在学科层次上是并列而交叉的,二者交叉重合的地方就是“文艺美学”。从这一界说来看,一方面,“文艺美学”包含在“美学”之中,相当于“艺术哲学”,而“美学”中下余的部分则为“审美哲学”;另一方面,“文艺美学”又包含在“文艺学”之中,而“文艺学”中下余的部分则为“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不难见出,这一界说具有明显的合理性:拿它与西方的学科体系相比较,它增加了一个“文艺理论”的层次,使得其学科体系更趋合理、完备。再拿它与前苏联的学科体系相比较,那么这里所说的“文艺理论”又并非那种至高无上的学科,它要比“文艺美学”低一个层次,在学理上它的逻辑终点构成了“文艺美学”的逻辑起点;而这里所说的“文艺学”也不足以成为包含“美学”在内的学科总称,它只是所有研究文学艺术的学科的总和,与“美学”是平起平坐的。这样,“文艺美学”作为“艺术哲学”,既在这一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地,对“文艺理论”又保持着较高的哲理思辨的品位,其功能、意义和地位是独立的、无可替代的,而其学科设置的合法性也就从中得到充分的显示。
美学包含在美里美的含义  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美”这个词。“美”的含义分为非美学含义(日常含义)和美学含义。  1.1 美的日常含义:美的日常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如对食物、酒称之为“美食”、“美酒”,吃饱喝足之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美极了”的赞语。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美”的汉字词源含义之一是羊大为美。日常生活中对美的用法,显然是对其古代含义的一种沿袭,即把美等同于甘,指的是感官的快适。二是用于伦理评价,对人的行为、思想、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意”的传统观念。  1.2 美的美学含义:美学中使用的“美”的概念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具体的审美对象,或者说就是“美的东西”;第二层含义指的是众多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特征,主要是形式和形象上表现出来的审美属性;第三层含义指的是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美”的上述三层美学含义是逐步深化的引伸,我们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美”的美学含义,才能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去完成美学的三大任务:1促进人生的审美化,这是美学在一定高度上的目标定位;2帮助人们进行美的评价,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3运用日渐完善的美学理论和美学原理去指导各种审美实践,并提升效果。
学科设置的根据在于研究对象,而文艺研究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现象层面,包括文艺作品和其他文艺现象;二是概念层面,涉及有关文艺的问题和观点。后者又可以分出两块,一块是有关文艺的一般问题和观点,另一块是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据此可以划分出三个研究领域以及相应的学科: 文艺批评:研究文艺作品和其他文艺现象; 文艺理论:研究有关文艺的一般问题和观点; 文艺美学:研究有关文艺的美学问题和观点。 尽管这三者之间不乏相互牵扯渗透之处,但这三者的基本研究对象决定了它们必须守持其中心论域而不能相互逾越、相互取代,它们构成了相互衔接、相互递进的有序的学科梯次。而这三者的总和方可称为“文艺学”,它与“美学”在学科层次上是并列而交叉的,二者交叉重合的地方就是“文艺美学”。从这一界说来看,一方面,“文艺美学”包含在“美学”之中,相当于“艺术哲学”,而“美学”中下余的部分则为“审美哲学”;另一方面,“文艺美学”又包含在“文艺学”之中,而“文艺学”中下余的部分则为“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不难见出,这一界说具有明显的合理性:拿它与西方的学科体系相比较,它增加了一个“文艺理论”的层次,使得其学科体系更趋合理、完备。再拿它与前苏联的学科体系相比较,那么这里所说的“文艺理论”又并非那种至高无上的学科,它要比“文艺美学”低一个层次,在学理上它的逻辑终点构成了“文艺美学”的逻辑起点;而这里所说的“文艺学”也不足以成为包含“美学”在内的学科总称,它只是所有研究文学艺术的学科的总和,与“美学”是平起平坐的。这样,“文艺美学”作为“艺术哲学”,既在这一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地,对“文艺理论”又保持着较高的哲理思辨的品位,其功能、意义和地位是独立的、无可替代的,而其学科设置的合法性也就从中得到充分的显示。
美是一种自然存在 能够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 美学是一门系统的学科

文章TAG:主观论美学怎么解释主观  论美  美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