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你如何赏识孩子 赏识教育操作方法

本书精选了五年来大量的家访、咨询和家长来信中的典型事例,从具体个案的角度告诉家长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内容涉及孩子个性培养、不良行为纠正、亲子沟通、早期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长心态调整等方面。分析深入浅出,便于操作。

教你如何赏识孩子 赏识教育操作方法

2,我该怎么做到赏识教育呢

并不全是代沟的原因,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个找不出自己孩子优点的父母,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孩子脾气倔,做父母的首先不能抱怨,而要学会分析其中的原因,毕竟我们是成人,更应站在理性的角度思考深层次的问题,一味苛求孩子往往无济于事。 首先,父母要懂得从自身寻找原因。中国人善于居安思危,从小就对孩子寄予厚望,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焦虑。但足“思危”过了头,就会形成一种悲观、极端的心理,反映反映在教育中就是对孩子要求苛刻,不允许孩子有一点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其次,父母要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读懂孩子的心事。孩子脾气倔,不听大人的话,一定有自己的原因。这时候,父母应该学会进行换位思考,善于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必要的时候要放下身段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打开彼此的心扉。每个人的心都是柔软的,父母既然那么爱孩子,为什么不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呢?

我该怎么做到赏识教育呢

3,对孩子怎样进行赏识教育呢

马斯洛说,人有满足自我的需要,而赏识就是满足自我的最大的途径。而一个没有经历过任何赏识的小孩子,心理本身就是不健全的,这样的小孩子很容易自卑、怯懦,长大后也没有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 功的概率自然也就更低。所以,想要一个聪明、听话、乐观的心理健康的好孩子,那么,就不 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和赏识!当然,赏识孩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过多的赏识和赏识不够都会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孩子的赏识教育是教育的艺术,爸爸妈妈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心理,遵循一定的赏识原则才能让孩子在赏识教育中受益。1.及时赞赏如果孩子做了件好事,或者做事获得了成功,爸爸妈妈要及时肯定和赏识,时间越早,赏识的效果就越好。因为这时孩子是有体验的,进行及时的赏识可以强化他被赏识的记忆和感受。2.根据具体事物赏识和表扬一些不符合孩子心理的空表扬,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效果。所以表扬一定要具体,让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受到表扬。比如,孩子帮助老奶奶拿东西,妈妈说, “今天宝宝真乖”,孩子就不会有什么感觉。而妈妈说 “宝宝今天帮奶奶拿东西,做得真好,妈妈感到很高兴。”孩子就会觉得是由于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而得到大人的称赞,自己也会非常高兴。3.发自内心地表扬孩子如果爸爸妈妈表扬孩子不是发自内心,那么,这些表扬就都是虚伪的-孩子自然也就不觉得这些表扬有什么意义。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妈妈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责骂儿子,听说表扬孩子很重要.于是回家之后,见到儿子就说“儿子你真棒!”儿子一脸怀疑的表情,“妈,你生病了吧?我看你今天病得很厉害,者说胡话了!”赏识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如果用假惺惺的话哄孩子,孩子也是不会相信的。如果你在夸奖孩子时,他一脸惊疑,那么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赏识是不是真的出自内心了。而当你要赏识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注视着孩子,温和地对孩子说: “孩子,你是我的骄傲!”让孩子感到你的真诚。
要 赏识有度,既不能盲目夸赞,也要让孩子心里感觉自己,很出色 ,都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会有,特别优秀的一面,多注意哪方面,积极的赞美他。

对孩子怎样进行赏识教育呢

4,如何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不是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赏识教育归纳出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的操作原则和简单易学的三字经操作方法,从而对教育规律把握达到了理论化、系统化、操作性、特色性的高度。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幼儿教育不单单是幼儿园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可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赏识教育呢?一、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 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而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发现优点”、“欣赏优点”。通过这一途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责任获得爱,爱才是老师最美的语言。二、“赏识——成功”教育  “赏识——成功”教育的核心含义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方法。“赏识”体现了父母教孩子说话时的最大奥秘——承认差异;而“成功”则体现了父母教孩子走路时的最大奥秘——允许失败。三、多方引导,培养幼儿自赏能力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赏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幼儿形成自信心、培养幼儿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针对幼儿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则是培养幼儿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四、家园同步,家长参与赏识教育  家庭教育必须与幼儿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到愧疚。   实践证明,创造条件让家长参与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催化剂。幼儿园通过举办专家讲座、个别交流、家访、家园互动等形式,可以帮助家长掌握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现代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理解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   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5,孩子的赏识教育该如何正确进行

赏识是父母发自内心对孩子的欣赏,这种欣赏不仅可以通过夸赞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可以在不经意间,通过表情、肢体动作流露出来。而这些微妙的信息,孩子都可以敏锐地捕捉到。所以,真正的赏识教育,父母需从自身的修心开始,由内而外的赏识,才能够真正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打破头脑中的条条框框 如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我”一样,所有的父母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孩子”的形象。但是,现实中,你的孩子可能并不是你理想中的样子。所以,真正的赏识教育首先需要父母不要用头脑中的条条框框作为尺子去衡量孩子,而应尊重孩子,从现实出发。 强化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他身上一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父母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强化,让孩子的优点在你的欣赏和赞美中发扬光大。 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每个孩子的智力水平相差并不会很多,只不过有的人在这方面更擅长一些,有的人在那方面更擅长一些。而这些先天的因素是孩子所无法把控的。而一个人最终能否发展得好,重要的在于努力。所以,父母应该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 有了进步要及时鼓励 父母不要泛泛夸奖孩子做得好,最好能够发现孩子这一次比上一次好在哪里,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动力和热情,争取下一次做得更好。并且,鼓励孩子要趁热打铁,及时夸奖,以免孩子因没有得到及时鼓励而失望,从而大大削弱赏识效果。 通过别人之口赏识孩子 别人的评价是孩子确立自信的一个外在标准。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借别人之口,确立孩子的自我意向。比如,某某叔叔觉得你非常懂礼貌等等。 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 孩子犯错不可避免,他们就是在不断犯错、纠错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问题不在于孩子是否犯错误,而在于父母采取何种态度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纠正。善于在孩子的错误中发现优点,用赏识的态度去教育孩子纠正错误,比严肃的批评打骂更有作用。 比如,孩子学会了说脏话,与其去打压他,不如从另一个角度去引导他:“我发现你学习这些新鲜词汇还挺快的,不过,这个话不好听,我们打住。你看看,这是我给你买的英文动画片,我相信你也能很快学会这些外国语哦。”当然,当孩子犯错后勇于承担责任时,别忘了给予表扬。
从日常的对孩子的教育和一些心理学家的分析中我总结出来一些经验,对孩子的赏识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赏识的恰当,不能盲目夸大也不能无视。  你的孩子很勇敢的做了一件事情,比如以前很害怕小虫子,这次没有害怕小虫子,这个时候你说:“孩子,你很勇敢,今天都不害怕虫子了。”孩子就会感动非常的开心,也会从心里喜欢你。如果这时候你说:“孩子,你真了不起,你真是妈妈的好孩子。”你的孩子可能会觉得你比较陌生,会感到无所适从。所以赏识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恰当,不能夸大也不能无视。  第二、赏识孩子要及时。当孩子出现了进步的时候要及时的给以表扬。举个例子说:“小明5岁了,一直不喜欢自己吃饭。大人怕饿着她还是会像他小时候一样追着喂他,但是一直也很头疼这个事情。有一天小明看到一些好吃的,正好自己也饿了,妈妈不在跟前。小明就自己用手抓着吃了。等妈妈过来的时候,小明已经吃饱了开始玩了。妈妈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个时候如果妈妈说:“小明,你自己吃东西了吗?这些全是你自己吃的?小明真能干妈妈不在也会自己吃东西了,真是长大了。”小明就会很开心,以后也会努力自己学习吃东西,自己不吃饭的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了。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妈妈进来什么也没有说,到了第二天吃饭,小明还是不肯自己吃饭的时候,妈妈说:“小明,你昨天都自己吃了,今天也一定能行,乖快点来吃吧。”小明一定不会去吃饭,因为昨天自己吃了东西妈妈也没有表扬自己,为什么还要费力的自己吃呢?所以当你发现孩子有了变化一定要及时表扬,而不是事后再说。  第三、赏识孩子一定要就事论事,切忌盲目的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孩子的心灵很脆弱,孩子的思维也很直接,不会进行跳跃思维和总结。当我们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的时候一定要就事论事,切忌盲目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6,如何运用赏识教育理念来教育孩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赏识教育的理念如春风般吹进了人们的心田.它是顺应时代潮流,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对心灵的呵护,追求的是生命的自信与尊严,倡导成长的快乐与喜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学生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能激发学生的心理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成为驱动学生学习的马达,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轻松、自信、快乐的氛围中激发对事物的兴趣,唤起对学习的欲望,满足成就自我的需要.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赞赏一次鼓励,都能让学生鼓满自信的风帆,燃起希望的火花,学困生如久旱遇甘霖,优秀生如丽日沐春风.哪个孩子不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让老师多洒一点赏识的阳光给自己?于是课堂上,“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好优秀啊!”等等这些赏识用语不断被老师们重复着,期望像魔法一样在学生身上发生效力.但结果并不如期望中的那样,不少学生听多了这样的表扬,有的觉得老师是言过其实或言不符实,自己并没有老师说的这么好;有的听了面无表情,麻木不仁,不能在心中激起一丝涟漪;有的甚至在心里暗笑:看,老师又在滥用表扬了!误区之一:“表扬即赏识”. 这种认识是把表扬等同于赏识,认为表扬就是赏识.这是对赏识概念的错误的、停留在表面意义上的肤浅理解.以为表扬就是赏识,赏识就是表扬,把赏识表面化,简单化,机械化,模式化,静止化,理解为只要对学生多口头表扬就行了.以为多表扬学生,学生就会高兴,就会增强信心,就有学习动力,而不去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学习生活习惯,没有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没有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学生,理解学生.把赏识理解为表扬,就不理解赏识包含有更丰富的内容,就容易走入为表扬而表扬的教育误区.误区之二:表扬泛化.是指空泛地、笼统地、抽象地表扬学生.表现为表扬语言单调、重复、空洞、无个性、无针对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个体的性格特征、心理特质、品行道德、智力特点、价值观等的不同,导致学生各方面千差万别.面对多样化的教育个体,如果教师都用简单而笼统的表扬语来表扬学生,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那么肯定会无的放矢,效果不佳.比如,有个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成绩一向就不好,写《老师带我们去春游》一文时,由于老师事前指导详细、到位,这位学生相比以往的作文来,写得要好很多.结果这位老师为了鼓励他,说了一句:“啊,小昊,你将来一定是个当作家的料!”这样的夸张性表扬,让小昊觉得很别扭,感觉不真实,有虚假的成份,学生不能老师这儿得到正确而客观的评价.再比如,不管是谁,老师一看到学生有点小小进步,就竖起大拇指、亮起眼睛说“你真棒”,这类简单的表扬听多了,就会产生厌倦感、疲劳感,大大降低了表扬的功效.误区之三:表扬过度.表扬是教育教学中可或缺的手段,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起到很好的作用,它是学生的心灵催化剂.但凡事要有个度,并不是表扬越多越好.有些老师不能很好地把握分寸,什么事都容易做过了头.表扬多了,特别是司空见惯、唾手可得的表扬,就显得泛滥,毫无价值,降低了学生对表扬的敏感度和接受程度.学生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容易失去学习动力的激励作用.表扬过多,还会使有的学生过分依赖表扬,容易为表扬而做事,把表扬当作做事的目的,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年龄较小的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自身的评价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就会过分依赖于这种外部的认同,并被这些外部因素所控制.一旦缺乏,就会有某种与药物依赖相似的症状,出现动机匮乏、兴趣下降、目标丧失等的危机.表扬过多,还会使有的学生变得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听不得善意的批评.或者被批评了容易产生受挫感,伤及脆弱的自尊,像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雨.也因为他习惯了被表扬,一直被优越感、自豪感包围着,变得妄自尊大,骄傲自满,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不容易建立起正确客观的自我意识.误区之四:“赏识就不能批评”.在人们的理解中,一提到赏识教育,就和欣赏、赞赏、鼓励、表扬联系到一起,认为这些属于赏识教育体系的内容.但如果说赏识教育也包括批评,恐怕不太容易理解.也正是由于没有正确地理解赏识教育,所以,会出现“唯赏识”论,把赏识看成教育的法宝,无限夸大赏识的作用,以为赏识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样的认识是偏颇的,不完整的.传统的教育中,老师不重视对学生的赏识、对人格的尊重.自从赏识理念深入人心后,有的学校规定不准老师运用惩罚和批评.比如,不能严厉批评,不能适当惩罚,温和有余而严厉不足,而这样做的后果是,让个别学生肆无忌惮,目无尊长,不守纪律,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让老师威信扫地,尊严贬值,教育走向了另一极端.(一)不能把赏识理解为表扬.赏识不是表扬,但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表扬是用得最多的手段,却又是不易操作好、把握好的方法.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欣赏、赞赏,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而表扬是:对好人好事公开赞扬,即对行为的赞扬.通俗地讲,“赏”是欣赏,“识”是认同,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欣赏孩子,认同孩子.赏识其实就是一种心态,包括爱、理解、尊重、信任、认同、接纳、宽容、鼓励等等,而表扬是赏识的一种外化手段,一种具体的教育方式,说到底只是一种评价,基本是通过语言(也包括身体语言)来传达成人对孩子的态度.这是不同的概念.把赏识等同于表扬,是将赏识当作了一种手段.赏识的确可以用表扬这一方法来实现,但赏识决不是表扬.赏识包括表扬,它的外延也大于表扬,内涵也比表扬更丰富.表扬是赏识教育这颗大树上的分支.可以这么说,以赏识的心态巧妙地运用表扬的方式,来达到赏识学生的目的.如果说表扬是外显的,那么赏识就是内在的;表扬是单一的手段,赏识有丰富的内涵;表扬是对对方已有的东西的肯定,而赏识则更多地包含了对对方在今后发展中的期待.真正要做到赏识,仅有表扬还不够.还要有关爱,欣赏,从内心真正地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你的爱心,用宽容而不是挑剔的眼光去看学生,用欣赏而不是抱怨的态度去对待学生,以信任而不是怀疑的心理来相信学生可以变好.赏识就是无条件地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潜力,理解个性;就是有策略地激励,耐心宽容,友情提醒[1].赏识名师周弘说:家长应该用一种“花苞心态”去教育孩子,学会赏识孩子,善待他的缺点,孩子一定会像花苞一样开花结果.因而,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及时给予认可、肯定,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要在学生的缺点中发现优点,放大优点,通过赏识来淡化甚至消除学生身上的缺点,运用智慧把缺点转化为优点,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二)表扬要讲究技巧.表扬要有客观真实性,准确公正,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从你这儿真正得到肯定和认同,同时也体现出老师的真诚、真心;表扬要有丰富性,要注意语言的多样化,个性化,避免单一重复,多揣摩富于变化的、真正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表扬的最佳功效,才能增强学生自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表扬要有针对性和具体性,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当地进行有的放矢的表扬.有个叫伟涛的学生,成绩很糟,调皮捣蛋,经常欺负同学,尤其是上课不专心,坐不住,经常做小动作,捣乱.老师头疼,同学讨厌.罚站过,训诫过,家长请过,都没用,后来有个姓郑的老师改变了方式.那一节课是公开课,教室后面坐着几个听课老师.公开课上伟涛会收敛很多.但一样不专心听课,心思早飘到云霄天外,只是手脚不动罢了.郑老师抓住他在别人看来似乎在专心听课的时候,开始了他的计划:突然停下正在讲的课,兴奋地大声说:“我发现伟涛同学今天上课听得非常专心,从来没看到他这么认真听我的课,老师今天好高兴好自豪,原来我的课这么受听!”伟涛一听,一下子愣了,此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他的脸“刷”地红了.后来的时间里,课听得很认真了.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一上完课,郑老师把伟涛叫到办公室,趁热打铁地表扬:“伟涛,真的谢谢你!”“谢我?”他又愣了.“你想,今天是我的公开课,后面这么多老师在教室后面听我的课,你这节课很安静,真给我面子.又听得这么认真,让我觉得,我的课好受同学欢迎.你说,你不是给我长面子吗?我能不谢你吗?”伟涛的脸又红了.他知道自己并没有真的听课,但老师却这么相信他,不由得感动起来.觉得这位老师这么看得起他,又像朋友一样和他说话.打这以后,伟涛在他的课上听得最专心,爱上了这门学科,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三)批评要讲究策略其实,赏识教育也包括了批评、惩罚,批评惩罚属于赏识教育的内容.赏识教育从来不排斥批评,而是让批评更加有力;赏识教育从来不担心学生遭遇挫折,而是让孩子在挫折中更加奋发向上.学生做得好,自然要表扬他,要欣赏他;没做好,也要批评他,甚至惩罚他.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并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当老师真正在信任学生,从内心深处深爱学生、赏识学生,从为学生负责,帮助扶正去邪的角度来实施批评和惩罚的时候,学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配合惩罚.如果不尊重学生,即使他在学生面前说尽花言巧语,极尽“赏识”吹捧之能事,也不会赢得学生的感激和认同,更不用说惩罚会激起学生的反抗了.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做好孩子,只要你能让他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他好,是在帮助他成为真正的好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无论怎样惩罚,你都是爱他的.那么从这种意义上说,惩罚也会成为赏识的一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2]所以,批评和惩罚都是必须的.出发点同样是为了爱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让学生健康成长.如果表扬是糖,那么批评就是盐;有和风细雨,也要有一定的闪电雷鸣.总之,都归于一个“爱”字.因为,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但批评、惩罚也不等于体罚、棍棒教育,更不是心理虐待、歧视,伤及学生的自尊,打击学生的信心.批评、惩罚的出发点也是爱,本质更是爱.赏识教育需要批评,批评要讲究策略和方法.要针对不同的孩子的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脾性来批评学生.比如,对于爱面子的学生,可采用委婉的、不伤自尊的批评方式;对于性格内向敏感的学生,可以采用旁敲侧击的、暗示的、较温和的批评方式.要注意对事不对人,做到让接受批评者心服口服;对于承受能力较小的幼儿要采用先扬后抑或含蓄轻松的批评方式.有的也可以采用寓批评于表扬,明表扬实批评的方式,让学生到感到内疚,充满歉意,“唤醒他心中的好孩子,打碎他心中的坏孩子”(周弘语).要学会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中找到教育的契机,从缺点中找到闪光点.不伤学生的自尊,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以感激的心接受善意的批评.讲究方法的批评,才会使得教育方式艺术化、有温情、轻松易接受,取得良好的效果.总之,赏识教育是一门内涵丰富、科学的教育.教育者仅仅知道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有着赏识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用得好是利,用不好是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任何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就看教育者的教育智慧和艺术水平.要透彻理解赏识的概念,摸清赏识教育的本质,才能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直抵教育的真谛.

文章TAG:怎么进行赏识教育怎么  进行  赏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