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比试验怎么做,做砂浆配合比试验用料多少 试验流程是怎样的
来源:整理 编辑:八论文 2023-01-04 21:23:34
1,做砂浆配合比试验用料多少 试验流程是怎样的
你带上一袋水泥(50千克),二袋砂子(100千克),石灰膏(25千克)和人民币去检测公司就行了
2,求助搅拌站混凝土配合比怎么做具体要做哪些实验另是不是
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公式。需要调整坍落度,还需要测强度。砂浆实验不是必须的。立轴式混凝土搅拌机可以拌制砂浆;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不宜拌砂浆,特别是流动度大的砂浆。
3,用单因素优选法做个试剂的配比试验如何做
就是平行试验法,最简单的方法了。比如一个配比有4个影响因素,我们固定其中的3个,然后改变另一个,做一组实验,得到较佳条件。然后同样的方法得出其他的较佳条件。。这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试验次数比较多,麻烦,而且有可能得到的不是最佳工艺条件。建议使用正交实验法,有这样的软件,你上网搜下,比较好用的。会省下很多实验,而且得出的最佳配比也比较科学。。
4,砼配合比在实验室是如何做出来的
首先根据设计强度要求和砼浇筑条件(比如泵送)进行配合比计算,根据配合比进行试拌,跟据和易性要求进行调整,制成试块28天强度试验。没给悬赏分说的简单点了。要详细的答案先给点追加分再打电话给021-68183233找谢正辉实验室配合比是常规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要考虑施工现场的条件来决定,所以施工配合比必须要在现场抽砂、石、水泥送检测站检测后才可以配制。以满足砼强度要求。实验室试验人员根据施工方所填的配合比委托单中具体的要求来做实验,以达到最佳值!!!!!!!!
5,混合砂浆配比实验做法
砂浆王母料 配方: 1、生产普通型砂浆王:砂浆王母料+基础料(粉煤灰、石粉、滑石粉、钙粉、红土粉、细砂均可)=砂浆王2、生产保水型砂浆王:砂浆王母料+基础料(粉煤灰、石粉、滑石粉、钙粉、红土粉、细砂均可)+建筑外加剂通用母粉=保水型砂浆王3、生产保温砂浆:砂浆王+泡沫板细粒(机器直接将泡沫板粉碎)=保温砂浆4、生产抗裂砂浆:砂浆王+纤维(聚丙烯短纤维、玻璃纤维等其他短纤维)=抗裂砂浆砂浆王母料,是成都恒丰宏业洗涤剂厂独家研发的新型高发泡浓缩剂,在发泡剂中是性价比很高的产品,有几大明显优势。一、产品性能特点:1、很高的发泡速度,能在瞬间产生大量泡沫,泡沫大中小立体均匀搭配。2、很高的发泡能力,具有高能量的瞬间发泡、快速发泡和立体发泡能力。3、很高的稳泡效果,泡沫经久不灭,泡沫的持久性和稳泡非常好。4、冬天不会硬结,夏天不会化水,状态稳定,能与基础粉快速均匀混合。二、广泛的运用范围:1、广泛用于砂浆王等建筑行业的发泡添加剂。2、广泛用于轻型建材等行业的发泡添加剂。3、广泛用于日用化工等行业的发泡添加剂。4、广泛用于金属清洗等行业的发泡添加剂。5、广泛用于污水处理等行业的发泡添加剂。6、广泛用于各种行业的发泡添加剂。
6,试验时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怎么调
试验室试配和调整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进行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试验,测坍落度,观测粘聚性和保水性。调整方法是:⑴测得的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且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很好,则此配合比即可定为供检验强度用的基准配合比,该盘混凝土可用来浇制检验强度或其他性能指标用的试块。⑵如果测得的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但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好,则应加大砂率,增加细集料用量,或减小粗骨料最大粒径,或使用细一点砂子,重新称料,搅拌并检验混凝土的和易性。该盘混凝土不能用来做检验强度的试块。⑶如果测得的坍落度低于设计要求,即混凝土过干,则可把所有拌合物(包括做过试验以及散落在地的)重新收集入搅拌机,加上少量拌合水(事先必须计量)并同时加入使水灰比不变的水泥量。重新搅拌后再检验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保水性、粘聚性。如一次添料后即能满足要求,则此调整后的配合比即可定为基准配合比。如果一次添料不能满足要求,则该盘混凝土作废。重新调整用水量(水灰比不变)或砂率,称料、搅拌、直到检验合格为止。⑷如果测得的坍落度大于设计要求,即混凝土过稀,则此盘混凝土不能再继续其他试验。此时,应降低用水量,及水泥用量(水灰比不变),重新称料、搅拌、直到检验合格为止。调整要注意方法和原则:①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调整用水量;②调整砂率;③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第二步是进行强度调整。强度检验及水灰比调整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配合比。其水灰比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即上述第一步合格的配合比,另外的水灰比较基准配合比分另增减0.05;用水量与基准配合比相同,通过调整水泥用量来变化水灰比。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每种配合比至少做一组28天标准养护试件,为了快速检验,每种配合比可做三组---三天、七天、28天试件。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此时保持水灰比不变。再将28天强度进行灰水比--强度的线性回归。得到灰水比与强度的线性关系,再按配制强度找到相应的灰水比。从而得到强度合格的配合比。 第三步是进行表观密度调整。当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即得试验室配合比。当二者之差超过2%,应将配合比中每项材料均乘以校正系数。表观密度校正系数= 表观密度修正:将得到的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即得配合比设计值。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1、满足施工条件所要求的和易性;2、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设计规定的耐久性;4、在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水泥,降低成本。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资料准备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初步计算配合比a、确定配制强度b、初步确定水灰比c、确定1m3混凝土的用水量d、确定1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e、选取合理的砂率f、计算1m3混凝土粗、细骨料的用量(石子与砂子的用量)2、做和易性试验,确定基准配合比3、检验强度和耐久性,确定实验室配合比4、根据材料的含水率,确定施工配合比要根据理论配比先进行试验,看是否达标。一般都可以达标。下一步如果想节省成本的话适当的减少水泥和添加剂的加入量做实验。混凝土有专业的检测指标,如塌落度,强度等。调整配比目的是想增强混凝土的性能,还是降低成本。但都需要专业的性能检测。
7,混凝土配合比如何做
一、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其中: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N/mm2)。取σ=5.00(N/mm2);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N/mm2);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取fcu,k=20(N/mm2);经过计算得:fcu,0=20+1.645×5.00=28.23(N/mm2)。二、水灰比计算混凝土水灰比按下式计算:其中:σa,σb—— 回归系数,由于粗骨料为碎石,根据规程查表取 σa=0.46,取σb=0.07; fce—— 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取48.00(N/mm2);经过计算得:W/C=0.46×48.00/(28.23+0.46×0.07×48.00)=0.74。三、用水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干硬性和朔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1)水灰比在0.40~0.80范围时,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及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其用水量按下两表选取:2)水灰比小于0.40的混凝土以及采用特殊成型工艺的混凝土用水量应通过试验确定。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宜按下列步骤计算:1)按上表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2)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其中:mwa——掺外加剂混凝土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mw0——未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取β=500%。3) 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mwa=0.57×(1-500)=0.703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计算值=0.57,所以用水量取表中值 =195kg。四、水泥用量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可按下式计算:经过计算,得 mco=185.25/0.703=263.51kg。五. 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计算合理砂率按下表的确定: 根据水灰比为0.703,粗骨料类型为:碎石,粗骨料粒径:20(mm),查上表,取合理砂率βs=34.5%;粗骨料和细骨料用量的确定,采用体积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其中:mg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粗骨料用量(kg); mso——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基准细骨料用量(kg); ρc——水泥密度(kg/m3),取3100.00(kg/m3); ρg——粗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s——细骨料的表观密度(kg/m3),取2700.00(kg/m3); ρw——水密度(kg/m3),取1000(kg/m3); α——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取α=1.00;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mgo=1290.38(kg),mso=679.67(kg)。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子:水=264:680:1290:185或重量比为: 水泥:砂:石子:水=1.00:2.58:4.9:0.7。一、明确对混凝土的要求(28天抗压强度、是否有抗折、抗渗、耐久性等要求,对材料有没有特殊要求)。二、掌握原材料的各项指标(水泥、掺合料、外加剂、骨料、水等)。三、参照相应规程、规范、标准,设计配合比(如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我个人认为标准规范只适宜作为参考,具体做法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以满足要求为准)。四、按照设计的配合比反复试验验证,最后投入生产。配合比的具体设计方法请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本人空间已转载
文章TAG:
配合比试验怎么做配合 配合比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