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最简化原则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最简化原则。它是税制本身的问题,所以又称税收的制度原则。费用最小化是指在征收既定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征纳费用降低到最低;确实最简化原则实际上也就是依法治税,有法可依的原则。
同问。。。

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最简化原则

2,为什么有效的税收筹划和税负最小化不同

税负最小化操作起来很简单,企业不经营,不产生收入,肯定税负最小化。但有效的税收筹划应该是利润 最大化,而不是税负最小化,不一样的。

为什么有效的税收筹划和税负最小化不同

3,请问怎样从财务的角度进行制造业工厂的管理

1、首先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即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包括收益最大化、经营风险最低化和税负最小化。2、明确财务管理内容,包括会计核算、货币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往来管理、资产管理、存货管理、报表管理、财务人事管理、财务统计、税收筹划、财务稽核、财务分析、财务监控、经营预算、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利润分配,以及票据管理和财务档案管理等3、凡是涉及钱财物及相关的每个人和每件事的前因后果都要进行财务管理,任何部门和人员,都没有权力擅自对钱财物进行管理,都必须主动与财务部门协调和沟通,都必须由财务部门或会同财务部门对钱财物进行规和管理。
很多的,你去开发区人才市场看下,每天都有招聘的。 工资待遇都不一样,但基本上都是五险一金,有的可能就没有一金了。工资的话每个厂的工作不一样,当然工资也不尽相同,所以不是很了解,具体可以面谈的。祝你好运

请问怎样从财务的角度进行制造业工厂的管理

4,为什么有效地税收筹划并不等于税负最小化有哪位专业人士帮忙解答一下啊

如果纳税人要追求税款最小化的话,那么对企业所得税的最好筹划就是使利润为零,因为此时就不用缴纳税款,税负达到了最低;对增值税最好是以购进价格出售,这样在增值额为零的情况下自然也不用缴纳增值税。但在现实生活中,企业是不会这样做的,毕竟税收只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项支出而已,没有必要为了使这项费用最小,而无视企业经营的真正目标,即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投资融资活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为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服务。因此,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须综合考虑市场因素和税收因素,做出的决策应该使得企业未来的税负相对最轻,经营效益相对最好,企业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扩展资料税收筹划的特征一是合法性。表示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业务,属逃税行为。征纳关系是税收的基本关系,税收法律是处理征纳关系的共同准绳。纳税义务人要依法缴税,税务机关也要依法征税,这是毫无疑义的。二是筹划性。表示事先的规划、设计、安排。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企业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流转税;收益实现或分配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交纳财产税,这就在客观上提供了纳税前事先做出筹划的可能性。三是目的性。表示要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选择低税负。低税负意味着低税收成本,意味着高资本回收率;另一层意思是滞延纳税时间。纳税期限的推后,结果都是税收支付的节约,即节税。四是综合性。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综合考虑规划以使客户整体税负水平降低。为客户进行税收筹划不能只以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纳税的唯一标准,应该着眼于实现客户的综合利益目标。另外,在进行一种税的税务规划时,还要考虑与之有关的其他税种的税负效应,进行整体规划,综合衡量,防止前轻后重。

5,一般纳税人税负问题

税负指的是增值税额/实际销售金额,其中增值税额是当月的实际销售税额-当月已认证已申报的进项税额,实际销售金额和实际销售税额都是金税卡上的资料。8007785.59*0.17=1361323.55,不等于137323.55,金税卡上的实际销售金额与实际销售税额应该是正确的,你单位的税额为622248.64,实际销售金额为8007785.59,用622248.64除以8007785.59,得7.77%,即税负为7.77%,而不是7.89%. (实际销售金额-认证的发票不含税金额)*17%/实际销售金额=7.78%,从这个公式得出需认证的发票不含金额=实际销售金额*(1-7.78%/17%) 反之,若已知进项发票的不含税金额,求当月应开多少销售发票,则实际销售金额=已知进项发票的不含税金额/(1-7.78%/17%) 当然,实际销售金额是指不含税的金额,认证的发票不含金额有了,乘以1.17就可以得出需认证的含税发票金额了。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要达到税负较低水平,关键是对购进的各类商品、办公用品、固定资产等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精打细算,能取得的进项全部取得。同时,尽量合理开支,做到依法、有据,账目清楚核算正确,计提准确,使之没有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这样就不至于多缴企业所得税。从而实现增值税利润的最大化和应缴所得税的最小化,税负自然就降下来了。 在增值税进项大于销项的情况下,没有缴纳的增值税,就不用计提并缴纳城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因为此税费都是以已缴增值税额为计税依据的。没有缴纳增值税,自然无法计算这两税费。 如果连续几个月都进项大于销项,就要注意。此情况税务部门会通过纳税评估的方法来全面了解和衡量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因此,最好自行控制一下进项税额,不要形成零、负申报比较好。这样会减少许多麻烦的。

6,为什么有效的税收筹划和税负最小化不同

税收仅仅是众多经营成本中的一种。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所有成本,要实施某些税收筹划方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商业重组成本。在交易成本高昂的社会里,税负最小化策略的实施可能会因非税因素而引发大量成本。例如,预期雇主的税率下一期会上升,而雇员的税率保持不变,雇主将雇员的报酬递延到下一期支付能够节约雇主的税收支出。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公司破产,雇员将处于无法获得支付的风险之下。雇员可能据此要求一个额外的报酬,以补偿其额外承担的风险。因此,税负最小化策略可能并不尽如人意。企业税收筹划的目的是减轻税收负担。但是,税收负担的减轻是以企业整体收益增长为前提的,税收负担的减轻并不等于企业总体利益最大化,也就是纳税最少的方案并不一定是财务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只从税收角度考虑,还应结合自身业务的发展,以利润不断增长为最终目标。扩展资料税收筹划的方向1、用足税收优惠政策新税法的颁布实施将减免税的权力收归国务院,避免了减免税过多过乱的现象。同时,税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该加强这方面优惠政策的研究,力争经过收入调整使企业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避税,壮大企业实力。同时,现在全国各地经济开发区如雨后春笋,他们开出的招商引资条件十分诱人,大多均以减免若干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各种费用等等条件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如果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或受鼓励产业,如此优惠的条件当然成为企业规避税收的优先考虑因素之一。2、定价转移转移定价法是企业避税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关联的企业双方为了分摊利润或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和买卖过程中,不是按照市场公平价格,而是根据企业间的共同利益而进行产品定价的方法。采用这种定价方法产品的转让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市场公平价格,以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转移定价的避税原则,一般适用于税率有差异的相关联企业。通过转移定价,使税率高的企业部分利润转移到税率低的企业,最终减少两家企业的纳税总额。3、分摊费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按一定的方法摊入成本。费用分摊就是指企业在保证费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从账目找到平衡,使费用摊入成本时尽可能地最大摊入,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避税。4、通过名义筹资避税这一原则就是利用一定的筹资技术,使得企业达到最高的利润水平和最轻低的税负水平。

7,如何理解税收筹划可以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它的实施需要什么条件

一、市场法人主体实施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  税收筹划作为市场法人主体所制定的一项法律所允许的使其税收负担最小化的计划,它确实能给市场法人主体带来额外的税收收益。市场法人主体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也有进行税收筹划的强烈愿望。然而,市场法人主体具有税收筹划愿望,并不意味着成功地实施了税收筹划。市场法人主体成功地实施税收筹划,需要具备以下特定的条件:  (一)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  市场法人主体进行的税收筹划是以合法为前提的,选择少缴或免缴税款的行为,因而必须了解并熟练掌握税法规定。如果市场法人主体不了解税法的规定而企图运用税收筹划策略,无异于缘木求鱼。况且,税法规定的内容相当复杂又经常修正,而市场法人主体自身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市场法人主体要有效地运用税收筹划策略,既要了解掌握税法,而且要研究税法。市场法人主体除对税法熟练掌握,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外,还要具备投资、生产、销售、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懂得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非法的,以及合法与非法的临界点,在总体上确保自己的税收筹划行为的合法性。  应该指出,与其他法律法规相比,税法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应知晓税法的适用性,在法律效力的判定上,有哪些特有的原则。  (1)层次高的法律优先于层次低的法律。各国税法的立法权不尽相同,但一般应分层次(根据财权、事权划分)立法,我国税法的立法层次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在实际执行时,应该遵循层次高的法律优先于层次低的法律的原则。  (2)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同一层次或同一纳税事项,如果普通法与特别法均有规范时,应优先使用特别法。一般而言,特别法的规定较普通法对纳税人有利,但也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效果相反。有的国家为此规定,纳税人可以从中选择认为有利的法律规定。  (3)国际法优先于国内法。当两种法律都适用时,可遵循国际法优先于国内法的原则。  (4)后法优先于前法。同一纳税事项,若修改后的税法较修改前的税法更为有利时,纳税人可以选择更有利的后法,否则可以仍用前法。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当新法执行之日,旧法会同时停用。  (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在一个纳税年度,程序法应按最新规定执行,而实体法则执行起始年份的法律。  (二)具备相当的收入规模  市场法人主体掌握了相当的法律知识,具有从事税收筹划的能力,还要看市场法人主体的纳税复杂状况。而纳税复杂与否又取决于市场法人主体的经营规模与收入规模。若一个摆摊设点的小摊贩,他只需缴纳一种或两种很简单的税,就根本用不着搞什么税收筹划。而一个集团公司,下辖若干的分公司,经营着多种多样的商品,从事几个行业的生产,每年上缴税种数量多,税款数额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考虑实施税收筹划。总之,市场法人主体实施税收筹划,需要具备一定的经营规模和收入规模,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税收筹划需要有专门人员操作并支付必要费用。如果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税收筹划可能发挥作用的空间就小,实施税收筹划的费用大于税收筹划的收益,这种税收筹划就应该放弃。
一、市场法人主体实施税收筹划的前提条件   税收筹划作为市场法人主体所制定的一项法律所允许的使其税收负担最小化的计划,它确实能给市场法人主体带来额外的税收收益。市场法人主体出于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也有进行税收筹划的强烈愿望。然而,市场法人主体具有税收筹划愿望,并不意味着成功地实施了税收筹划。市场法人主体成功地实施税收筹划,需要具备以下特定的条件:

8,税收筹划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一)收集税收筹划必需的信息 1、企业涉税情况与需求分析。不同企业的基本情况及纳税要求有所不同,在实施税收筹划活动时,首先要了解企业以下基本情况:企业组织形式、筹划主体的意图、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投资意向、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企业的需求和目标等等。其中,筹划主体的意图是税收筹划中最根本的部分,是税收筹划活动的出发点。 2、企业相关税收政策与环境分析。全面了解与企业相关的行业、部门税收政策,理解和掌握国家税收政策及精神,争取税务机关的帮助与合作,这对于成功实施税收筹划尤为重要。有条件的,建立企业税收信息资源库,以备使用。同时,企业必须了解政府的相关涉税行为,就政府对税收筹划方案可能的行为反应做出合理的预期,以增强筹划成功的可能性。 3、确定税收筹划的具体目标。税收筹划其最终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对上面已经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后,便可以确定税收筹划的各个具体目标,并以此为基准来设计税收筹划方案。税收筹划具体目标主要有:实现税负最小化;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最大化;实现纳税风险最小化。 (二)设计备选的税收筹划方案 在掌握相关信息和确立目标之后,税收筹划的决策者可以着手设计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案。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涉税问题进行认定,即涉税项目的性质,涉及哪些税种等;其次,对涉税问题进行分析,即涉税项目的发展态势,引发后果,税收筹划空间大小,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最后,设计多种备选方案,即针对涉税问题,设计若干可选方案,包括涉及的经营活动、财务运作和会计处理确定配套方案。 (三)分析、评价各个备选方案,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税收筹划方案是多种筹划技术的组合运用,同时需要考虑风险因素。方案列示以后,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主要包括:一是合法性分析:税收筹划的首要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对设计的方案首先要进行合法性分析,规避法律风险;二是可行性分析:税收筹划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企业必须对方案的可行性做出评估,这种评估包括实施时间的选择,人员素质以及未来的趋势预测;三是目标分析:每种设计方案都会产生不同的纳税结果,这种纳税结果是否符合企业既定的目标,是筹划方案选择的基本依据。对多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估后,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四)实施该税收筹划方案 税收筹划方案选定之后,经管理部门批准,即进入实施阶段。企业应当按照选定的税收筹划方案,对自己的纳税人身份、组织形式、注册地点、所从事的产业、经济活动以及会计处理等做出相应的处理或改变,同时记录筹划方案的收益。 (五)对该税收筹划方案进行监控、评估和改进 在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及时监控出现的问题。再运用信息反馈制度,对筹划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考核其经济效益与最终结果是否实现税收筹划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因为执行偏差、环境改变或者由于原有方案的设计存在缺陷,从而与预期结果产生差异,这些差异要及时反馈给税收筹划的决策者,并对方案进行改进。
(1)合法性:这是区别于偷税、避税的最显著特征。其一,于企业,其行为不仅在形式上合法,在实质上也顺应了政府的立法意图;其二,于税务机关,应该依法征税,保护和鼓励税务筹划。 (2)事先性: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具有滞后性。税务筹划是在企业的纳税义务尚未发生之前,对将可能面临的税收待遇所做的一种策划与安排。若是在纳税义务已经发生且应纳税额已确定之后,再做所谓的筹划,那就不是税务筹划,而只是偷税或避税了。 (3)时效性:我国税制建设还很不完善,税收政策变化快。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预测并随时掌握会计、税务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因时制宜,制定或修改相应的纳税策略。否则,政策变化后的溯及力很可能使预定的纳税策略失去原有的效用,“变质”为避税甚至偷税,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在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一)选择低税负方案 即在多种纳税方案中选择税负低的方案,也就意味着选择低的税收成本; (二)滞延纳税时间 纳税期的滞延,相当于企业在滞延期内得到一笔与滞延税款相等的政府无息贷款。

9,忙果财税如何给一般纳税人合理避税方法企业如何节税减税

一)收集税收筹划必需的信息1、企业涉税情况与需求分析。不同企业的基本情况及纳税要求有所不同,在实施税收筹划活动时,首先要了解企业以下基本情况:企业组织形式、筹划主体的意图、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投资意向、管理层对风险的态度、企业的需求和目标等等。其中,筹划主体的意图是税收筹划中最根本的部分,是税收筹划活动的出发点。2、企业相关税收政策与环境分析。全面了解与企业相关的行业、部门税收政策,理解和掌握国家税收政策及精神,争取税务机关的帮助与合作,这对于成功实施税收筹划尤为重要。有条件的,建立企业税收信息资源库,以备使用。同时,企业必须了解政府的相关涉税行为,就政府对税收筹划方案可能的行为反应做出合理的预期,以增强筹划成功的可能性。3、确定税收筹划的具体目标。税收筹划其最终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对上面已经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后,便可以确定税收筹划的各个具体目标,并以此为基准来设计税收筹划方案。税收筹划具体目标主要有:实现税负最小化;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最大化;实现纳税风险最小化。(二)设计备选的税收筹划方案在掌握相关信息和确立目标之后,税收筹划的决策者可以着手设计税收筹划的具体方案。税收筹划方案的设计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涉税问题进行认定,即涉税项目的性质,涉及哪些税种等;其次,对涉税问题进行分析,即涉税项目的发展态势,引发后果,税收筹划空间大小,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最后,设计多种备选方案,即针对涉税问题,设计若干可选方案,包括涉及的经营活动、财务运作和会计处理确定配套方案。(三)分析、评价各个备选方案,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税收筹划方案是多种筹划技术的组合运用,同时需要考虑风险因素。方案列示以后,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主要包括:一是合法性分析:税收筹划的首要原则是合法性原则,对设计的方案首先要进行合法性分析,规避法律风险;二是可行性分析:税收筹划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企业必须对方案的可行性做出评估,这种评估包括实施时间的选择,人员素质以及未来的趋势预测;三是目标分析:每种设计方案都会产生不同的纳税结果,这种纳税结果是否符合企业既定的目标,是筹划方案选择的基本依据。对多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估后,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四)实施该税收筹划方案税收筹划方案选定之后,经管理部门批准,即进入实施阶段。企业应当按照选定的税收筹划方案,对自己的纳税人身份、组织形式、注册地点、所从事的产业、经济活动以及会计处理等做出相应的处理或改变,同时记录筹划方案的收益。(五)对该税收筹划方案进行监控、评估和改进在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及时监控出现的问题。再运用信息反馈制度,对筹划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考核其经济效益与最终结果是否实现税收筹划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因为执行偏差、环境改变或者由于原有方案的设计存在缺陷,从而与预期结果产生差异,这些差异要及时反馈给税收筹划的决策者,并对方案进行改进。
节税网123的灵活用工方式 ,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的投入,降低了用工过程中的风险。 通过业务流外包,由节税网123管理中心分配业务给用工人员。企业管理中心采取灵活用工方式分配任务给用工人员,也将税负大幅度降低,企业也无需为用工人员上社保。企业通过在节税网123威客平台发布内容,零散用工人员接任务,达成交易并线下完成任务。公司和零散用工人员线上达成合作,用工人员直接为公司服务降低了税负.
忙果财税如何给一般纳税人合理避税方法,企业如何节税减税,这里不能回答,否则会按广告处理。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1、利用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正常来合理的避税:国家是有一些基本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实现新公司一般纳税人合理避税。2、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合理避税:避税的时候设立个人独资企业是一张很好的避税方案,这种基本的避税方法有很好的避税效果的。因此,新公司一般纳税人在避税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去设立个人独资企业。3、通过法律的基本漏洞来合理的避税:法律对纳税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但是也是会有一些基本的漏洞的,通过基本的漏洞是可以合理的避税的。所以,对于新公司一般纳税人来说,在避税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去通过相关的法律漏洞来合理避税,这种方式的避税效果也是相当好的,所以在避税的时候使用这种方法是很靠谱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0,一般纳税人企业税负怎么理解

就是已交的税收与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的比例。
无论是新办企业,还是老企业扩大规模,经常会遇到选择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的问题。选择不好,对税负有较大影响。增值税有两类纳税人,一类是一般纳税人,另一类是小规模纳税人。前者要同时达到销售额符合标准和会计核算健全这两个条件,后者无需受此限制。作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实务中,是当一般纳税人好呢还是做小规模纳税人好呢? 首先,要认识税负平衡点。现行增值税政策告诉我们:小规模工业企业(含修理修配)的征收率为6%,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为4%。而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会因各个具体企业购销情况之不同而相异,有的高于6%或4%,有的也许等于或低于6%或4%。在什么条件下,一般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会等于6%或4%呢?这需要抛开千差万别的各个具体的一般纳税人实际情况,纯粹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和论证。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通用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公式中的销项税额,它等于货物的销售额与税率之乘积;进项税额,一般来讲,其主要的部分是货物的购进额与税率之乘积(至于支付运费扣税问题,因其数量小,权且不作考虑)。于是,在该商品进销两个环节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应纳税额=(销售额-购进额)×税率。 货物的购进额又怎么确定呢?由于是纯理论分析,所以我们就假设所有购进的货物全部都销售出去了,这时,购进额应当同销售成本相一致(其他费用权且不作考虑)。公式为:商业应纳税额=(销售额-商品销售成本)×税率=商品销售毛利×税率。 用公式两边同时除以销售额,就可得到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理论税负率:商业税负率=毛利率×税率。 例1:a商业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100元货物,同时支付进项税17元(如不作特别说明,税率都取17%。下同),不含税售价150元,全部出售,同时收取销项税25.50元,应纳税额为8.50元,税负率为5.67%。若直接用毛利率计算,毛利率为33.33%,税负率也为5.67%。现在,由于小规模 商业企业的税负率为4%,可求出其毛利率=4%÷17%=23.53%。这就是说,当商业经营中的毛利率达到23.53%时,商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率跟小规模商业企业征收率相等。因此,两类商业增值税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平衡点就是毛利率为23.53%。实际运用时,还需将其换算成含税税负平衡点,即:23.53%÷(1+4%)=22.63%。 而工业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商品销售成本如果换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即使加工出来的产品全部都卖出去了,销售成本也只能等于全部制造成本,而并不等于制造产品中的货物购进额。因为,工业产品的制造成本中,除了包含有外购原材料等货物的购进额外,还包括有工人的工资和车间经费(含折旧费等)这些不发生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加工增值部分。现在,我们不妨把这些加工增值部分占产品制造成本的百分比叫做加工增值率,并假设所有外购的原材料等外购货物全部都制造出了产成品,而制造出来的产成品又全部都销售掉了。 这样,工业生产中发生的货物购进额与制造产品所耗用的货物购进额就完全相等了,它可以通过加工增值率从产品销售成本中折算出来。即:购进额=产品销售成本×(1-加工增值率);购进额=(销售额-销售毛利)×(1-加工增值率);工业应纳税额=销售额-(销售额-销售毛利)×(1-加工增值率)×税率;工业税负率=1-(1-销售毛利率)×(1-加工增值率)×税率。 例2:b工业企业为一般纳税人,购进100元材料,同时支付进项税17元,此材料全部投入加工后生产成本为120元,所产产品又全部卖出,不含税售价150元,同时收取销项税25.50元,则其税负率应与前述的a商业一般纳税人计算的一样,即5.67%。再直接代入工业税负率公式:销售毛利率=(150-12 0)÷150×100%=20%;加工增值率=(120-100)÷120×100%=16.67%,税负率=1-(1-20%)×(1-16.67%)×17%=5.67%。因为小规模工业企业的征收率为6%,并将其换算成含税税负率,即6%÷(1+6%)=5.66%,则可利用数学中的等式变形方法而求出两类工业增值税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平衡点公式为:(1-销售毛利率)×(1-加工增值率)=66.71%。实务上,在具体运用公式时,各地可由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或使用者个人的职业经验对各类产品加工增值率搞一些参数标准,例如湖北省十堰市的分类产品加工增值率参数为:机械工业25%、化学工业20%、纺织工业18%等。而有了这些标准参数,工业税负平衡点——销售毛利率,就可计算出来了。 其次,要用好税负平衡点。当你所办的是商业企业时,你可以通过市场调查与分析,或根据本企业以往年度的经营实际情况,或参照同类商业企业销售状况,测算出本企业当年商品销售毛利率,该率如果高于22.63%,那么做一般纳税人,其税负率会高于4%;而做小规模纳税人,其税负率会低于4%。换句话说,如果你测算出的本企业商品销售毛利率低于22.63%时,能够争取加入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行列是可以节税的。 例3:c商业企业2001年商品销售收入170万元,毛利率18%,若按一般纳税人计税,其税负率为:18%×17%=3.06%,这比小规模商业企业的含税税负率3.85%(即4%÷104%)降了0.79%,可节约税款支出为:170×0.79%=1.343(万元)。c企业明白这笔节税账后,就应当对照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的两个标准去努力,即一要把销售额搞上去,以达到180万元关口;二要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创造这两个条件后,就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合理合法地降低自己的税负。 当你所办的是工业企业时,可先根据自身的产品类别,确定出该产品的加工增值率,求出该产品的税负平衡点,接着再测算你这个企业实际的销售毛利率,它如果大于税负平衡点时,要想降低税负,就不要去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当然,按规定必须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除外)。反之,就应当争取加入一般纳税人行列以降低税负。 例4:d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某化工产品,根据本企业以往年度的成本核算资料,并考虑未来生产情况,估计该化工产品加工增值率为21%,则计算出税负平衡点为15.57%。若该企业2001年度的实际产品销售毛利率为28%,则计算出的税负率为7.33%,这比小规模工业企业5.66%的含税税负率高出1.67%,假设d企业该年度产品销售收入为90万元,此时,企业如不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就可节约税款支出为:90×1.67%=1.503(万元)。 最后,不要顾此失彼。在上述c、d两企业的筹划示例中,没有考虑企业销货中需要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如果片面要求降低税负而不愿当一般纳税人,很可能产生因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而影响企业销售额的负作用。因此,在纳税人类别选择的筹划中,决策者应当尽可能地把降低税负同不影响销售结合在一起综合考虑,尽量做到扬长避短,切莫因小失大

文章TAG:税负最小化税负  最小  最小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