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论文怎么写

选择一个方面,而且面越小越容易写的深入。一般老师会比较喜欢这样的格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在网站上搜索近三年的论文,来进行参考。一般学校会有论文库,可以在里面借鉴。然后变成你自己的语言。在你学校没有找到,别的学校也许会有。 实在不会 我可以帮你

化学论文怎么写

2,化学实验论文 开头 介绍实验 实验目的悬赏30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探究二氧化碳化学实验报告 一、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大试管、单孔橡皮塞、带胶皮的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附铁夹、矿泉水瓶 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碳酸钙) 实验步骤:1. 按照要求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 2. 将导管通入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 在试管中用药匙装入少量石灰石,并倒入适量稀盐酸,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4. .塞上橡皮塞,将导管通入集气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取出导管,用毛玻璃盖住瓶口,共收集两集气瓶及一矿泉水瓶二氧化碳; 5. 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实验原理: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烧杯、阶梯蜡烛 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1.用火柴引燃放在烧杯中的阶梯式蜡烛; 2.将集气瓶口的毛玻璃移开,顺着烧杯口将集气瓶倾斜,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杯。 实验现象:第一次实验时,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 第二次实验时,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现象分析:由于第一次从烧杯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第二次实验时从烧杯没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二氧化碳沉入烧杯底部,下方的蜡烛先熄灭。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实验论文 开头 介绍实验 实验目的悬赏30

3,化学论文怎么写

《咏石灰》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同学们!见过这首诗吗?如果见过,你又知道其中蕴涵的化学知识吗?也许你知道,也许你不知道。没关系,看了下文,你就会明白! 一、 开启化学之门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这些物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巨大的岩石逐渐风化变成泥土和沙砾;由于地壳变动而埋没在地下深处的古代树木变成了煤;铁器在潮湿的空气里逐渐生锈;等等。 人类为了生活和生产,在长期跟自然作斗争的过程里,积累了许多有关物质变化的知识。从而逐渐认识到,自然界里一切物质变化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和条件。掌握了物质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就能进一步控制物质变化的发生,以达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化学就是一门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它研究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随着变化发生的各种现象(例如发光、放热、发生气体等)。 二、 进入化学之门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能源消费的增长密切相关。常规性能源主要为化石燃料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提高这些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在进行这些技术的革新中,离不开化学知识,离不开化学工作者的努力。在开发新能源中,化学同样发挥着巨大的 优势,如核能和太阳能发电装置都离不开特殊材料的研制。 1. 实用的新能源——电池 铝-空气-海水为能源的新型电池是我国首创的,可用作水标志灯已研制成功。还有 特种电池,如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晶体硅和非晶体硅为材料制成的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这种电池的前景最为广阔,因为它没有污染,据预测到21世纪中期全世界的电力总耗量的20%~30%将由太阳能电池提供。主要用于航天领域的氢氧燃烧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化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碳电极等,电解质溶液一般为40%的KOH溶液。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 H2===2H 2H+2OH

化学论文怎么写

4,怎么写高一化学小论文

高一化学小论文 环保中的化学知识 环境污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陆地,大海同样不能幸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沿海每年发生赤潮的次数是上世纪80年代的3倍。接踵而来的赤潮,给海洋环境、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养殖业甚至人类健康和生命都带来危害。然而,用石灰治理赤潮,其后果令人担忧。 所谓“赤潮”,其实是漂浮在海面上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异常增殖的生成物。它并不仅限于红色,除红色以外有时还可能是蓝色或黑色,即“蓝潮”或“黑潮”,不过人们通常将其统称为“赤潮”。赤潮可以通过3种途径危害海洋生物:一是病毒的传播,这种情况就如同“禽流感”病毒的蔓延,可以使海洋生物受到侵害,大面积死亡,如果人类再食用这些摄入病毒的海洋生物也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二是赤潮在其生成和增殖过程中大量吸收海水中的氧,使海水缺氧而导致其他海洋生物的死亡;三是快速和大面积生成的赤潮可以将有些海洋生物的呼吸道堵塞,使其窒息而亡。因此,赤潮的发生必然会给海洋渔业和海洋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尤其是那些从事海洋水产养殖的企业或专业户,一旦赤潮袭来,就会把他们多年的资金投入和辛勤劳动在短时间内化为乌有。 面对这种无奈,有人终于在苦心探索后找到了防治的办法,即用石灰来对付随时可能袭来的赤潮。其操作说来也简单,只要发现海面上有赤潮生成并向养殖区域袭来,就立刻出动载有石灰的船只,在赤潮与养殖区域之间的海面上将石灰撒下。石灰遇水成为氢氧化钙,这是一种强碱性物质。别说赤潮,许多生命遇到它都会性命难保。这样,就在赤潮与养殖区之间形成了一条隔离带,养殖区内的水产养殖物也就可以躲过一劫了。 但是,这种办法让我想起上世纪60年代,英国在治理泰晤士河流域空气中二氧化硫污染时的教训。当时为了消除泰晤士河流域工业烟尘中的二氧化硫污染,英国采取了用石灰水即氢氧化钙来吸收二氧化硫的办法。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是硫酸钙与水,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自然是减少了,但是那些硫酸钙又排到了泰晤士河里,结果空气污染又变成了河流污染和水污染。后来,英国还是用系统工程的办法解决了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 因此,面对环境问题千万不可以简单地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海面上撒石灰固然可以将造成赤潮的各种生成物杀死,保住水产养殖物,但同时也污染了海水,还杀死了其它海洋生物;如果频繁地向海中撒石灰,这些石灰堆积在海底,将来带给我们的可能又是另一种灾难性的后果。我们还是应当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防止和减少污染物向大海排放,从而减少乃至避免赤潮的发生。这才是根本之策。

5,化学实验论文

科学小论文范文 鱼会说话吗? 您相信鱼会说话吗?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我想知道鱼是否会说话? 我家买了两条小金鱼,一条是全黑的,黑的叫乐乐,因为它很快乐。一条红白相间的名字叫欣欣,因为它懂得欣赏,很好玩吧!他俩生活在鱼缸里,这个鱼缸可“非比寻常”。里面有山、花、树、贝壳、彩色石头……。很美吧!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 9月23日凌晨五点左右,我正要去喂食,我看见这么一个现象,我把鱼食撒到鱼缸里,乐乐吃了一点就不吃了。 9月23 日傍晚5 点15分,我看见鱼缸里的贝壳反过来了,小欣欣看见了,好像以为它——这个小贝壳要死了,连忙游过去,用它的头去抵,抵了近三、四分钟,它就不抵了,它游到乐乐旁边,用自己的尾巴扫了扫乐乐,然后互相碰了一下头,乐乐和欣欣一起游过去,把那块贝壳一起弄回原样了,这一点证明了“团结力量大”。 通过两次的观察,让我知道了人类有人类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语言,动物也有自己王国的表达方式和交流,这也告诉了我们,如果你不团结,那么你将一无所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真伟大。同时,我们也要多观察,多发现,但是不能因为你在动物身上作试验,就伤害小动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 蚂蚁,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又有谁能真正地了解蚂蚁呢?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书上说,蚂蚁从蚁穴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沿途会留下一些气味,返回蚁穴。用触角相互碰一下,通知其他的蚂蚁。科学家曾经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个试验。科学家先确定一只蚂蚁,将他沿途到达目的地的地方用力擦干净。当这只蚂蚁返回时,在被擦去气味的地方突然间停了下来。原地边转圈边寻找着什么。从而得到蚂蚁是靠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我为了证实这个结论,我做了个试验。我首先准备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细小树枝,在树枝的一头放上一个诱饵——小糖果。我把这个装置放在一个蚁穴附近。不一会儿,有一只蚂蚁出来探路了。我把他引上木棍后,他到达了糖果的地方,仿佛在闻一闻、嗅一嗅。我趁此机会将木棍的中断部分截下一厘米的木棍。当这只蚂蚁返回的时候,就在被截去的地方左转右转,就是找不到回家的路。 过了一会儿,我又重复了上面的试验,蚂蚁仍然没有找到回家的路。 通过这两次实验,我终于知道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的秘密了。原来蚂蚁是根据气味来辨别方向的。 知道了蚂蚁的这一秘密后,我在想:是否我们可以制作一种蚂蚁报警器呢?当蚂蚁走到报警器附近时,报警器就能“闻”出蚂蚁的气味,然后发出鸣叫声,让我们知道蚂蚁跑到橱柜里了或其他地方 “同学们,蛋壳都带来了吗?”老师问。“带来了!”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为了今天的科学课,老师让我们带蛋壳来。带蛋壳做什么呢?是做不倒翁吗?我们都很好奇。 “今天,我们要用这两个半截蛋壳做一个小实验。做之前,请大家先猜猜,我用这枝铅笔朝着蛋壳垂直往下刺,是口朝上的蛋壳先破呢,还是口朝下的蛋壳先破?”“当然是口朝下的先破!”大多数同学都抢着回答。“口朝上的先破!”同桌偏要和大家作对。老师微笑着说:“那好,下面我们就来做做实验,看谁的答案才是正确的。” 老师叫了一名同学上讲台,让他用铅笔对准自己手上口朝上的蛋壳。老师一声令下,同学手一放,铅笔刺到了蛋壳上,蛋壳没有破。老师又让他试了几次,铅笔第三次刺下的时候,终于刺破了蛋壳。接着,老师又让他用铅笔刺口朝下的蛋壳。“一下、两下、三下……”我们一起数着;但那半个蛋壳就像穿了盔甲一样,被刺了十几下还是不破。 “耶!我猜对了!”同桌高兴得手舞足蹈。虽然我们都不服气,但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同样的两个半边蛋壳,用铅笔垂直去刺,的确是口朝上的比较容易破。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口朝上的蛋壳受力比较集中,而口朝下的蛋壳受力分散,所以就比较坚固。难怪建筑工地里的工人叔叔们都戴着口朝下的安全帽,原来就是这个道理啊!

6,写一篇化学小论文格式是怎样的呢参加学校的科技活动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可以去知网或者百度下一篇相关论文研究下,不是很难,重要是你做的东西的创新性。
如何写化学小论文 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中学化学教师怎样将素质教育具体落实到化学教学活动中去,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可操作性强而又行之有效的具体途径。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较详细地讨论了开展化学小论文活动与科学素质培养的关系,探讨了通过开展化学小论文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思路和方法。 科学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是中学自然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使人获得非生物本能的智慧、非与生俱来的灵魂。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质培养?本人在实践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小论文活动,以此来促进科学素质的培养,效果很好。 一、选题、议题––––丰富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培养科学素质的载体,也是科学素质的基础。应试教育使生动、系统的化学科学知识,几乎变成了呆板、机械的“解题知识”、“考试知识”。开展化学小论文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广泛多样。学生选择论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理解问题的过程,这对他们加深理解基础知识和增加课外知识,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学习《碱金属》一章时,我给学生布置了关于“碱金属燃烧与灭火”的论文题,学生兴趣甚浓。他们不仅讨论了钠、过氧化钠的性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还阅读了很多消防知识,对多种灭火器的原理和使用进行了了解,获得了丰富的课外知识。 二、自学、理解––––锻炼科学能力 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学习、获取已有科学知识的能力和研究、探索新科学知识的能力。前者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它是研究、探索能力的基础,也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学生在化学小论文活动中,既有阅读讨论、独立思考的自学过程,又有对自学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比较、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有时还要进行多种化学实验。这样,科学能力的培养就自然地贯穿于学生的主动活动之中。 为了写好有关“碱金属燃烧与灭火”的论文,很多学生不仅对相关的化学知识进行再学习、再理解,而且还自学了灭火剂、灭火器、消防与急救等多种课外知识;还有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向洒有na2o2粉未的棉花上通co2,导致棉花燃烧,以此证明na2o2与co2的反应既产生o2又大量放热,从而更全面地论证了“碱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论点。整个活动中学生表现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和主动精神,这对科学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是课堂教学难以代替的。 三、分析、论证––––训练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认识、研究自然所遵循的途径和运用的手段,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达到训练科学方法的目的,我在组织化学小论文活动时,引导学生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拟定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或分析、处理资料→发现规律、得出结论。自然科学方法论为学生的探索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的研究程序符合认知规律,并且在反复运用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数学方法以及综合抽象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科学方法的学习和训练。 仍以学生写“碱金属燃烧与灭火”的论文为例,有学生提出“干粉灭火器能否用于碱金属灭火”的问题,然后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弄清了常用干粉灭火剂的化学成分(nahco3)、nahco3的分解温度等相关问题,再经过分析、推理,找出了多个可能发生的、加剧燃烧的化学反应,从而得出了否定的结论。 四、联系社会––––增强科学意识 科学意识是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是科学素质的灵魂。 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普遍忽视科学的思想与价值,科学知识成为服务考试的工具,科学意识相当淡漠。 为了增强科学意识,我注意引导学生多选择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问题撰写小论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积极思考、对相关资料的广泛阅读,更多地了解自然科学追求进步的基本特征,更直观、更深刻地认识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所起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有助于科学世界观的形成,而科学的世界观是科学意识的首要因素;通过对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生存发展与人口控制等社会问题相关的化学问题的了解与思考,认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意识到技术的不当应用,也会给社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从而逐步形成用理智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应用化学知识、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意识。 在一次以“运河今昔话环保”为主题的小论文活动中,学生通过对东莞运河历史的调查和现状的观测,对技术应用的双重影响以及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都有了切身体会和较深刻的认识。 五、辩论、质疑––––培养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主要指兴趣、情感、意志、作风等非智力因素。科学品质既是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科学素质的形成和提高产生重要影响。 良好的科学品质,表现在科学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具有浓厚的参与兴趣、蓬勃的探索激情,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实事求是、探索求真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科学作风,勇于批判、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化学小论文涉及的问题,既与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有关,又难以在课堂知识中找到现成答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又促使他们在广泛收集资料、多次实验观测、反复辩论质疑的过程中,不断地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从而磨练了意志和作风。 为了写好“碱金属燃烧与灭火”的小论文,有的学生到多家图书馆借阅资料,除了有关的化学书籍,还阅读了《灭火剂》、《学生消防常识》、《消防知识二十讲》、《化学危险品消防与急救手册》等多种参考书。还有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次请教消防人员,实地参观消防器材,为撰写论文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组织他们开展交流、讨论、质疑,让不同的思路相互启发,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既促进了思维的严谨,又激活了想象的翅膀,同时还将影响扩散到全班,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学生最后写出的论文,既有严谨的推理论证,又有大胆的构思设想。如,有用沙灭火的简易方法;有在排除常见的多种灭火剂后,通过查阅文献提出的“金属火灾粉未灭火剂”、“金属火灾液体灭火剂––––三甲基硼氧六环”等专业方法;有的分析、论证了用液氮灭火的可行性;还有的提出了用太空材料制造“灭火被”去覆盖火源的“异想天开”而又不无科学根据的新颖设想。 实践证明,化学小论文活动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由课堂延伸到社会,为全面培养科学素质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

文章TAG:化学实验小论文怎么写化学  化学实验  实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