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怎么写教学日志

记录每天的教学情况,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可以细化到进度情况。

请问怎么写教学日志

2,谁知道日记怎么写教教我

日 记 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的所说、所见、所闻、所感、所为,坚持选择其中最有意义的记录下来。日记是生活的记录,可以伴随着写日记人的成长。 日记有日记的写法,不同的日记有不同的要求,日记的种类挺多。有生活日记,它的特点是可以不分项目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思考,一般在睡前写。这类日记以第一人称来写,内容以当天的事情为主,所写的是由“我”所见和所思贯穿起来,写作自由,可以记叙,可以议论,选材可大可小,形式和内容都可随意不拘一格,舒展自如,这是一般的日记。 还有一些专项日记,如“夏令营日记”、“观察星球日记”、“实验日记”……。这种日记往往要分项记录,以便比较和分析。 写日记的好处很多,它首先是生活成长的足迹。便于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思想觉悟的提高;它可以锻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培养思考的习惯;可以帮助积累素材。文采生动的日记可以锻炼写作能力,还能帮助唤起回忆,许多作家成名都得益于日记。 鲁迅、叶圣陶等人都有日记出版,他们的日记还成为研究他们成功道路的重要依据和解读他们作品的钥匙,具有文献的价值。 写日记虽无固定的格式,但也有一定的写法,首先必须有年、月、日、星期。应该有相关的记录如天气、节令及节日的名称。正文从第二行空格开始写,正文是日记的主体。 写日记贵在坚持,要安排时间,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 写了日记要经常翻阅,使日记成为自己的好朋友。

谁知道日记怎么写教教我

3,课堂教学日记三百字左右

今天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登山,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出发了。   到了山脚下,停步仰望,满山都是绿色,郁郁葱葱的树木满山坡都是,天气有点热,真想马上就到山顶,在茂密的树荫下乘凉。   开始登山了,我们顺着山路吃力的走着,到了半山腰,我就觉得很累,就想打堂鼓了。爸爸说:“别灰心,只要有毅力,不怕艰险就能克服困难!”听了爸爸的话,我想:爸爸说得对,我一定要登上山顶,去领略顶峰的美丽讽光!于是,我就站起来,向着山顶攀去。妈妈说:“当心啊!”我说:“没关系,我没事。”说完又向山顶登去。山越来越险,我的手被荆棘刺破了,我顾不得这些,一个劲地往上爬。   最后,我终于和爸爸妈妈登上了山顶。我虽然气喘吁吁,但仍然满心欢喜,爸爸妈妈也非常高兴,站在峰顶往下看,房子像火柴盒,大人像蚂蚁,真是别有一番风景。清风吹过我的脸,花儿也弯了腰,真舒服,因为是春天,小草绿油油的,花儿也更加迷人,好像在祝贺我不怕困难,登上了山顶。   通过这次登山,我想:学习也是和登山一样,只要努力向上登攀,不畏劳苦,克服困难才能领略到“顶峰”的无限风光。码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数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增加、坚持、调节等作用。因此,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课堂教学日记三百字左右

4,怎么写日记

教师专业日记的简要描述 1、 什么是教师的专业日记? 是教师追寻教育理想,进行富有个性的教育研究的方式,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寻找有“意义”的细节,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而构筑专业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历程。 2、 专业日记与个人日记的区别? 个人日记是记录个人日常生活及情感发展有关经历和事件,专业日记则是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反思个人成长的经验和教训,记录其中事情、过程和体验。个人日记具有隐私性,专业日记还可以供同事参考,使之成为专业工作者思想交流及学术反思的工具与渠道。 3、 专业日记与课后记的区别? 一是专业日记是教师对教学实践活动各方面的反思。所记载的内容与题材都比较灵活广泛;课后记则侧重于对一堂课和一篇课文的反思,内容与范围比较集中。二是专业日记可以跳出教师个人视野,虽然最终还是着眼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但它并不强调亲历性,可以是对自身的教学感悟和想象,或者是对他人教学实践的观摩;教学后记是对自己教学预案和课堂实施的反思、追溯和记录,强调亲历性和独特性。三是专业日记是对教育实践全方面的反思(包括追溯性反思、情景性反思和期待性反思),后记则着眼于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与分析。 4、 专业日记的类型有哪些? 一种是叙事型,即客观记录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有关经历与事件;另一种是评述型,在叙事的基础上,对事件和经历进行诠释、批判反思,以寻找更加完善的教学思路与方案。 5、 专业日记的功能有哪些? 一是有助于强化自己的专业意识。教师职业意识的形成是职业生涯的开端,贯穿教育旅程的始终。因为教育实践在许多情况下是一种无意识的假定和教学行为,有时,连自己也不“知情”,这时就需要专业日记,“让那些无意识的行为在思想的清醒的聚集下变得明朗起来”,日记寄托着教育者的教育理想、抱负和期待。二是有助于塑造自我。教师的自我反思意识是否强烈是衡量一个教师是教书匠还是“教育家”的重要指标。此外,他人的经验能否成为自己的经验,也需要看它是否适合自我的风格特点,自我到底有哪些特点呢?(如性格、气质和能力,还有教学风格),这都需要通过专业日记中的自我反思、对话,了解自我,塑造自我,越来越真实而深刻的认识了解自己。三是有助于提炼和扩充经验,提高教育实践水平。教师在实践中的许多“神来之笔”与实践之外的殚心竭虑和始终如一的反复琢磨是不可分割的。四是有助于教师的共同发展。如何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能离开学术共同体。否则,不仅失去了与别人交流和对话的机会,也会变得孤陋寡闻,某些写文章寄到外地的同志,他也是在寻找自己的对话交流伙伴,但他的共同体却显得比较弱,因此他的发展需要付出得更多。 6、 写专业日记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是作为教育实践的反思和结果,专业日记的写作需要理论的参与和滋养,否则是低层次的盲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多读相关的理论书籍。二是教学反思是从多角度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考问和审查。反思没有终结,其本质体现在我们总是处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一两次反思达到专业发展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三是教学反思的价值在于付诸于实践,因此,专业日记需要和改变世界联系起来,即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 初写时,基本是单纯的记事 渐渐熟练后就应该学会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得生动,让看的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然后要学会对所见之事发表自己的评论或看法,最好不是人云亦云的那种 更高的境界就是将自己的情感渗入其中并能左右读者的情感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日记,只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能看得明白就好了 好处嘛,我个人觉得就是为了给日后留下个回忆,况且有时心情不好却不想和别人倾诉,写到日记上也是一种宣泄 另外有个迷信的说法是写日记能够提升自己的运气

5,怎样教学作文

怎样教学作文 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后面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轻指导、重讲评   作文指导课的时间在十五到二十分钟以内为佳。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淡化学生的作文意识,不宜在写法上给学生过多的限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拓宽作文的思路。   1.淡化作文意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给他们太多限制,作文的中心意思怎样定,该选什么材,甚至于写几段,每一段写什么等,这样的圈圈一划,就像给学生穿上了“紧身衣”,到写的时候难以伸展拳脚。还有的教师,一到写作文就给学生制造紧张的空气,给作文批上神秘的外衣。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们说话时还对答如流,一到写作文时就不知道写什么,作文的畏难情绪严重。   2.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小学生年龄小,观察事物少,了解社会少,生活体验少。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选材单一。他们不善于捕捉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在作文指导课中,只要有一个同学说出一件事,其他同学也照葫芦画瓢,“随风跑”。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在作文指导之前,要精心备好课,熟悉学生的生活,心中装有方方面面的不同材料,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才能因势利导。如在指导《我熟悉的一个人》时,我引导学生,可以从家里、学校里、上学放学路上、外出游玩的地方等不同地点去考虑;可以从亲人、亲戚、朋友、邻居、小伙伴、同学、老师等不同的关系去考虑;可以从接触的时间长远去考虑;还可以从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品质特点等去考虑,是写一个爱国的人,还是写一个热心社区工作的人等。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这些提示如同“自助餐”摆在学生的面前,任其挑选,学生的写作思路自然就宽了,就不会为写什么而发愁了。
如何写好作文?以下是我的一点体会,供你参考。低年级的孩子,开始多看同步作文,可以进行仿写。锻炼孩子讲故事,对写作很有裨益。高年级的孩子。一定要勤练笔。1、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写你的所见、所闻;写你的亲身体会;写出你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2、写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之事。但面对当今的应试教育,你不妨学会一些技巧。比如,平时多背一些好的段落、好的开头及结尾。以备考试用之。3、多读书,用心读,学会借鉴。好的文章、好词、好句,学会积累。4、确立新颖、独特的文章标题。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坚持写日记,既能练笔,又积累了素材。6、学会引用名人名言,引用仙人的诗词歌赋,使你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7、好词好句的用法,好词好句用在文章中,能给你的文章增添色彩,并使文章得以升华。但要恰到好处,不宜过多,过多会显得华而不实。8、学会套用,即变通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9、接近大自然,节假期走出去,见多才能识广。10、接近大自然还能使您收集的素材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资料:原创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祝你学习进步!
一、 范文引路,读写结合 教材是最好的范文。在教学中,,我注意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完成对篇章的分析,将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落实到实处。通过阅读训练让学生领悟“怎么写”的方法,然后将学生在阅读中学得的语言规律和写作知识用到习作中,这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写作在模仿中创新,在借鉴中求已。实际操作中,我还以课文为载体,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读写结合点进行片段练习的迁移,然后在作文中拓展。 二、 注重观察,发挥想象 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让学生通过有目的地观察,才会对那些平时不留心的事物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产生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将会为习作提供实实在在的素材和内容。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契机,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多一些来自内心的想象力,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质,引发学生作文动机,激发创造欲。具体做法是:一是通过学生看图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一幅图时,就能想象出图中的背景、人物、动作、心理、故事情节。二是把看图作文的观察方式引向社会、自然,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社会的真善美丑。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才能情动于衷而发乎其外,写出的作文才既有生活内容,又有真情实感,做到情文并茂。 三、教师批改,发挥主体 1.学生自改,激励积累。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都会发现,虽然我们反复强调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并不大,能学以致用的就更不多。追其缘由,主要是学生没有认识和真正感受到积累词汇对他们作文所带来的帮助。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影响行为。”针对这一点,我一改“学生写老师改”的传统批改模式,在写作时,让学生用红笔圈划出自己作文中用得好的词句,再根据好词好句的多少由自己打“积累分”。一个好词的运用加1分,一个好句的出现规定加2分。这样做,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了,稍一努力他们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高了,一股“积累竞争风”在班上形成了。 2.同学互改,取长补短。让同学们互相修改也是一种很好的修改方法。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适当提出批改要求,循序渐进,让学生或在小组内进行互换,或以组为单位与其他合作小组交换。这样相互交换的批改模式刺激了学生思考,令学生有被“确认”被“接受”和被“欣赏”的感受,而这种被认同和赞赏的感受会转化成一种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写好作文。 3.教师评改,促进发展。一篇文章,经历了以上两个环节的批改后,学生对作文的要求已经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时老师再进行整体评议,就能事半功倍了。在评改过程中,我不仅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留下言语评价,而且还画上一个大拇指或几颗星。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评价形式可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的肯定,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之所载者实质,而文之所成者方术也。”只要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想、去做,并指导他们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想、如何做,这样不断观察,不断积累,作文才会有取之不尽的内容。

6,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

习作水平的高低就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可谈文色变的学生大有人在,老师往往也会感到无从下手,问题出在哪?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缺乏观察力,感受生活能力没有养成,习作素材有限,心里有话倒不出。对此,我就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一、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精辟地道出了习作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投入到生活中去,体验人间真情,丰富个人情感,积累习作素材,习作时才有事可叙,有景可描,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声有色,亦情亦景。才会使读者读起来有滋有味,妙趣横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动手写写的好习惯。正所谓肚中有墨,何愁倒不出。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泉源,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之间的众多的关系。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玩中感悟,赏中习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四带:带好自己的眼仔细看;带好自己的耳认真听;带好自己的脑边想边体验;带好自己的笔做必要的记录。我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写日记,要学生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发现生活中的精彩镜头,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感悟深刻的一刹那,尽量拓宽学生的活动场所。我往往利用课前五分钟及课外活动课的时间,让学生读自己的日记,师生共同评比,评出具有独特发现、独特体验的好日记。这样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写日记不再流于形式,日记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学生也日渐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二、创设情境,感受真实生活亲身经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可贵的写作,有了切身体验才能动于中,发于言。倘若教师命题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又怎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呢?学生只能在万般无奈下去胡编乱造,写出的文章只能是语无伦次,前后矛盾,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适当地创设情境,给予学生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用眼、鼻、舌、手去摄取生活素材,让学生眼中有物,方能笔下有文。特别是听了齐白坚教授快乐大作文的观摩课,更是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齐白坚教授善于创设原始的情景,让学生运用眼、耳、手、鼻、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学生独特的体验,适当指导学生写作的基本要点,放手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高涨情绪中学会作文。回到学校,我马上利用两节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吹气球》比赛,布置了比赛的规则,在三分钟内谁吹得最大,谁就取胜,当然气球吹破的被淘汰。在比赛过程中我适当地引导学生做到眼、耳、脑、笔并用,比赛结束后,我便让学生动手写作,一节课时间学生就把自己的作文写好了,个个同学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往日写作时的愁眉苦脸已荡然无存。当然,每一次习作都不可能先表演后再习作,这就需要老师放慢记忆镜头。尽管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但由于心理上的抵触,无法进入再现情景或再现时印象、感悟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必须善于用丰富的语言组织、启发或用生动的图片、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唤起对当时的人、景、情感的回忆。在教师随风潜入夜的引导中,往事就犹如电影回放一样清晰地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此时提起笔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人是桩桩全靠衣妆,其实文章也一样,准确华美的词句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足见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性。积累丰富的词汇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大量阅读既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为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词汇。反之学生阅读量太少,积累的词汇有限,学生的作文也只能是茶壶里面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不能尽情表达,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吸众家之所长,要求学生多读、多想、多记、多用,丰富大脑,写作时这些好词佳句就能准确地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当然积累好词佳句不能靠一朝一夕,要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同时还要注意积累的方法。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习作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勾、背、写好词佳句,积累的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诗句或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也可以是人物外貌,或细节描写的句子,也可以是好的开头和结尾或新颖的题目。平时有空时拿出来读读背背并默写下来。我总是利用课外活动课开放学校图书馆,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每个星期五下午的活动课让学生展示该星期积累的好词佳句,表扬课外阅读量多并做好读书笔记的同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兴趣。四、指导学生审题,明确写作要点学生作文中离题、偏题,详略不当的现象时有发生。可见,学生习作审题是关键。每一次作文均有一定的具体要求,习作的重点,教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否则学生一不留神,就会离题万里,写出的文章也就牛头不对马嘴了,即使是所写的文章妙语连珠也是白费功夫了。我在习作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反复读习作要求,让学生说说写作的范围及要求,弄清是关于写人、写事、写状物的还是写景的作文,明确写作的要点,确立写作的侧重点,并要弄清作文还有哪些限制。其次在审题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写作的类型,到底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属于自己命题作文;是属于想象、自由作文还是看图作文。教会学生审题之后,教师还要适当指导学生掌握各类习作的要点。小学生作文主要有写人、记事、状物、写景四大类。写人的文章要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记叙人物的一、二事,注意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从而勾勒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做到言如其人,行似其态,必须强调所描写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与地位。如果是叙事的文章,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来写,也可以运用首尾照应的写法,还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或事情的起因。事情发生的过程是习作的重点,要把其来龙去脉具体生动地叙述出来。关于写状物的文章应具体描述物品的颜色、形状,写出物品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多用一些比喻、拟人等方面的修辞手法,赋予它情感,使所写的物品跃然纸上,最好能够做到动静结合,这样就会给文章增添一些情趣,有些物品我们可以写它的独特用途,从而突出了物品的特点,在字里行间还要渗透作者的情感。如果是写景的文章,一定要精心设计好写景的顺序,可以按方位顺序来进行描写,也可以按游览参观的顺序来记叙,还可以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记叙。同时还要注意寄情与景物的描写中,做到互相交融,将读者引进身临其境的境界。在进行景物描写时,要做到详略得当,切记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谈,应抓住一两处自己喜爱的,觉得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景物进行具体描写,其他景物可一笔带过。总之,只要学生明确了各类习作的要点,就犹如心中有了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习作教学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一就而蹴的,它需要持久的动力,不懈的努力。广大教师要勇于探索,精于思考,长期指导,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习作技巧的指导,相信作文教学一定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习作水平的高低就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可谈文色变的学生大有人在,老师往往也会感到无从下手,问题出在哪?我认为主要是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缺乏观察力,感受生活能力没有养成,习作素材有限,心里有话倒不出。对此,我就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一、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精辟地道出了习作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只有投入到生活中去,体验人间真情,丰富个人情感,积累习作素材,习作时才有事可叙,有景可描,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有声有色,亦情亦景。才会使读者读起来有滋有味,妙趣横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动手写写的好习惯。正所谓肚中有墨,何愁倒不出。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泉源,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和发觉各种事物之间的众多的关系。教师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玩中感悟,赏中习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四带:带好自己的眼仔细看;带好自己的耳认真听;带好自己的脑边想边体验;带好自己的笔做必要的记录。我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写日记,要学生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发现生活中的精彩镜头,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感悟深刻的一刹那,尽量拓宽学生的活动场所。我往往利用课前五分钟及课外活动课的时间,让学生读自己的日记,师生共同评比,评出具有独特发现、独特体验的好日记。这样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写日记不再流于形式,日记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学生也日渐养成了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二、创设情境,感受真实生活亲身经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可贵的写作,有了切身体验才能动于中,发于言。倘若教师命题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又怎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呢?学生只能在万般无奈下去胡编乱造,写出的文章只能是语无伦次,前后矛盾,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适当地创设情境,给予学生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用眼、鼻、舌、手去摄取生活素材,让学生眼中有物,方能笔下有文。特别是听了齐白坚教授快乐大作文的观摩课,更是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齐白坚教授善于创设原始的情景,让学生运用眼、耳、手、鼻、舌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学生独特的体验,适当指导学生写作的基本要点,放手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高涨情绪中学会作文。回到学校,我马上利用两节课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吹气球》比赛,布置了比赛的规则,在三分钟内谁吹得最大,谁就取胜,当然气球吹破的被淘汰。在比赛过程中我适当地引导学生做到眼、耳、脑、笔并用,比赛结束后,我便让学生动手写作,一节课时间学生就把自己的作文写好了,个个同学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往日写作时的愁眉苦脸已荡然无存。当然,每一次习作都不可能先表演后再习作,这就需要老师放慢记忆镜头。尽管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但由于心理上的抵触,无法进入再现情景或再现时印象、感悟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必须善于用丰富的语言组织、启发或用生动的图片、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唤起对当时的人、景、情感的回忆。在教师随风潜入夜的引导中,往事就犹如电影回放一样清晰地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此时提起笔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人是桩桩全靠衣妆,其实文章也一样,准确华美的词句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足见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性。积累丰富的词汇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大量阅读既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感,又可为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词汇。反之学生阅读量太少,积累的词汇有限,学生的作文也只能是茶壶里面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不能尽情表达,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吸众家之所长,要求学生多读、多想、多记、多用,丰富大脑,写作时这些好词佳句就能准确地为自己的文章增添光彩。当然积累好词佳句不能靠一朝一夕,要持之以恒,积少成多。同时还要注意积累的方法。我在指导学生阅读习作中,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勾、背、写好词佳句,积累的内容可以是名人名言、诗句或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也可以是人物外貌,或细节描写的句子,也可以是好的开头和结尾或新颖的题目。平时有空时拿出来读读背背并默写下来。我总是利用课外活动课开放学校图书馆,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每个星期五下午的活动课让学生展示该星期积累的好词

7,教育教学随笔怎么写

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都要写两篇教学随笔,可是多数老师却觉得无从下笔,没有材料可写,现将几种教学随笔的写法转来与同行们共享。 一、捕捉题材。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 1、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2、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好题材又诞生了。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 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教学随笔也可以说“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和结构比较简单;内容单纯,涉及面比较小,写作材料便于收集、整理和使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都要写两篇教学随笔,可是多数老师却觉得无从下笔,没有材料可写,现将几种教学随笔的写法转来与同行们共享。 一、捕捉题材。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不敢说每一节课都有体会最深的心得,但每天都要教学不同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做个有心人,随笔的素材就有很多。 1、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成功了,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抓住自己的成功之点,深入地想,好题材就这样诞生了。 2、失败的教训。教学中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失误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用什么方法弥补?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好题材又诞生了。 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依据,但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只要我们深入而冷静地研究思考,你也许会有新的认识或新的疑点,那么请及时把它写下来。 在讲课过程中,感觉上的得心应手,学生思维火花的不断迸发??你也许会突然得到某种悟性与启示,产生平时没有想到的观点,发现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材料。对此,我们要及时记录下来。 在听课过程中,作为教师,听课的机会是很多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听到的多数是优质课。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就是产生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导火线。 我们还可以从课后师生交谈中、学生学习的成功或失败中捕捉教学随笔的题材;也可以通过阅读别人的教育教学论文或从浏览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中捕捉。 二、锤炼题材。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笔?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 1、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2、认真解读他人随笔成果。一般报刊杂志上都有一些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教学随笔,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总结提炼得出自己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受到很大启发,感觉豁然开朗。 三、写教学随笔的注意点。 l、立意要新。也就是你所写的教学心得体会,不仅自己觉得有新意,而且让别人看后也觉得耳目一新,不可重复别人的观点。 2、列举实例要具体生动。在举例时一定要把事实讲明白,使读者看后既懂,又能学会用。 3、要做到小中见大。从个别具体的事例出发,能体现出一般规律。注意把中心思想集中到一点上来,反映较深刻的问题和道理。使读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看共性。 4、文章结构可多样化。教学随笔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最后归纳小结教学的心得体会。 随笔,又叫随感、笔记,是一种古老的散文体裁。许多散文大家都擅长这种文体,比较有名的作家就有刘基、宋濂、公安派袁氏三兄弟、唐宋派的归有光、桐城派诸君等等。到了近代,随笔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散文体裁,为广大群众所 喜闻乐见。 随笔选材广泛,形式自由,是随时反映见闻感受的一种文体。教育随笔就是用随笔的形式,反映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和感受、体会,或针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见解的教育应用文书。 教育随笔形式自由,它有时像小品文或杂文,有时又像日记或杂记,在教育实践中主要有这样一些样式:教学笔记、教学后记、读书笔记、教学札记、教育教学随感录、备课笔记等等,这些都属于教育随笔的范畴。我们今天提倡的是教师写教育教学随感录。 一、教育随笔有如下特点: 1.短小精悍。 它一般篇幅不长,多则千字左右,少则百十来字。它不用经过缜密的构思后再动笔,而是像写日记一样,兴之所至,一挥而就,把教育实践中最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历铺展成文。比如有个教师在备课时查看资料,对“历”与“厉”的区别颇有感受,就写了一篇百十来字的短文《“历”与“厉”辨》发表在教学杂志上。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在上课时,学生就《画龙点睛》一课中“点之即飞去”议论纷纷,于老师写了《“睛”探》一文,由“睛”字出发谈了“备课要深人才能讲到点子上”的体会。总之,教学随笔短小精悍,是教育应用写作中的轻骑兵。 2.迅速及时 教育随笔像新闻体裁一样,有较强的时效性。教育实践中的见闻、体会、意见、看法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若不及时记录,再回首时就会失去神韵。当今世界发展较快,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追上世界发展潮流。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及时反映出来可以供别人借鉴,教训反映出来可供别人吸取,问题反映出来可引起人们的注意。总之,及时反映教育实践的情况可以使教育少走许多弯路。 3.取材广泛 教育应用的其他文书取材受一定条件限制,教育随笔则不然,可以说没有任何限树。大的方面而言,可以写教育方针、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思想理论方面的问题。小的方面而言,可以写一件事、一个字词、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点感触、一个问题等教育第一线最具体的东西。总之,选材只要扣住一个“新”字就可以入文。 二、教育随笔的分类 (l)教育随笔主要是一种叙事议事的文体,有的讲教为主,有的以议为主,根据叙与议的情况可以分成五类:先叙后议型;先议后叙型;夹叙夹议型;叙事型;议论型。 (2)根据随笔的目的意图又可以分出如下一些类别:有的是针对某种教学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提出建议的;有的是针对教育现象进行批评针相的;有的是针对教育现象分析得失的;有的提供教育实例,以供借鉴的。 (3)根据所用主要表达方式来分,有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说明性随笔,有时还有抒情性随笔。记叙性随笔是以记录教育现象为主,议论性随笔以发表观点看法为主,说明性随笔主要是对教学中的问题作的阐释。 三、教育随笔写作的意义 1.写作教育随笔是第一线教师及时反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思想火花的最快捷方式 教师们每天接触新的教学内容,每天与接受新事物最快的少年儿童打交道,沸腾的生活必将燃起心灵之火,把那耀眼的一瞬记下来,就是随笔。只要我们每位教师真心实意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做教育工作的有心人,随时都会发现值得写、值得反映的东西。我们知道,其他教育应用文体的选材较严格,组织结构也较严密,比较而言,教育随笔则更加方便快捷。 2.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师进行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总结的良好形式 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能否适应现代教学,一个勇于创新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就会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问题,创造条件去解决问题。教师把这些东西用随笔的形式反映出来,对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都有一定作用。 3.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写作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在于勤奋练笔,教师把教育实践中的见闻感受记下来,是一种很好的提高自己书面表达能力的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育科研的初步,可以为教育科研准备素材,可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育随笔是教学反思的理性提炼 古人强调:“吾日三省吾身”,新课程改革则提出反思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师者把记写教育随笔作为日常教育反思的主要形式,将一天所见、所想、所读载入日记,这些行动本身就是教育的总结,有助于自身的提高。 教育变革的宝藏隐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通过对教学经验、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发现新理念、新见解,可以促进教师对实践的反思和智慧的提 升。教育反思可以避免教学中重复的失误,如果让教育随笔中的反思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那将是教师教育教学发展新的境界。 撰写教育随笔,记录个人成长的所感所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重温旧事,回想教育成效,教师常常会品尝理性的感受,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这有利于教师提高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5、教育随笔是撰写科研论文的基石 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大多教师感到无处入笔,无从下手。笔者认为,教育科研论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教学。每一篇教学日记都是颗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连起来就是一个漂亮的项链。把许多日记归纳起来,就成了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没有实际经验感悟,教育科研论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夸夸其谈,无实际意义。 教育随笔随处都可以写,可以是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画龙点睛的精彩一笔,也可以是教育教学沉痛的反悔;可以是班主任组织工作的领悟,也可以是任课教师某一方面败笔的思考;可以写家庭教育,也可以写学校的见闻;或表述,或议论,或呐喊,或助威,所喜、所恶、所思、所见皆可入文。哪怕是点滴小事,都要善于捕捉,记入日记。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均可以以教育随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学校、家庭迫切需要高素质教师,教育随笔对教师素质提高显得尤为重要。愿撰写教育随笔能够成为每一位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只要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的行为就是教育科研;只要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的行为就是教育科研。”教育随笔来源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每一次对学生的成功谈话、每一次对教育的失败与教训、每一堂课程设计与探索都是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方面,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感到迷惘,其实对于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而言,通过思考并改进每一天的教学工作就是搞教育科研。 教育随笔记录着教师的生命价值。教育科研并不深奥,它就在教师身边。钟情于教育随笔的教师,对一次创新、一次感悟、一次反悔经过思索,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帮助,因此教育随笔是一线教师特有而实用的教育科研。 教师把教学感悟付诸笔端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自我成长的关键一环,教育随笔是教师经验的凝练,是教师成才的桥梁,它对教师成长具有显著成效,它来源于实际教学。每一篇教学日记都是颗明亮的珍珠,把一串明亮的珍珠连起来就是一个漂亮的项链。把许多日记归纳起来,就成了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没有实际经验感悟,教育科研论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夸夸其谈,无实际意义。另外教育随笔随处都可以写,可以是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画龙点睛的精彩一笔,也可以是教育教学沉痛的反悔;可以是班主任组织工作的领悟,也可以是任课教师某一方面败笔的思考;可以写家庭教育,也可以写学校的见闻;或表述,或议论,或呐喊,或助威,所喜、所恶、所思、所见皆可入文。哪怕是点滴小事,都要善于捕捉,记入日记。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如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感到困惑,均可以以教育随笔的形式表现出来。 ?

文章TAG:教学日记怎么写教学  日记  怎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