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九歌是以哪一日为起算点的

它以冬至日为起算点,每九天为一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

九九歌是以哪一日为起算点的

2,九九歌从哪个节气算起

冬季
从冬至那天算起!
冬至

九九歌从哪个节气算起

3,九九歌中的一九从那天算

公历:2014年12月22日星期一 农历:马年 冬月 初一日 四柱:甲午 丙子 丁卯 节气:冬至 一九第1天 距今:还有14天

九九歌中的一九从那天算

4,什么在我国古代叫做九九歌

乘法口诀在我国古代叫做乘法九九歌
又叫做数九民谣。有一个版本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冰河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但还有另外一个版本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冻死老狗;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卧阴地,九九八十一,庄稼老汉田中立。各地流行有所差别,用词也有区别。

5,三九四九冰上走里的九是怎么来的具体的时间又是怎么算

从冬至开始计算 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人说“冷在九、热在伏”,数九虽冷,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冷也冷得不一样: 黄河中下游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 九河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七九开河,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江南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古代的一种乐器,意指寒风吹得篱笆噼噼响声);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晚上寒冷象白鹤一样卷曲着身体睡眠);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袖担头担;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最冷的是三九、四九,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江苏则是“三九四九拾粪老汉满街游”,可见气温相差很大。 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23日之间 2007年冬至这个节气是从12月22日一直到2008年1月5日

6,怎样计算伏天夏九九歌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7,九九歌中的九是按哪一天开始算的九九歌中有多少少天啊

数九的计算是从冬至算起,每年的“一九”到“九九”,共计81天。九九歌,是根据冬至之后的一个周期所记录的规律歌。冬至开始第一轮前九天,被称为一九,第二轮也就是冬至的第18天。被统称为一九二九,所以出现了一九二九不出手的一句话。这才是进入寒冷的一开始,此时温度较低所以为了保暖通常人们都不把手漏出来。三九四九冰上走。此时已经进入寒冷时期一段时间了,大家都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九四九经历了半个月的寒冷,不仅表面上有冰,水下面也已经变成石冻了。此时冰面很坚固,可以承重,很多孩子就开始了滑冰要刷。还有部分地区甚至把车开进冰冻的河里面进行漂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春意慢慢流露过来。气温开始回暖,沉睡一冬的植物也开始慢慢苏醒。一切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样子,柳树是最着急的。它不甘落后,先开始发起了幼芽。紧接着便长出了绿油油的柳苗。又在柳树下面不经意之间抬头,会看到柳条。心里默默念想春天终于来了,调皮的孩子爬到树上摘柳条编帽子。这个季节最让人舒服。七九花开八九燕来,天气已经暖和了一段时间以后,花也开始慢慢开来。万紫千红总是春,百花争艳。飞去南方过冬的燕子们也飞回来了,准备在屋檐下搭自己的窝。看这阵势是要住一段时间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春暖开始耕地,可以种一些农作物。一年之计在于春,很多农民牵着自己的耕牛去耕地。造就了耕牛遍地走的景色,九九歌始于几百年前。现在想看到耕牛却不是很容易了,但是可以看到:九九加一九,拖拉机满地走。
从阴历节气的冬至那天开始算起。
九九歌 指数九民谣。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寒冷的程度不同,“九九歌”也因地而异。民间流传最广的“九九歌”是这样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冰河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首歌确切而科学地表达了“冬至”后81天中,气候由暖转寒,又由寒返暖的变化情况。  九九句 是我国古代学馆中流行的一种“数九”记日法。全句为:“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先在纸上写成空心字,每日填一笔,九天填完一字。句中九字,每字皆为九笔(风为繁体),日填一笔,全句填完则“数九”尽。  九九画 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有一种说法,相传文天祥被元兵押解到京时正值冬至日,狱中无法计时,他就在狱墙上画一株红梅,缀八十一朵花,每天涂抹一朵,又画一枝红梅,枝上九朵花,每朵九瓣,每天涂抹一瓣,涂完便百花盛开。还有一种更为普遍的说法,九九画出现于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的记载:“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日九九消寒图”。

文章TAG:九九歌怎么算得九九歌  怎么  算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