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位朋友知道在农村建个能容纳200300儿童左右的幼儿园房子大

农村的话简单点50万,也看自己要求,要求低店没问题,要求高搞不定
这个也要看装修的。。。

有哪位朋友知道在农村建个能容纳200300儿童左右的幼儿园房子大

2,如何创设幼儿园环境

1、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就地取材。在保证清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如:可用瓦楞纸、废旧挂历纸等代替吹塑纸、纸绒纸;可用一次性纸杯、果冻盒做花篮、风铃等装饰节日环境;农村可用自然材料高粱杆、竹片、麦秸杆等装饰环境。用玉米心制作的体育器械举例。 2、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园是老师和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的参与体现在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等方面。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用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如布置教室墙面时,可让幼儿参与进来,布置“美丽的春天”,让孩子门自己搓柳条、剪柳叶,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小燕子贴在天空,河里的小动物也是孩子们的折纸作品,红太阳可以用孩子们的小手印等。因为自己参与了环境创设,他们对春天的色彩、自然界的变化、人们的活动情况有了深刻的记忆,用语言、作品与环境对话,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3、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因此必须反映幼儿身心的水平和特点,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其中获益,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发展。如“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小班教室环境可布置一列火车,引导幼儿学习扣扣子,每节车厢学一种系扣子技能;中班可提供“穿线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穿出不同形象;大班让幼儿学习“辫辫子”等。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 4、审美性原则 幼儿时时刻刻生活在周边环境中,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环境创设首先应给人以美的感受,在构图、色彩、造型上要符合审美情趣。如室内、室外墙饰画面的人物或动植物要形象逼真,色彩搭配协调,布局合理,富有儿童情趣,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A楼三楼的油纸伞吊饰挂好了,我们班的孩子从那里经过,仰起小脸惊呼“哇,好漂亮的伞啊!”就因为看到美丽的伞吊饰,激发起了孩子们对伞的兴趣,我们还编了一个小伞舞来跳呢。 5、体现教师创造性原则 教师的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具在非常重要作用。如楼梯间有两根塑料管,自下而上,如果老师巧妙布置会别有一番风味,用绿色约纹纸缠住做树干,太阳花自下而上环绕上去。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飞向太空”,每人画了一幅图,若随便贴显得杂乱,若把幼儿作品摆成火箭形状,再添其它东西,一定令人耳目一新。 6、因地制宜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根据各个幼儿园具体的场地情况来进行,不能盲目照搬照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幼儿园面积比较大,户外的空间很多,我们就绘制了抽象风格的艺术墙。但是如果是农村幼儿园,一共就两间教室,就不可能这样。对于园舍和基本设施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更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照样能创设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例如:木棍、石头是建构材料;麦杆是编制材料;田野、山头、果园、饲养场是教育空间等。

如何创设幼儿园环境

3,农村房屋要怎样装修设计卧室及客厅怎样设计

交换空间好多期是农村的房屋装修,应该是08年的几期。有些设计师利用了当地的竹子树枝装修,又便宜又好看。好大的房子,带给人多少的设计灵感和希望啊。怎样装修都好看。看到你的院子,真想种得满园的桃李,看见春天桃花朵朵开,看见秋天果实累累挂。
你这是装修 还是自建房啊
呵。。就这也来考验我们你先说说你的功能要求,只一层?建筑设计
外观,蹲几根罗马柱或近似的就可以,刷点颜色就搞定,网上很多可以查查,室内更简单,找一个装修公司,让他去你家看看量量,出两套方案,这些都是不要钱的,看效果可以了,你就知道有些什么东西了,你感觉贵可以不用装饰公司,感觉可以那你就省心了,装修流程网上都泛滥了,效果图也多的要死。。。。

农村房屋要怎样装修设计卧室及客厅怎样设计

4,农村房凹进去怎么装修

您好! 户型图解析:在我们对家居风水进行选址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现以上图为实例  1、按整个户型来看还算方正,但在正东方出现了了一个“凹”字形,东方代表着家中男人的地位,还有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东山再起”,那么东山已经缺少了,等于起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缺角代表家中人易犯口舌之争,口腔和牙齿、气管也会经常出现疾病,此一条也是在选择家居风水时的一大忌。  2、客厅的位置从风水的角度来看是不讲就它的位置好坏的,因为客厅是接待朋友或自家人平时娱乐的地方,不是主要的位置,和风水没有太大的关系,因此我们没必要把客厅也放到吉位上,但上图的客厅就站在了吉位上,那么这个吉位应该是住人的地方,这就等于少了一个吉星,如不能很好的利用,这个吉星就不吉了。  3、主卧室的位置从风水的角度来看,是不利之地,它代表着家中人孤独,女性身体不好,夫妻不和睦,因此,在此建议最好能和厅交换一下位置。  4、两个卫生间都在正西方和进户门正对,是比较不好的,它代表家中人或和外人经常有口舌之争、官司不断,健康方面注意肺部,如果实在无法改变,最好采取其它方法或利用屏风避一下。  5、儿童房或客房的位置:从风水的角度来看,此位置无论是做儿童房或是客房都是比较不利的,因为这个地方站到了一个乱地,如果是家人或孩子住,多主做事没有次序,不稳定,易急于求成,孩子住则不好管教不听话。  6、书房的位置是在吉星上,建议客房或儿童房搬到这边来,会对家人的成功或健康方面带来很大的改善,做为儿童房让孩子住在此位置则更好。  7、厨房和餐厅的位置不吉,易对家中女性的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改变方法有二:其一,餐厅和厨房的位置变换一下;其二,采取其它办法来调整。望采纳,谢谢
看你怎么样的房子的,是木头的,还要平房,在什么地方的,

5,如何发展农村特色幼儿美术教育论文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大课堂,它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这些教育资源应该如何运用到农村幼儿的美术教育去呢?这就要靠老师们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去挖掘。我园座落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里,硬件设施较差,幼儿人数多,教玩具较欠缺,这样的环境给我们老师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但是,我们的周围有农村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泥土、木头、石子、小猫、小狗……这些唾手可得、丰富多彩、幼儿熟悉的自然资源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和可操作性,能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更能提升幼儿美术活动的创造力。近年来,我在长期从事的日常农村美术教学中,发现我园挖掘农村本土教育资源,以具有农村气息的自然物为缺口,开展各种内容、形式的美术活动有较大的优势。可以实现美术教学从学科本位到幼儿主动创造活动的转变。因此,我园以五彩缤纷的农村生活为背景,尝试广泛利用自然资源,以此开创办园特色,探索适合农村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出路。一、利用自然资源,陶冶农村孩子的美术情操1、回归自然,让幼儿在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美《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农村的一年四季都是五彩缤纷的。春天来了万物苏醒、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在田野里耕作;牛儿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吃草,风儿轻轻地,阳光暖暖地,我带着孩子们去春游,感受新生命的绿,感受欢快鸟儿声,感受柔柔的风,感受芬芳的泥土,感受人们的辛勤劳动,边欣赏周围的景色,边引导幼儿和同伴们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孩子们跟农人们打招呼,跟牛儿说笑话,卷起裤管和泥土亲密接触。孩子们的兴趣很浓,讨论着:“牛和猪是好朋友吗?”“牛儿竖起耳朵在听什么呢?”“小鸟在唱春天的歌吗?”“农民伯伯在田里干什么?”“泥巴软软的黑黑的真舒服!”“树绿了,一串花红了,鞭炮花爬满了围墙。”·····孩子们耳濡目染的一切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构成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在自然的怀抱中受到了美的熏陶。2、利用文化遗产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 。我们的家乡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带他们去参观家乡的云霄阁、存耕堂、砂子岗、仙姑井;让他们了解家乡的船灯、山歌、五枚拳、十番音乐。培养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美,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孩子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带给孩子们无比快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了这些直接的感性认识,他们在拓印、染色、色彩组合、涂色的游戏中,就能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想法。并且培养了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有了这些对自然本身的认识,孩子们自然而然得到了美的熏陶,在活动中幼儿就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的思路就会源源不断,在创作活动中就显得得心应手。二 利用自然资源,寓教于乐农村的美术教育活动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教学条件尽量上好每堂课,把不适应农村教学的的内容改成适合农村美术教学的内容,体现农村特点,紧紧围绕农村自然资源,通过观察、模仿、想象、联想组合成新形象,并用绘画、制作等形式表现美。如在《石子画》的活动中,因为我们地处汀江河畔,随处可见千奇百怪的石头,所以,我让家长协助幼儿收集了我们家乡随处可见的石头。活动时,我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先共同欣赏这些石头,让孩子们尽情地发挥想象,交流想法。“这块石头像娃娃的头,我要给这块石头添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这块石头像我们认识的京剧脸谱,我要把它画成脸谱。”“这块石头太像蘑菇了。”“这块石头跟鸡蛋很像。”“这块像太阳,我要把它装饰成太阳公公。”……孩子们各抒己见,兴致勃勃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让他们自由选择材料,大胆涂色、装饰,并在旁边给予针对性地指导。孩子们创作出来的作品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我还给他们开了个石头展览会,让孩子们自己来当小小解说员,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整个活动过程,幼儿的兴致都很浓厚。通过利用石头这种廉价的自然资源,赋予了幼儿的奇思妙想,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提高了大胆表达的能力,实现了在美术活动中的多领域整合。三、利用农村自然物,在区角中与幼儿对话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自主操作的活动,能培养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在区角中提供许多材料。在我们家乡有许多神奇的资源,这些东西不仅色彩斑斓,经济实惠,有独特的造型,而且在我们的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能给我们提供许多经济实惠的材料。1、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参与,体验创造的乐趣。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大自然的美,获得深刻细致的生活感受。在我班的区角活动中,设有拼贴角,我投放了稻草、泥巴、狗尾巴草、树叶、石头、沙子等材料,在这里,幼儿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讨论,自由自在地发挥想象,我鼓励幼儿用美来装扮生活,体会到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去装扮的。动物角里,我们每个班级都饲养了小兔、小鸡、小鱼等小动物,孩子们可以观察他们的成长过程,并用画图的形式来记录它们的发展变化。孩子们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也促进了社会性的发展。2、“农家乐”里体验爱家乡、爱劳动人民的情感在我们创设的“农家乐”的环境中,里面有家长、孩子、老师们共同收集各种自然材料,如:在种子角中,我提供了各种实物种子,让孩子们把自己画好的种子图案及种子的成长过程图贴在墙壁上,孩子们在种子角里认识了大豆、玉米、花生、青菜等种子,让他们了解我们生活中的那些东西最初的根源是什么,认识种子的各种形状和颜色。孩子们自己用稻草编成的各种动物的小尾巴、小草帽、斗篷,并用这些自制的玩具模仿各种小动物;用小草帽、小斗篷当小演员;用各种竹制品做成精美的挂饰、头像、小桌子、小椅子;我们用木头自制了小锄头,小镰刀,模仿农民伯伯的劳作,体会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和热爱农村特色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及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通过不断丰富这些自然材料,可以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学习,让幼儿实现与材料的互动与对话。四、让自然材料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发挥作用。《纲要》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3—6岁正处于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内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可以有效地进行创新精神和提高能力的教育,对幼儿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游戏对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艺术来源于生活,学前儿童美术的教育内容应选择幼儿熟悉的材料,而我发现农村的很多资源为培养幼儿创新精神、游戏材料提供了条件。1、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好玩的绳子”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游戏,我为各年龄段的孩子们准备了一大捆稻草,让幼儿自由创作。大班的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扎了一条活龙活现的草龙,在晨间活动中神气地玩起了“中国龙”的游戏。还做了许多稻草人,玩帮助农民伯伯保护庄稼,赶小鸟的游戏。中班孩子们用合作的方法搓了许多长长短短绳子。我问他们:“这些绳子可以怎么玩?”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开心地玩起了“丢绳子、跳跳绳、揪尾巴”等各种花样的绳子游戏。小班的孩子则把稻草铺在地板上当小床,玩起“娃娃家”的游戏。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指导孩子用稻草这种廉价的资源,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作为幼儿的游戏材料,。2、创设“温馨家园”,让幼儿感受农家的温暖在“我爱我家”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利用小木块做成相框的框架,把画好的一家人的图画装进框架里,布置成温馨的大家庭。在里面摆放了许多用各种材料制作成的农家蔬菜、水果、家具;养着孩子们带来的小鱼、蝌蚪……。在充满农家特色的家里,孩子们玩起了“我爱我家”的游戏,为了使他们的游戏活动保持新鲜有趣,我经常性地变化这些自然材料,这样可以对幼儿所熟悉的游戏情节形成挑战,促使幼儿尝试新的玩法,发展新的情节,这为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提供了机会。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在生活游戏中随时随地观察美、欣赏美,还能随意及时地表现美,体验创造美的乐趣。可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各项活动,对农村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我们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农村幼儿教师应就地取材,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让自然资源在幼儿的美术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提供体验式学习的条件,让幼儿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自主地探究。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情趣的具有农村特色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幼儿园的美术教学质量。

6,如何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美术活动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我园地处农村,利用农村自然物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我们的有利条件,因为农村自然物为幼儿常见的,由于它的直观性,可取性和神秘性更加受到我们农村幼儿的喜爱,因此利用农村自然物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同时利用农村自然物开展各类美工活动,更能发挥农村自然物的教育功能,体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一、有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美工活动1.走出教室,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美。陈鹤琴先生说:“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教材,不用死的书本。”农村千姿百态、纷繁变换的自然资源,决定了幼儿园美术教育尽可追求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活”。 蠡口中心幼儿园位于元和公园内,这里有秀美的自然景观,我积极引导幼儿观察自己身边的景物,到熟悉的环境中寻找美,欣赏美,在绘画中创造美。春天,万物复苏,小草开始探出了脑袋,树枝上长出了嫩芽,花儿们也争相开放,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们领着孩子们走到林间,去寻找发芽的小草,观察花苞的绽放,呼吸春天的气息,让幼儿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生命的喜悦;夏天,到处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看,小树在一天天长高,蚕宝宝出来了,大蒜已开始长出了蒜苗。我们就鼓励他们用图画将这些变化记录下来;秋天,意味着丰收。我们领着孩子到果园里去,去看那挂满了枝头,又圆又大的水果。让他们去采摘,去品尝,去感受劳动的快乐,丰收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画出一幅幅真实而又生动的作品。冬天,当西北风呼呼刮来的时侯,孩子们寻找冬爷爷。而他们找到的冬爷爷有的在雪花里,有的在结着冰的小河里,有的在落满了霜的大地里等等。一年四季的变化,一年四季的乐趣,启发出了幼儿无穷的想象,无尽的创作,大自然中处处皆教材,它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而且使幼儿的学习有了直接感知和理解、内化的环境,更主要是能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追求,加深对美的理解,同时得到美的熏陶。 2.乡土材料在各种美工活动中的运用。(1)开展各种色彩类美工活动 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自然界的一花一草,青山绿水,他们无不喜欢,而且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特别高,他们用色大胆,颜色明快鲜艳,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们,喜欢欢快明朗的色彩游戏,因此尊重幼儿的个性,开展各类色彩活动,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与创造能力。 ①染色活动 在对农村自然物的染色活动中,我们利用颜料对自然界中的树枝、树叶、白色花瓣等等用画、浸、染的方法进行染色,然后将几种材料组合、扦插,幼儿在染色活动中,参与性高,并充分发挥了想象力,锻炼了动手能力。②石头画 石头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我们利用捡来的石头让孩子们在大胆涂色,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有的说画的是人,有的说是机器人、有的说是饼干、有的说是面包……幼儿就在不同的色彩游戏中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情绪。 ③拓印 拓印利用自然物的自然纹理,大胆利用色彩进行拓印,在活动中,幼儿利用各种蔬菜切面等进行大胆的拓印,不仅感受到了玩色游戏的乐趣,还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无限创造力与想象力。 ④喷画花开花落,我们可以把花瓣捡来(花瓣要大小合适,如:月季花瓣、玉兰花瓣等),在纸上拼摆出花的形状,喷画后,一朵朦胧的花跃然纸上;零星地散放几瓣,喷色后则是一幅更具诗意和想象力的作品。秋叶飘落,我们又可以把落叶捡来,拼摆出各种图案,供幼儿进行喷画操作。如:柳叶摆成蜻蜓;枫叶摆成金鱼;还可以用各种树叶搭配拼摆出形态各异的小动物。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可以收集花生壳、丝瓜种子等等用于喷画。(2)利用自然材料,开展拼贴类美工活动 在自然界中有许多神奇的资源,不仅色彩斑斓,而且有其独特的造型。因此,我们充分分析研究这些自然物的自然特点,开展了拼贴活动。如在“树叶粘贴”、“种子粘贴”装饰画中,我们将各种各样的玉米粒、豆子、小麦、花生、麦杆、狗尾草、树叶等运用到装饰中去,通过贴贴、画画、剪键、撕撕等形式,将它们作成漂亮的衣服、小包、头饰等,将各种蔬菜、农作物装饰成各种小动物、小玩具,泥土替代橡皮泥制作成小鸟、杯子等各种造型,晾干后,用五彩颜色进行装饰。山芋叶柄制作的耳环、手链等等着一切的一切无不蕴藏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的在操作中学会了剪、团、粘、贴、撕、画等技能,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和手指的灵活性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3.奇思妙想,开展造型类美工活动 “对于儿童来说,艺术是一种游戏,只有儿童从中获得欢乐和愉快的体验时,艺术才能真正成为儿童的需要。”自然物造型活动是幼儿所喜欢的活动,他们在切、刻、划、绑、插、摆弄等看似笨拙、寻寻觅觅的过程中,对自己动作产生的“痕迹”发生兴趣,从而在不断摆弄不断调整中获得快乐获得发展。我们利用各种“贝壳”,组织孩子充分发挥想象,用灵巧的小手在贝壳进行装饰画,还将装饰好的贝壳拼成一只只漂亮的蝴蝶。在主题活动《香香的蔬菜》中,我们组织孩子收集、购买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在相互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蔬菜不仅名称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小棒,有的像小猪……真的很有趣,我们就开展了美工“蔬菜造型”的活动,孩子们在打扮蔬菜时,很兴奋,有许多的创意,如把黄瓜用刀片切开挖掉些就成了张大嘴巴的鳄鱼,在萝卜上装上两只大耳朵变成了一只可爱的胖小猪,把老姜变成了小鸟,把一个个茄子变成了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企鹅,给洋葱扎个蝴蝶结就变成了小姑娘……等真有趣。山芋叶柄制作的耳环、手链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蕴藏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的在操作中学会了剪、团、粘、贴、撕、画等技能,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创造力、表现力和手指的灵活性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4.充分利用本土特色,开展美工活动。《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蠡口是著名的家具城,在这里最多的就是家具,孩子们见的最多的也是家具,从家具加工厂淘来的剩余边角料,木屑、沙皮等在我们幼儿园教师的眼里成了“宝贝”,我们利用边角料制作皮影画,装饰我们的长廊;利用木屑,通过染色,创作木屑画;用粉笔在沙皮上画画等等,孩子们利用收集来的各种大小的盒子制作不同的家具,并用彩纸、画笔、胶水、毛根等对其装饰,这样由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家具城就形成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各方面都的能力得到了发展,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对于有蠡口特色的家具城也有了一些了解。二、 有效利用乡土材料注意的问题。1.材料的收集材料不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临时收集,我们在班级的门口设立一个“乡土材料收集箱”,对箱内的材料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定期地给予整理、归类、收藏,以便需要时可以随时提供,同时也能为教师开展主题教学等活动提供极大的方便。2.在活动中注重尊重幼儿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在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幼儿的创作作品是千奇百怪的,有时甚至看上去和主题不着边际的,但孩子在创作过程却能快乐的表述“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因此教师一方面要足够的“宽容”,能允许幼儿的自由发挥与“出错”,另外一方面也要及时和幼儿沟通了解幼儿的想法,积极引发幼儿自我表现。 3.材料选择应注意安全性适宜性原则(1)材料的选择要注意安全性,要进行一定的筛选,如,幼儿采集来了各种形状与色彩的叶子,其中有种植物叶子带刺容易将幼儿手割破,所以对材料也要有选择性。 (2)农村乡土材料季节性较强,因此在收集之余应收藏;收藏之前建议先清洗干净并进行严格的消毒,然后将各材料分类摆放,如:种子归一类、贝壳归一类、干果归一类等,以便下次需要时可以及时取出使用。 (3)教师应经常检查、更换乡土材料,特别是蔬菜、水果类的,以便出现腐烂现象。4.按需投放。在材料的投放上,教师应注意按幼儿的实际水平,分层次投放材料,如粘贴活动中按照年龄特点小班幼儿注重做蔬菜和水果的娃娃等大点的材料;大班小朋友则选择编织、种子粘贴等精细又难度较高的活动,还要求幼儿与他人合作到独立完成一件作品来体验成功的喜悦。 5.材料与环境的同步 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支撑幼儿的活动,也要为幼儿创作创设同步的环境空间。如幼儿作品的展示空间、幼儿操作的区角环境、教室环境等,使幼儿身临其境,获得创作灵感,并能展示自己获得满足感。 具有乡土特色的美工活动中蕴藏着许多智慧和活力,它的材料来自于幼儿的生活。通过乡土资源在美工活动中的合理利用,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使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也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路,培养了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使我园的美工活动更具时效性,也更具地方特色。

7,如何写幼儿园环境创设汇报材料

敬爱的(尊敬的)xxx: 大家好! 我幼儿园……介绍一下 就“幼儿园环境创设”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具体措施:……………… 祝……
一、我们的环境创设理念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对幼儿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这样一种理念指导着我们进行环境创设。让我们得以合理地创设幼儿园环境,让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直观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我们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个原则 1、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就地取材。在保证清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如:可用瓦楞纸、废旧挂历纸等代替吹塑纸、纸绒纸;可用一次性纸杯、果冻盒做花篮、风铃等装饰节日环境;农村可用自然材料高粱杆、竹片、麦秸杆等装饰环境。用玉米心制作的体育器械举例。 2、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园是老师和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的参与体现在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等方面。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用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如布置教室墙面时,可让幼儿参与进来,布置“美丽的春天”,让孩子门自己搓柳条、剪柳叶,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小燕子贴在天空,河里的小动物也是孩子们的折纸作品,红太阳可以用孩子们的小手印等。因为自己参与了环境创设,他们对春天的色彩、自然界的变化、人们的活动情况有了深刻的记忆,用语言、作品与环境对话,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3、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因此必须反映幼儿身心的水平和特点,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其中获益,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发展。如“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小班教室环境可布置一列火车,引导幼儿学习扣扣子,每节车厢学一种系扣子技能;中班可提供“穿线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穿出不同形象;大班让幼儿学习“辫辫子”等。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 4、审美性原则 幼儿时时刻刻生活在周边环境中,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环境创设首先应给人以美的感受,在构图、色彩、造型上要符合审美情趣。如室内、室外墙饰画面的人物或动植物要形象逼真,色彩搭配协调,布局合理,富有儿童情趣,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a楼三楼的油纸伞吊饰挂好了,我们班的孩子从那里经过,仰起小脸惊呼“哇,好漂亮的伞啊!”就因为看到美丽的伞吊饰,激发起了孩子们对伞的兴趣,我们还编了一个小伞舞来跳呢。 5、体现教师创造性原则 教师的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具在非常重要作用。如楼梯间有两根塑料管,自下而上,如果老师巧妙布置会别有一番风味,用绿色约纹纸缠住做树干,太阳花自下而上环绕上去。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飞向太空”,每人画了一幅图,若随便贴显得杂乱,若把幼儿作品摆成火箭形状,再添其它东西,一定令人耳目一新。 6、因地制宜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根据各个幼儿园具体的场地情况来进行,不能盲目照搬照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幼儿园面积比较大,户外的空间很多,我们就绘制了抽象风格的艺术墙。但是如果是农村幼儿园,一共就两间教室,就不可能这样。对于园舍和基本设施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更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照样能创设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例如:木棍、石头是建构材料;麦杆是编制材料;田野、山头、果园、饲养场是教育空间等。画架举例。 三、我们的环境创设特色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幼儿的无意识学习的能力,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吸收知识。 1、在环境创设中折射本土文化 幼儿园的环境应呈现出当地的文化风情,这是我们的在创设环境的一大特色,从材料器具的使用以及呈现在墙面上的装饰,都可以体现出幼儿园所处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地方特色。如 a楼二楼的竹文化吊饰就是收集我们高县常见的竹制品:蒸笼、筲箕、簸箕、蒲扇进行涂色、用中国结装饰,最后贴上小朋友的作品制作而成的。三楼的江南风情吊饰则用的是幼儿园几年前跳舞的油纸伞,放在资料室没派上什么用场,久了就废掉了,我们把它拿出来做吊饰,错落着挂在走廊上,加一些老师和小朋友用卡纸共同剪出的螺旋形彩条,又构成了一道乡土风景线。还有一楼的木饭瓢组合成葡萄,辣椒、大蒜、金瓜串看到这些吊饰,具有独特的高县韵味,这些东西都源自于老师、幼儿及他们家庭的收集,结合主题活动“美丽的高县,我爱你”的开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本土文化。有的老师来自乡村幼儿园,你们那里拥有独特的乡土资源,高粱杆、玉米棒、竹筒、竹枝、竹制品等材料比较好收集,发动家长和幼儿带一些到学校,教师多动动脑筋,利用这些材料来布置环境,比如用竹枝造型,在墙上贴成一棵欢乐树,小朋友画上自己最开心的事,剪成树叶的形状贴上去,又比如用竹片、高粱杆组合成房子,这些布置必然会给你们的幼儿园增添独特的环境氛围。 2、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教育 “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在室内外的墙面画上各种图形、谜宫,贴上数学题,幼儿去想一想、做一做,涂上字母、单词,请学英语的孩子教我们读一读。增大幼儿受信息刺激的机会和供幼儿游戏使用,并通过游戏巩固学过的知识或获得某方面的煅炼。又如a楼楼梯墙壁,由下而上创设一组系统的安全教育图,由小朋友自己绘制安全标志。遇到火警拨“119”,过马路要走人行道,让幼儿在每天上下楼梯时接受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墙面上画上中国地图,通过各种游戏形式,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土的区域划分和分布,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又如“跳蜗牛”在蜗牛背的螺旋形上分格涂上鲜艳的颜色并写上数字,帮助幼儿做辨色训练和巩固数字的认识。特别是班内的环境创设,我们要取材于孩子们的兴趣点,生成主题墙饰,并在此基础上,完备各区角的环境创设。比如,小班孩子刚入园,对幼儿园比较陌生,老师可以设置宝宝树主题墙饰,把宝宝的全家福贴在墙上,也可以把宝宝的头像做成“苹果”,早上来园时让孩子自己贴到苹果树上,这种互动式的墙饰,不但提高了孩子参与的兴趣,使墙饰最大程度发挥了教育作用,而且对于促进幼儿观察力,手的控制能力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让环境充分发挥了教育作用。 3、环境创设充分利用三维空间 空间布置是通过在空中吊挂各种具有教育性和装饰性的物品来实现,而且更换方便。如一年当中有许多节日,我们用空间布置去配合节日教育,在中秋节挂上灯笼,国庆节挂上国旗和彩旗、端午节挂上粽子等。灯笼可以是小朋友家里用过的,粽子可以由老师和幼儿用各种广告纸、包装纸来折,再配上彩线做的吊穗,既环保又美观还调动了幼儿参与布置的积极性。吊饰使我们的环境创设拓展到空间中,校园和活动室就变得立体而生动。不管我们来自什么幼儿园,关键是要动脑筋想办法把各种东西都做成吊饰,如:洗洁精瓶种花。墙面布置能美化幼儿园,设计个性化的家园桥、充分发挥家长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其中的一个内容。墙面布置还可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幼儿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墙饰内容以近期相关活动的内容为主,例如:“春天的主题活动”,在墙上布置春天特征的植物,动物及人们的活动等。此外我们还设置评比栏鼓励孩子自己设计标志来表扬好孩子,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 在室内外开设绘画区、拼图区、自然风景区,作业展览区、天气记录区等,充分发掘可操作性的布置,并根据教育需要灵活更换用途或内容。如要求幼儿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用自然物如:树叶、草、花、小动物模型,标本或图片布置在墙上,从而通过幼儿观察、动手布置,掌握四季的基本特征,又符合寓教于游戏中的原则。我们在教室外的平台上开辟了自然角,放了动物和植物,如萝卜、洋葱、大蒜、马铃薯、小鱼、乌龟、泥鳅、蝌蚪、龙虾等,并且采用值日生制度,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的知识,大班的孩子对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感兴趣,他们会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播种,并参与浇水、除草、松土等劳动,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各位老师所在的幼儿园,有着比我们更为得天独厚的条件,开辟自然角并利用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来装扮教室,开展种植和饲养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从小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是可行的。比如老师们可以指导幼儿用玉米粒,西瓜籽、南瓜籽、黑豆、绿豆粘贴成各种图案形象,采集秋天的落叶加工成标本,或拼剪成各种图案,用橘子皮来做菊花,把各种蔬菜和水果进行造型,变成有趣的动物,变成可爱的宝宝。这样,我们的物质环境会变得更有意义。 4、注重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的体验。 大家看到,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都有主题墙,有的在室外的走廊上,有的在室内的墙面上,每一个主题墙都离不开幼儿的参与。教师在环境创设中没有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所以,我们幼儿园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使幼儿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教师不是把精力放在“我想怎么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是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提供怎样的条件?” 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例如:在奥运会召开前夕开辟一个分期知识园地“奥运会知多少”,要求幼儿在家长、老师的协助下,用不同形式(图画、剪报、手工制作等)收集有关的资料,布置园地。如大班孩子创设的《我们爱祖国》、《大自然的语言》的主题,中班孩子创设的《有趣的昆虫》,小班……等主题,都是老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按照幼儿的想法、看法,再同他们一起把大家的作品巧妙地组合在一个整体中的。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也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此外,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把这些儿童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环境,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孩子们增加了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因为这是对他们的最高尊重与鼓励。虽然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各有差异,但环境建设应努力做到让每个幼儿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不断向上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教室内的作品栏上,在各个楼梯间的墙壁上,甚至是在天花板上都有我们每个孩子的作品,客人到我们的教室做客,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向他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对自己的每一幅画,每一件手工作品都非常的得意,作品栏是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用武之地。在教育活动中你们的孩子也能够画出漂亮的画,制作出各种手工作品,因此要创设作品栏,尽量把孩子的这些作品进行造型、组合、整理展示出来。 5、环境创设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幼儿园环境,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整体而系统的,只有这样,才能带来美感,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在一些幼儿园,经常见“一棵大树”就占用了墙壁的很大面积,但又没具备什么教育作用,或者在同一个楼层的班级的走廊布置风格迥异,显然是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已。那样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幼儿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为此我们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合作与分工相呼应,以创建“美丽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基调,努力创设温馨、舒适、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制定环境创设的总体规划,再分解到各个小组,各个楼层,各个班级,根据幼儿注意对象广泛、好奇心强的特点,布置内容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如下操场旁边的艺术墙,以抽象图案为主,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重重叠叠的圆圈被孩子们想象成宇宙中的星球,飞碟、外星人、跳舞的娃娃,飞舞的泡泡,闪耀光芒的太阳;组合巧妙的三角形被孩子们想象成花间的蝴蝶,天空的风筝。b楼的二楼和三楼同样使用了彩纱布置走廊,但是在色彩和造型上却不相同。如在a楼的各层楼梯间都用到了蝴蝶结,但搭配确别出心裁,有挂成片的,有几串设计成弧形的,也有个体在花篮里做点缀的。不管你所处的是一所幼儿园还是一个幼儿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首先要有一个大致的规划。 一般说来环境创设要与教育目标相契合,为教育目标服务,主体环境如走廊、户外主墙体要考虑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发展孩子的美感,也可以是幼儿园与家长的互动板块,如家教之窗,幼儿的活动风采展示等。而每个活动室内的环境创设可以考虑与活动主题相呼应,并在相应的活动区,如美工区,科技区,劳作区体现。比如开展鸟的主题,环境布置可以紧紧围绕鸟类进行,如鸟的图片,模型,玩具等等。这些都是环境创设的范围。再比如开展主题活动蛋,可以在美工区投放蛋壳画,鸡蛋壳手工制作,科技区可投放醋蛋,语言区可投放有关于蛋的故事等等。我们给环境创设要有一个总体定位,室内外墙面、平台、吊饰究竟怎样做,孩子们对于环境有什么想法和需要,这些在你的心里要有个谱、设计好之后再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布置,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变得和谐,才能提升我们幼儿园的形象,才能避免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既要强调“美化、绿化、净化”,更应该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结晶。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每一个幼儿园都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树桩,轮胎,原木也是环境创设的材料,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正确的环境创设理念。才能促进幼儿发展。

8,如何做好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

班级可以说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中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在没有幼儿主体地位的物质环境创设中,孩子就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又怎能谈得上尊重幼儿?所以我们应该让幼儿能接触到的班级的每一寸空间、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墙,不仅大墙,更应重视小墙饰,因为能根据目标灵活多变,利于引发幼儿参与,都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广义环境观认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将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幼儿园中,班级可以说是幼儿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触的生活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班级中良好的环境创设与利用会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方面的发展,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对工作在幼教第一线的我来说,面对班级的环境创设问题还有很多的困惑,根据自己多年的创设经验,我发现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置,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固定的多、变化的少等问题。班级环境创设失去了影响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只注重形式美,不注意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本身在班级环境布置和投放材料时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少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对环境材料的设置和投放要实观什么教育目标和内容也很少研究。因此,也就无法判断幼儿当前的水平,无法有效地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教师还是将墙面布置作为教育教学以外的任务来完成。从选题到制作一切由教师设计安排。其实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不难了解,孩子们喜欢的不是那些教师费心费力制作的,既有教育意义又有欣赏价值的作品。而是那些在成人看来不像、不美、不起眼,但出自孩子之手的作品。孩子有着与成人不同的喜好、表达方式和欣赏标准,有强烈的被接纳及成功的需要。幼儿想像是最丰富的,幼儿参与设计的环境才是最有意义的。教师不应过多的担心幼儿参与的效果不好,停留在形式上面,要改变教师的观念,善于灵活应变。其次,幼儿不同年龄层次之间差异明显,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异,就会使一部分幼儿不能从环境中获得满足发展需要的有利条件,几年下来,固定的环境多、变化的较少。还有很多教师为了省事,一次性完成创设,不考虑幼儿的实际及教学联系性,这样固定的环境必然失去环境的价值。有感于此,我认为: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学的原则来创设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的全面发展,是创设幼儿园班级环境必须考虑的问题。应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孩子的探索活动往往由问题引起,而这些问题常常与环境和操作材料密切相关。孩子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有不少是由于自身的发展需要而自发产生的,这种产生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意识,但由于孩子年幼、知识经验的贫乏,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这些引导有时可能在孩子问题出现之初,也有可能在孩子提出疑问的过程中,甚至在孩子解决问题的结束时。但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都需要教师为他们提供与探索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及操作材料。所以在幼儿自由探索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实例一:区域材料放大镜的提供投放该材料的原因是源于孩子看不清“叶子的叶脉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投放了观察的工具,幼儿经过观察,进行了想和比较,又用“画”的形式把观察到的细节记录下来,为科学发现区提供了记录表,期间,幼儿进行观察记录的过程中产生的用叶子制作、绘画等想法,教师为幼儿自由生成的活动提供各种工具及辅助材料,最后总结出叶子还可以有很多用途,教师把幼儿制作的叶子作品张贴到墙上交流,又成为了有意义的墙饰。实例二:教师进行晨检点名活动,孩子们发现今天某个伙伴没到,纷纷议论:“他怎么了?”“他是不是生病了?”“可能去旅游了。”缺勤的小问题引起了幼儿关心的情感,并讨论产生了一个建议:“我们应该有一个我们自己的,而不是给家长用的接送卡。”接下来,孩子们自己设计了自己的“出勤卡”,教师作为参与者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材料,最后我们班的“今天谁没来”的小墙饰就产生,每天都吸引着孩子们的关心,最后还养成了习惯。以上实例带给我们许多的思索:孩子的主体性,教师的善于发现和引导及支持,创设环境和材料范围的扩展等问题。从物质环境的创设中可看到,狭义的空间范围的创设限制了幼儿更广泛的探索活动: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即使具体体现到班上,也应该是包括本班幼儿经常活动的场所。但很多教师却存在着理解及实践的误区,各班以主活动室、主墙面为主,认为主要的做好了,其他就不那么重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1.全方位地考虑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1)充分利用原有环境,发现和挖掘原有环境的特点,令其发挥有效的作用;(2)在原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3)根据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各种教育活动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因此,应扩展和延伸环境创设的区域,由“大墙饰”向“小墙饰”扩展。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例如,盥洗室中“节约用水”的标志;楼梯过道间的安全标志等。由室内向室外扩展延伸,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2.教师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班级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因此幼儿是环境创设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的体现。教师不能把精力放在“我想怎样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应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最大可能地提供什么样的条件”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3.不能盲目追求“精美”的、以装饰功能为主的班级环境创设,这样会降低环境创设的教育性,也减少了幼儿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1)避免较多地从色彩、质量、结构、布局等方面考虑,例成人视平线的高度、精美的“镜框式”等,应当透过表面形式去发现孩子创意的美、感受的美。(2)不应对幼儿的作品、操作材料等看不上眼,更不应该采取选“优”方式展示少数幼儿作品,可与孩子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加工修饰的方法有多种:边框修饰法、背景衬托法、删减增添法、创意组合法(师生合作的各自一部分)、空间位置(门、窗、角落、阳台、栏杆等)选择法、放置方式变化法(吊、贴、摆等)等。4.不应长期固定不变环境创设的内容,那种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孩子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1)长期固定不变: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2)创设手段及表现形式单调:幼儿作品排排贴(装);墙饰主要是平面的粘贴,对内容也有一定的限制,并且贴死、贴牢,根本说不上活动、可供幼儿操作的;评比栏中的乖娃娃标记表现在班班都是小红花,少有想过问问孩子,你想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好孩子”,且小红花都是被教师亲自贴死的。5.不能让活动操作材料的贫乏和单调去控制、剥夺幼儿在游戏及各种活动中的探索意识和行为。(1)不应只重视设施设备的购置,轻视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2)不应只重视教师的教具制作,轻视幼儿学具,操作材料的提供。(3)操作材料数量少,种类少,让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的机会少,即使有让幼儿的选择,也是在教师根据自己需要而提出的条件的前提下的有限选择。教师应开放幼儿操作材料,支持与提高幼儿求异表现的能力。(4)应避免提供成品类的、定型类的、变化单一材料,让幼儿不能进行多种组合,不能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可供孩子进行多种组合的材料除了现在玩具市场上较多的建构材料外,更多的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去发现和创制新的幼儿喜欢的材料,同时,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例如毛线、麻绳、纸、布、树叶等。除了单独使用外,更可以与其它材料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要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目标来设置环境和投放材料是基本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还必须有教师的启发、鼓励和引导,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材料取自身边的资源(大多是废旧材料)。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学会了勤俭,学会了珍惜和利用资源,这样的教育让孩子学会了创造,学会了通过自己的创造让废旧的或仅有的材料发挥更大的价值。总之,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乐于创造,乐于探索。2.材料要有一定的结构,暗含着教育目标与内容。教师对所投放的材料都要进行精心的选择、设计和安排,使其暗含着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适宜的事物的特征与相互关系,而这些事物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又是由低到高渐进性展开的。这样,孩子们在与符合自己认知特点和需要的、有结构的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主动、不断地向前发展。3.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在发动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了区角布置或墙饰的内容后,我们应和幼儿一起准备材料并进行设计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他们能做得到的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获取信息材料的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4.要给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实践证明:幼儿是否有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参与区角设置和墙饰制作的积极性,影响着幼儿与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地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决定做什么,并把材料放置在方便幼儿取放的地方,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便于幼儿不断地与环境材料相互作用。5.给幼儿出错的权利,找出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在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的学习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做法和得出的结论并非都是正确的,难免会有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这时我们不应简单化地批评指责幼儿,而应设法搞清楚幼儿的真实意图和认识水平,避免误解或伤害幼儿。6.培养幼儿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长期以来,有些教师很少注重培养幼儿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不给幼儿尝试的机会,习惯于由自己来判断幼儿的对错,使幼儿感到真理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之中,他们关注的是教师的态度,而不是客观事实本身,这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一种依赖和迎合心理。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从“教师讲,幼儿听”转变为“幼儿主动探究,自己找答案”,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参与教育活动,逐步培养幼儿形成尊重客观事实,依据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7.支持、启发和引导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无论是师生共同准备和创设的环境材料,还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提供的环境材料,我们都应积极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探究和操作活动。在指导幼儿进行探究操作活动时,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检查者”的角色,把精力从“检查玩具是否掉了,东西是否乱了,幼儿是否发生矛盾了”等问题转移到幼儿的探究和操作活动上来,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正确判断他们的发展水平,引导幼儿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如我们可引导幼儿讨论问题“汽车在什么样的路面上跑得更快?”,并鼓励幼儿说出各自的答案。为了让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想,我们可以发动幼儿找来各种高低、形状不同的积木、纸板、易拉罐等,启发幼儿运用这些材料搭出不同角度的斜坡,并提供橡胶、木板、玻璃等不同质地的斜坡面。我们可让幼儿在搭好的斜坡上进行赛车,并启发幼儿注意观察汽车速度和路面的倾斜度以及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通过多次操作,幼儿可发现汽车滑下斜坡的速度不仅与路面的倾斜度有关,还与路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初步体验到速度与倾斜度、速度与摩擦力之间的关系。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环境创设,就必须以“创设不断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环境和材料”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认识环境材料可能蕴含的教育价值,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和环境材料相互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使幼儿园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等。创造创造性的环境,造就创造性的孩子,愿我们以惊人的探索和研究热情、无私的爱和奉献精神,努力使每一块墙面、每一件材料都能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使孩子们从小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就要求我们的幼教工作者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助于学习、生活的良好环境,让幼儿乐在其中。综上所述,如果在没有幼儿主体地位的物质环境创设中,孩子就没有多少选择的自由,又怎能谈得上尊重幼儿?所以我们应该让幼儿能接触到的班级的每一寸空间、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墙,不仅大墙,更应重视小墙饰,因为能根据目标灵活多变,利于引发幼儿参与,都应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之相互作用而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
一、我们的环境创设理念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场所,对幼儿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而这种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这样一种理念指导着我们进行环境创设。让我们得以合理地创设幼儿园环境,让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直观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我们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几个原则 1、经济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坚持“低费用、高效益”的经济性原则,勤俭节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围资源,就地取材。在保证清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废物利用,一物多用,不浪费宝贵资源,不盲目攀比,不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档化和园舍装修宾馆化。如:可用瓦楞纸、废旧挂历纸等代替吹塑纸、纸绒纸;可用一次性纸杯、果冻盒做花篮、风铃等装饰节日环境;农村可用自然材料高粱杆、竹片、麦秸杆等装饰环境。用玉米心制作的体育器械举例。 2、幼儿参与性原则 幼儿园是老师和幼儿共同生活的地方,幼儿有权参与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的参与体现在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等方面。在参与创设的过程中与环境互动,“用他们的双手和思想布置的环境,会使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环境中的事物,也会使他们更加爱护环境”。如布置教室墙面时,可让幼儿参与进来,布置“美丽的春天”,让孩子门自己搓柳条、剪柳叶,把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小燕子贴在天空,河里的小动物也是孩子们的折纸作品,红太阳可以用孩子们的小手印等。因为自己参与了环境创设,他们对春天的色彩、自然界的变化、人们的活动情况有了深刻的记忆,用语言、作品与环境对话,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3、发展适宜性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是幼儿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因此必须反映幼儿身心的水平和特点,适宜于幼儿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其中获益,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发展。如“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小班教室环境可布置一列火车,引导幼儿学习扣扣子,每节车厢学一种系扣子技能;中班可提供“穿线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想象,穿出不同形象;大班让幼儿学习“辫辫子”等。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 4、审美性原则 幼儿时时刻刻生活在周边环境中,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环境创设首先应给人以美的感受,在构图、色彩、造型上要符合审美情趣。如室内、室外墙饰画面的人物或动植物要形象逼真,色彩搭配协调,布局合理,富有儿童情趣,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a楼三楼的油纸伞吊饰挂好了,我们班的孩子从那里经过,仰起小脸惊呼“哇,好漂亮的伞啊!”就因为看到美丽的伞吊饰,激发起了孩子们对伞的兴趣,我们还编了一个小伞舞来跳呢。 5、体现教师创造性原则 教师的创造性在环境创设中具在非常重要作用。如楼梯间有两根塑料管,自下而上,如果老师巧妙布置会别有一番风味,用绿色约纹纸缠住做树干,太阳花自下而上环绕上去。孩子们开展主题活动“飞向太空”,每人画了一幅图,若随便贴显得杂乱,若把幼儿作品摆成火箭形状,再添其它东西,一定令人耳目一新。 6、因地制宜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要根据各个幼儿园具体的场地情况来进行,不能盲目照搬照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的幼儿园面积比较大,户外的空间很多,我们就绘制了抽象风格的艺术墙。但是如果是农村幼儿园,一共就两间教室,就不可能这样。对于园舍和基本设施条件差的农村幼儿园更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蕴藏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照样能创设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例如:木棍、石头是建构材料;麦杆是编制材料;田野、山头、果园、饲养场是教育空间等。画架举例。 三、我们的环境创设特色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尽可能多为幼儿提供接受各种知识或信息刺激的机会和条件,以促进幼儿的无意识学习的能力,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熏陶,吸收知识。 1、在环境创设中折射本土文化 幼儿园的环境应呈现出当地的文化风情,这是我们的在创设环境的一大特色,从材料器具的使用以及呈现在墙面上的装饰,都可以体现出幼儿园所处地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地方特色。如 a楼二楼的竹文化吊饰就是收集我们高县常见的竹制品:蒸笼、筲箕、簸箕、蒲扇进行涂色、用中国结装饰,最后贴上小朋友的作品制作而成的。三楼的江南风情吊饰则用的是幼儿园几年前跳舞的油纸伞,放在资料室没派上什么用场,久了就废掉了,我们把它拿出来做吊饰,错落着挂在走廊上,加一些老师和小朋友用卡纸共同剪出的螺旋形彩条,又构成了一道乡土风景线。还有一楼的木饭瓢组合成葡萄,辣椒、大蒜、金瓜串看到这些吊饰,具有独特的高县韵味,这些东西都源自于老师、幼儿及他们家庭的收集,结合主题活动“美丽的高县,我爱你”的开展。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本土文化。有的老师来自乡村幼儿园,你们那里拥有独特的乡土资源,高粱杆、玉米棒、竹筒、竹枝、竹制品等材料比较好收集,发动家长和幼儿带一些到学校,教师多动动脑筋,利用这些材料来布置环境,比如用竹枝造型,在墙上贴成一棵欢乐树,小朋友画上自己最开心的事,剪成树叶的形状贴上去,又比如用竹片、高粱杆组合成房子,这些布置必然会给你们的幼儿园增添独特的环境氛围。 2、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教育 “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在室内外的墙面画上各种图形、谜宫,贴上数学题,幼儿去想一想、做一做,涂上字母、单词,请学英语的孩子教我们读一读。增大幼儿受信息刺激的机会和供幼儿游戏使用,并通过游戏巩固学过的知识或获得某方面的煅炼。又如a楼楼梯墙壁,由下而上创设一组系统的安全教育图,由小朋友自己绘制安全标志。遇到火警拨“119”,过马路要走人行道,让幼儿在每天上下楼梯时接受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墙面上画上中国地图,通过各种游戏形式,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土的区域划分和分布,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又如“跳蜗牛”在蜗牛背的螺旋形上分格涂上鲜艳的颜色并写上数字,帮助幼儿做辨色训练和巩固数字的认识。特别是班内的环境创设,我们要取材于孩子们的兴趣点,生成主题墙饰,并在此基础上,完备各区角的环境创设。比如,小班孩子刚入园,对幼儿园比较陌生,老师可以设置宝宝树主题墙饰,把宝宝的全家福贴在墙上,也可以把宝宝的头像做成“苹果”,早上来园时让孩子自己贴到苹果树上,这种互动式的墙饰,不但提高了孩子参与的兴趣,使墙饰最大程度发挥了教育作用,而且对于促进幼儿观察力,手的控制能力各方面的能力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让环境充分发挥了教育作用。 3、环境创设充分利用三维空间 空间布置是通过在空中吊挂各种具有教育性和装饰性的物品来实现,而且更换方便。如一年当中有许多节日,我们用空间布置去配合节日教育,在中秋节挂上灯笼,国庆节挂上国旗和彩旗、端午节挂上粽子等。灯笼可以是小朋友家里用过的,粽子可以由老师和幼儿用各种广告纸、包装纸来折,再配上彩线做的吊穗,既环保又美观还调动了幼儿参与布置的积极性。吊饰使我们的环境创设拓展到空间中,校园和活动室就变得立体而生动。不管我们来自什么幼儿园,关键是要动脑筋想办法把各种东西都做成吊饰,如:洗洁精瓶种花。墙面布置能美化幼儿园,设计个性化的家园桥、充分发挥家长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其中的一个内容。墙面布置还可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幼儿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墙饰内容以近期相关活动的内容为主,例如:“春天的主题活动”,在墙上布置春天特征的植物,动物及人们的活动等。此外我们还设置评比栏鼓励孩子自己设计标志来表扬好孩子,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树立自信心的机会。 在室内外开设绘画区、拼图区、自然风景区,作业展览区、天气记录区等,充分发掘可操作性的布置,并根据教育需要灵活更换用途或内容。如要求幼儿观察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用自然物如:树叶、草、花、小动物模型,标本或图片布置在墙上,从而通过幼儿观察、动手布置,掌握四季的基本特征,又符合寓教于游戏中的原则。我们在教室外的平台上开辟了自然角,放了动物和植物,如萝卜、洋葱、大蒜、马铃薯、小鱼、乌龟、泥鳅、蝌蚪、龙虾等,并且采用值日生制度,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的知识,大班的孩子对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感兴趣,他们会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播种,并参与浇水、除草、松土等劳动,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各位老师所在的幼儿园,有着比我们更为得天独厚的条件,开辟自然角并利用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来装扮教室,开展种植和饲养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从小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是可行的。比如老师们可以指导幼儿用玉米粒,西瓜籽、南瓜籽、黑豆、绿豆粘贴成各种图案形象,采集秋天的落叶加工成标本,或拼剪成各种图案,用橘子皮来做菊花,把各种蔬菜和水果进行造型,变成有趣的动物,变成可爱的宝宝。这样,我们的物质环境会变得更有意义。 4、注重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的体验。 大家看到,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都有主题墙,有的在室外的走廊上,有的在室内的墙面上,每一个主题墙都离不开幼儿的参与。教师在环境创设中没有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环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作用,幼儿的思维和创造的发挥。所以,我们幼儿园注重为幼儿提供获取新知识经验、锻炼双手技能的绝好机会,使幼儿对自己亲自动手、动脑布置的环境产生一种亲切感和满足感。教师不是把精力放在“我想怎么布置,我想怎样创设”上,而是将精力放在“我怎样启发、引导、支持幼儿参与?幼儿怎样参与?我能提供怎样的条件?” 上。这种参与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例如:在奥运会召开前夕开辟一个分期知识园地“奥运会知多少”,要求幼儿在家长、老师的协助下,用不同形式(图画、剪报、手工制作等)收集有关的资料,布置园地。如大班孩子创设的《我们爱祖国》、《大自然的语言》的主题,中班孩子创设的《有趣的昆虫》,小班……等主题,都是老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按照幼儿的想法、看法,再同他们一起把大家的作品巧妙地组合在一个整体中的。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也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在亲手参与环境布置的教育过程中,获取了新的知识经验,也得到了能力上的培养。而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此外,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把这些儿童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环境,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孩子们增加了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因为这是对他们的最高尊重与鼓励。虽然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各有差异,但环境建设应努力做到让每个幼儿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不断向上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教室内的作品栏上,在各个楼梯间的墙壁上,甚至是在天花板上都有我们每个孩子的作品,客人到我们的教室做客,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向他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对自己的每一幅画,每一件手工作品都非常的得意,作品栏是他们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用武之地。在教育活动中你们的孩子也能够画出漂亮的画,制作出各种手工作品,因此要创设作品栏,尽量把孩子的这些作品进行造型、组合、整理展示出来。 5、环境创设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幼儿园环境,既是丰富多彩的,又是整体而系统的,只有这样,才能带来美感,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在一些幼儿园,经常见“一棵大树”就占用了墙壁的很大面积,但又没具备什么教育作用,或者在同一个楼层的班级的走廊布置风格迥异,显然是教师为了完成任务而已。那样单一的创设手段,影响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减少幼儿动手操作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为此我们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合作与分工相呼应,以创建“美丽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基调,努力创设温馨、舒适、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制定环境创设的总体规划,再分解到各个小组,各个楼层,各个班级,根据幼儿注意对象广泛、好奇心强的特点,布置内容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如下操场旁边的艺术墙,以抽象图案为主,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重重叠叠的圆圈被孩子们想象成宇宙中的星球,飞碟、外星人、跳舞的娃娃,飞舞的泡泡,闪耀光芒的太阳;组合巧妙的三角形被孩子们想象成花间的蝴蝶,天空的风筝。b楼的二楼和三楼同样使用了彩纱布置走廊,但是在色彩和造型上却不相同。如在a楼的各层楼梯间都用到了蝴蝶结,但搭配确别出心裁,有挂成片的,有几串设计成弧形的,也有个体在花篮里做点缀的。不管你所处的是一所幼儿园还是一个幼儿班,在进行环境创设时首先要有一个大致的规划。 一般说来环境创设要与教育目标相契合,为教育目标服务,主体环境如走廊、户外主墙体要考虑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发展孩子的美感,也可以是幼儿园与家长的互动板块,如家教之窗,幼儿的活动风采展示等。而每个活动室内的环境创设可以考虑与活动主题相呼应,并在相应的活动区,如美工区,科技区,劳作区体现。比如开展鸟的主题,环境布置可以紧紧围绕鸟类进行,如鸟的图片,模型,玩具等等。这些都是环境创设的范围。再比如开展主题活动蛋,可以在美工区投放蛋壳画,鸡蛋壳手工制作,科技区可投放醋蛋,语言区可投放有关于蛋的故事等等。我们给环境创设要有一个总体定位,室内外墙面、平台、吊饰究竟怎样做,孩子们对于环境有什么想法和需要,这些在你的心里要有个谱、设计好之后再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布置,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变得和谐,才能提升我们幼儿园的形象,才能避免了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既要强调“美化、绿化、净化”,更应该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结晶。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每一个幼儿园都有其自身发展的优势,树桩,轮胎,原木也是环境创设的材料,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正确的环境创设理念。才能促进幼儿发展。

文章TAG:怎么装饰幼儿园农村的怎么  装饰  幼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