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教育教学主要成绩该如何写啊

教育教学主要成绩: 可以写学生成绩,教学研究成果,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做了哪些工作等。

教育教学主要成绩该如何写啊

2,教师主要业绩怎么写

完成了多少教学工作量,教出多少学生,其中多少学生升入重点;师德方面如何好,如爱学生;教研方面写了多少文章等

教师主要业绩怎么写

3,教师个人政绩怎样写

从事的具体教学工作及效果,教辅工作及成绩,教研工作等。
我是来看评论的

教师个人政绩怎样写

4,教师如何填写任现职以来业绩成果情况

“任现职以来业绩成果情况”,不要太多空话套话,必须体现任职以来的实绩。就是将述职报告(德、能、勤、绩)里面的成绩整理出来,大概包括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培优辅差、教研教改、公开课、论文、培养年轻教师等方面的成绩。

5,教师工作业绩怎么写

首先写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再写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然后写自己是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取得工作业绩和接受各种表彰的(这点要写多些内容)。最后写今后的努力方向。
完成了多少教学工作量,教出多少学生,其中多少学生升入重点;师德方面如何好,如爱学生;教研方面写了多少文章等
写工作经历/得到的荣誉/培养的人才这三项应该就可以了

6,如何填写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核表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核记录表学员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参训科目培训地点登记册号码填表时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印制使 用 说 明《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培训考核记录表》是与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Ⅱ”类考核方式匹配使用的教师培训考核记录表。该表在使用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1、本表由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统一印制,各州(市)教育局依据参训教师需要数量统一领取并负责下发到州(市)所属的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在培训过程将本表分发给参训教师,并按照各环节要求完成考核工作。2、本表的考核工作突出“三个环节、一个重点”:环节一,学习过程考核。参训教师完成“学习报告”,此环节由任课教师(集中培训方式考核者)或辅导教师(分散学习方式考核者)负责考核。环节二,实践考核。两方面内容,其一,“实践效果”,这是考核过程重点强调的内容,要求参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践行课程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行为变化,促进教学质量。实践效果的实现,不作统一要求,各地可根据具体实际有创新的在实践效果方面作探索。其二,参训教师与辅导教师、本校同行共同完成“实践总结——教学总结或教学反思”,此环节由参训教师所在学校教研部门或校长负责考核。环节三,综合考核,教师培训机构负责考核,依据“分项成绩”累计分数,并为考核合格者登记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5学分。3、参训教师在撰写“学习报告”、“教学总结或教学反思”时,需要结合所学习的科目课程撰写。表中空间若不够填写,请自行加页或以附页形式补充。4、综合考核结束后,该表由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存档保管,以备各级教师培训行政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检查与评估。5、本表是首次作为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核相匹配的考核记录表,希望在使用过程中组织、管理、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的各级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参训教师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是这个考核表吗?看完说明应该没有不会填的了。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核记录表学员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参训科目培训地点登记册号码填表时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印制使 用 说 明《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培训考核记录表》是与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Ⅱ”类考核方式匹配使用的教师培训考核记录表。该表在使用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1、本表由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统一印制,各州(市)教育局依据参训教师需要数量统一领取并负责下发到州(市)所属的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在培训过程将本表分发给参训教师,并按照各环节要求完成考核工作。2、本表的考核工作突出“三个环节、一个重点”:环节一,学习过程考核。参训教师完成“学习报告”,此环节由任课教师(集中培训方式考核者)或辅导教师(分散学习方式考核者)负责考核。环节二,实践考核。两方面内容,其一,“实践效果”,这是考核过程重点强调的内容,要求参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践行课程理念,改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行为变化,促进教学质量。实践效果的实现,不作统一要求,各地可根据具体实际有创新的在实践效果方面作探索。其二,参训教师与辅导教师、本校同行共同完成“实践总结——教学总结或教学反思”,此环节由参训教师所在学校教研部门或校长负责考核。环节三,综合考核,教师培训机构负责考核,依据“分项成绩”累计分数,并为考核合格者登记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5学分。3、参训教师在撰写“学习报告”、“教学总结或教学反思”时,需要结合所学习的科目课程撰写。表中空间若不够填写,请自行加页或以附页形式补充。4、综合考核结束后,该表由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存档保管,以备各级教师培训行政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检查与评估。5、本表是首次作为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核相匹配的考核记录表,希望在使用过程中组织、管理、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的各级行政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参训教师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是这个考核表吗?看完说明应该没有不会填的了!
云南省2013年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分数如何查?

7,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成绩

一、传统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弊端  以往的教学质量评价,大多是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绝对标准,如规定考试分数达到80分及以上为优秀,达到70分及以上为良好,达到60分及以上为及格,达不到60分为不及格。把平均得分作为评价班级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再如高考成绩如何,往往是看班级学生达到重点大学或者一般本科投档分数线的绝对人数有多少。  这种绝对的评价方法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首先是忽视了各班学生的基础,其次忽视了各次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其三对教师不公平。这种评价的结果挫伤了部分教师特别是担任所谓普通班教学工作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二、用相对评价的方法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  1、评价思路  学校在分班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各班学生文化素质绝对均衡,即使总成绩很平均,也不能保证单科成绩也平均。如果我们以各班的前位成绩(被评价的这一次成绩为本位成绩,此次以前的某一次考试成绩为前位成绩)为基础,将本位成绩与前位成绩进行比较,看其学生学习成绩的成长性,就能比较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评价指标及计算公式  1)达标率(总分和单科)⑴高分率=高分达标人数÷高分指标人数×100%⑵优良率=优良达标人数÷优良指标人数×100%⑶合格率=合格达标人数÷合格指标人数×100%  2)均分系数(总分和单科)均分系数=班级平均分÷所在组平均分  3)单科合格配套率(简称合配率)  单科成绩达到合格标准总分成绩也达到合格标准的班级人数叫做单科合格配套人数(简称合配人数)。单科合格配套人数与班级总分成绩合格人数的百分比,叫做单科合格配套率。  ⑴高分合配率=高分合配人数÷总分高分达标人数×100%  (高分合配人数是指单科达到高分标准总分也达到高分标准的人数)  ⑵优良合配率=优良合配人数÷总分优良达标人数×100%  (优良合配人数是指单科达到优良标准总分也达到优良标准的人数)  ⑶合格合配率=合格合配人数÷总分合格达标人数×100%  (合格合配人数是指单科达到合格标准总分也达到合格标准的人数)  4)综合得分  ⑴总分综合得分=总分高分率×100×高分率权重+总分优良率×100×优良率权重+总分合格率×100×合格率权重+总分均分系数×100×均分权重  ⑵单科综合得分=单科高分率×100×高分率权重+单科高分合配率×100×高分合配率权重+单科优良率×100×优良率权重+单科优良合配率×100×优良合配率权重+单科合格率×100×合格率权重+单科合格合配率×100×合格合配率权重+单科均分系数×100×均分权重   3、评价统计及计算步骤  1)统计分组: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水平,将水平相当的班级分在同一个统计组。  2)确定指标人数:根据教学目标,用前位成绩(如中考成绩)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测算。  ⑴先按照各组参加考试人数的一定百分比,分别确定总分及单科高分、优良、合格标准人数的基数。如高分为20%、优良为30%(不包括上档20%)、合格为30%(不包括上档20%、30%)  ⑵再根据总分及单科对应于高分(优良、合格)标准人数基数÷70%的顺序号的学生的前位成绩(如中考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确定各组总分及单科的高分(优良、合格)最低标准分数线。  ⑶各组总分及单科达到高分(优良、合格)最低标准分数线的学生人数×70%,即为该组的总分及单科高分(优良、合格)总标准人数。  ⑷各班总分及单科达到所属组内高分(优良、合格)最低标准分数线的学生人数×70%,即为该班的总分及单科高分(优良、合格)指标人数。  3)本位成绩的统计计算  ⑴、达标人数的统计  根据各组总分及单科高分(优良、合格)总指标人数,确定各组总分及单科高分(优良、合格)本位成绩达标最低分数线,各班达到总分及单科高分(优良、合格)本位成绩最低分数线的人数,即为该班的总分及单科高分(优良、合格)达标人数。  ⑵各项评价指标计算  根据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达标率、合配率、均分系数和综合得分。三、评价遵循的原则  实行这种相对评价遵循了以下原则:  1、比较性原则。有比较才有鉴别。这种评价方法充分考虑了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的差异,不是将学习基础有差异的班级放在相同的标准上进行评价,而是比较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和成长,这是比较合理的。  2、发展性原则。这种评价方法的比较性原则也体现了发展性,另外,在确定指标基数以及最低分数线时,考虑到部分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有可能进入高分、优良或者及格的行列,所以将高分(优良、合格)标准人数基数÷70%,加以放大,这样来确定各组总分及单科的高分(优良、合格)最低标准分数线。  3、公平性原则。由于这种评价方法是相对评价的方法,充分考虑了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虑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成长性,无论是教重点班还是教普通班,只要教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们获得成就的机会就是均等的,普通班的成绩增长幅度大,进步快,教普通班的教师也被认可是优秀的。  4、导向性原则。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引导全体教师积极从事教学工作,能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综合得分计算中,学校可以根据教学管理的目标或者重点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在权重的确定上作适当的调整,以引起教师的特别关注,在教学工作中加以重视。如要引导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偏科问题,就可以加大单科合格配套率的权重;如要面向大多数学生,提高教学成绩的合格率,就可以适当加大合格配套率和均分系数的权重。
学校在分班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各班学生文化素质绝对均衡,即使总成绩很平均,也不能保证单科成绩也平均。如果我们以各班的前位成绩(被评价的这一次成绩为本位成绩,此次以前的某一次考试成绩为前位成绩)为基础,将本位成绩与前位成绩进行比较,看其学生学习成绩的成长性,就能比较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文章TAG:教师考核成绩怎么写教师  考核  成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