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做好品管圈首先要了解PDCA循环

PDCA是品管圈的理论基础,要做好品管圈,首先要了解PDCA循环。 PDCA循环也指休哈特(Shewhart)循环或戴明环。 PDCA循环最早是由WalterShewhart在1942年提出,之后在20世纪50年代由戴明博士(W·EdwardsDeming)发表而著名,戴明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受邀日本讲习时,介绍了戴明循环的概念,也就是PDCA循环的前身。戴明循环最初应用于质量管理,再逐步推广到各行业组织及各阶层的管理理念与行动上,日本人将其中的改善观念与管理功能的观念相结合,经由不断的改进而成现在的PDCA循环面貌。 其构成要素包括P计划(Plan)——D实施(Do)——C检查(Check)——A处置(Action) PDCA循环中的四个基本步骤: P(计划): 首先对现有流程进行研究并以书面形式描述流程,搜集数据以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分析数据并制定改进计划;最后详细说明如何来评价计划。 D(实施): 如果可能的话,在一个小范围内实施计划。书面描述在这个阶段所发生的所有变化。全面收集数据,对计划实施效果做出评价。 C(检查): 分析在实施阶段所收集到的数据。检查计划实施结果是否符合在计划阶段所制定的最初目标。 A(处理): 如果达到预期目标,质量改进项目成功。将新方法予以标准化并在与该工序有关的所有人员当中贯彻新的方法,就新方法开展培训工作。如果质量改进项目未取得成功就修订计划并重复上面的步骤或者中断这一项目。 通过在组织的其他部门或环节推广成功经验,不断推动质量循环向前发展。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项目失败了,就需要做出进一步的修改。采用这一系列相继的步骤,就为持续不断地改进质量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 戴明循环有三个特点: 1、大环带小环: 如果把整个组织的工作作为一个大的戴明循环,那么各个部门、小组还有各自小的戴明循环,就像一个行星轮系一样,大环带动小环,一级带一级,有机地构成一个运转的体系。 2、阶梯式上升: 戴明循环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环,每循环一次,就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进一步,水平就提高一步。到了下一次循环,又有新的目标和内容,更上一层楼。 3、应用以科学的统计处理方法: 戴明循环应用以QC七种工具为主的统计处理方法,作为开展工作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工具。 质量改进中重要的理论——滚球理论: 滚球理论认为品质如同一颗球,处在管理系统及标准化所建构的斜坡上。若不加以牵引及刹车,立即会滚下坡,而QA、SS、ISO等就像是刹车的力量,确保品质不会下滑,如找出问题所在,则需要牵引的力量,如PDCA、QCC、BM、CP、7S等方式做持续改善,才能推动品质持续上升,逐渐达到理想的标杆。

要做好品管圈首先要了解PDCA循环

2,品管圈中确定大原因常有哪些方面分析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一、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使用检查表的目的: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也就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该做的是否完成(检查是否有遗漏)。二、排列图法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制作排列图的步骤:1、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如,可收集1个月或3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2、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即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为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即频数);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和作图时的基本依据。3、进行计算,即根据第(3)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计入第(4)栏,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计入第(5)栏。4、作排列图。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三、因果图法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鱼骨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四、分层法分层法又叫分类,是分析影响质量(或其他问题)原因的方法。我们知道,如果把很多性质不同的原因搅在一起,那是很难理出头绪来的。其办法是把收集来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这样,可使数据反映的事实更明显、更突出,便于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五、直方图法直方图(Histogram)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长方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数。 六、控制图法控制图法是以控制图的形式,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波动的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统计方法。它能直接监视生产过程中的过程质量动态,具有稳定生产,保证质量、积极预防的作用。七、散布图法 散布图法,是指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数据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生产实际中,往往是一些变量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着确定性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如园的面积和它的半径关系:S=πr2 ;有些变量之间却存在着相关关系,即这些变量之间既有关系,但又不能由一个变量的数值精确地求出另一个变量的数值。将这两种有关的数据列出,用点子打在座标图上,然后观察这两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图就称为散布图或相关图。

品管圈中确定大原因常有哪些方面分析

3,成功开展QCC品管圈必须掌握的十三个要点

精益生产管理 质量管理是每家工厂企业都十分重视的管理工作,而通过QCC可以有效地实现团结员工,提高产品品质的目标。 - 1 - QCC英文全称是Quality Control Circle,中文译成“品管圈”。QCC品管圈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 2 - QCC小组活动由各级员工自发组成,通常公司高层领导不会强迫员工实施QCC活动,只提供实施QCC活动条件和奖励机制。一般由同一工作现场或工作相关联的人员组成圈,人员上至公司高层、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下至普通的员工。 每次QCC活动都会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围绕产品生产、技术攻关、工艺改良、质量改进、工序改造等方面提出,主题范围广泛多样。每次活动都是为了改进企业或部门工作的某个方面,目的是提高效率、效果和效益。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多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的统计技术和工具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 3 - QCC小组一般由3~10人组成,人数太少,方案对策不全面,人数太多,意见难统一,效率好效果反而不明显。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QCC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组圈 根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之原则,组成品管圈。通过商议选出圈长,由圈长主持圈会,并确定一名记录员,担任圈会记录工作。通过民主方式决定圈名、圈徽。由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 二、活动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 每期品管圈活动,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进行,结合部门工作目标,从品质、成本、效率、交期、安全、服务、管理等方面,每人提出2~3个问题点,并列出问题点一览表。以民主投票方式产生活动主题,主题的选定以品管圈活动在3个月左右能解决为原则。提出选取理由,讨论并定案。制定活动计划及进度表,并决定适合每一个圈员的职责和工作分工。主题决定后要呈报部门直接主管/经理审核,批准后方能成为正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活动计划表交QCC推行委员会备案存档。本阶段推荐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甘特图。 三、目标设定 明确目标值并和主题一致,目标值尽量要量化。不要设定太多的目标值,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两个。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行性。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4 - 四、现状调查,数据收集 根据上次的特性要因图(或围绕选定的主题,通过圈会),设计适合本圈现场需要的、易于数据收集、整理的查检表。决定收集数据的周期、收集时间、收集方式、记录方式及责任人。圈会结束后,各责任人员即应依照圈会所决定的方式,开始收集数据。数据一定要真实,不得经过人为修饰和造假。本阶段使用查检表。 五、数据收集整理 对上次圈会后收集数据过程中所发生的困难点,全员检讨,并提出解决方法。检讨上次圈会后设计的查检表,如需要,加以补充或修改,使数据更能顺利收集,重新收集数据。如无前两点困难,则圈长落实责任人及时收集数据,使用QC手法,从各个角度去层别,作成柏拉图形式直观反映,找出影响问题点的关键项目。本阶段可根据需要使用适当之QC手法,如柏拉图、直方图等。 六、原因分析 在圈会上确认每一关键项目。针对选定的每一关键项目,运用脑力激荡法展开特性要因分析。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要求具体、明确、且便于制定改善对策。会后落实责任人对主要因素进行验证、确认。对于重要原因以分工方式,决定各圈员负责研究、观察、分析,提出对策构想并于下次圈会时提出报告。本阶段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特性要因法。 七、对策制定及审批 根据上次圈会把握重要原因和实际观察、分析、研究的结果,按分工的方式,将所得之对策一一提出讨论,除了责任人的方案构想外,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吸收好的意见。根据上述的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让圈员分工整理成详细具体的方案。对所制定的具体对策方案进行分析,制定实施计划,并在圈会上讨论,交换意见,定出具体的步骤、目标、日程和负责人,注明提案人。圈长要求圈员根据讨论结果,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出具体的改善构想。圈长将对策实施计划及合理化建议报部门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不参加合理化建议奖的评选,而直接参加品管圈成果评奖)。如对策需涉及圈外人员,一般会邀请他们来参加此次圈会,共同商量对策方法和实施进度。本阶段使用愚巧法、脑力激荡法、系统图法。- 5 - 八、对策实施及检讨 对所实施的对策,由各圈员就本身负责工作作出报告,顺利者给予奖励,有困难者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修改计划。对前几次圈会做整体性的自主查检,尤其对数据收集、实施对策、圈员向心力、热心度等,必须全盘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各圈员对所提出对策的改善进度进行反馈,并收集改善后的数据。 九、效果确认 效果确认分为总体效果及单独效果。每一个对策实施的单独效果,通过护理化建议管理程序验证,由圈长最后总结编制成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报告书,进行效果确认。对无效的对策需开会研讨决定取消或重新提出新的对策。总体效果将根据已实施改善对策的数据,使用QCC工具(总推移图及层别推移图)用统计数据来判断。改善的经济价值尽量以每年为单位,换算成具体的数值。圈会后应把所绘制的总推移图张贴到现场,并把每天的实绩打点到推移图上。本阶段可使用检查表、推移图、层别图、柏拉图等。 十、标准化 为使对策效果能长期稳定的维持,标准化是品管圈改善历程的重要步骤。把品管圈有效对策纳入公司或部门标准化体系中。 - 6 - 十一、成果资料整理(成果比较) 计算各种有形成果,并换算成金额表示。制作成果比较的图表,主要以柏拉图金额差表示。列出各圈员这几次圈会以来所获得的无形成果,并做改善前、改善后的比较,可能的话,以雷达图方式表示。精益争霸,将本期活动成果资料整理编制成“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本阶段可使用柏拉图、雷达图等。 十二、活动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任何改善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总还存在不足之处,找出不足之处,才能更上一各台阶。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所以问题改善没有终点。按PDCA循环,品质需要持续改善,所以每完成一次PDCA循环后,就应考虑下一步计划,制定新的目标,开始新的PDCA改善循环。 十三、成果发表 对本圈的“成果报告书”再做一次总检讨,有全体圈员提出应补充或强调部分,并最后定案。依照“成果报告书”,以分工方式,依各人专长,分给全体圈员,制作各类图表。图表做成后,由圈长或推选发言人上台发言,并进行讨论交流。准备参加全公司品管圈发表会。

成功开展QCC品管圈必须掌握的十三个要点


文章TAG:品管圈解析怎么做品管圈  解析  怎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