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负弯矩的实际伸长值符合理论伸长值,预应力张拉记录表里的理论伸长值计算伸长值实测伸长值分别是什
来源:整理 编辑:八论文 2022-12-17 05:54:37
本文目录一览
1,预应力张拉记录表里的理论伸长值计算伸长值实测伸长值分别是什
理论伸长量是由设计数据计算得来的,计算伸长量真心不懂了,可能是用实测伸长量通过计算得来的实际伸长量吧,实测伸长量就是实际 操作时,在持荷时所量得的伸长量。
2,理论伸长值和实际伸长值的区别
理论伸长值是依靠各种大数据推算出来的数值,实际伸长值是没有试验依据,只是人工实践出来的数值。
3,预应力钢绞线实际伸长值
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不是计算出来的,是在实际张拉过程中,测量出来的,拿实际伸长值与理论计算伸长值对比,差值在设计规范范围内, 合格,否则,应查找原因,作出处置你说的是弯起钢束的弯起角?计算预应力钢绞线伸长量可以参考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0-2000中12章和附录
4,箱梁顶板束负弯矩张拉的伸长量怎么计算 百分之十 百分之二十 百分之
(100%-15%)+(20%-10%)这是一端的实际伸长量,另一端用同样的方法计算,然后两端相加就是一束总的实际伸长值。
5,现浇箱梁的理论和实际伸长值计算怎么弄啊 给个版本
你说的是钢束的引伸量计算吧?理论值的计算公式在施工规范里,而且一般的有限元程序,像桥博.MIDAS都可以计算,简单的建几个单元,只要钢束是准的,就可以计算出伸长量实际伸长值是具体施工时的控制的,按施工图给的伸长量和张拉应力一起控制,一般要求误差在6%以内钢绞线伸长值计算分段的原则是曲率变化点作为分段点,包括立面和平面,然后将立面和平面的分段点叠加形成计算分段点,空间曲线的包角和长度计算很重要,另外两端不对称钢绞线束还需要计算应力平衡点,看你的计算表格应该是对的。
6,钢筋张拉理论伸长值和实际伸长值的计算
1,首先计算张拉力:P=(1+m)δcon Ap (m是超张拉百分率,δcon是张拉控制因力,Ap是预应力筋截面面积)即:P=1.03x0.85x450x6x1/4x3.14x202=742249 N(6是根数)2,理论伸长值=Fp·l/(Ap·Es)F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 =1.03x0.85x450x6680/1.8x105(1/4x3.14x202分子分母都有,自动约去,105是10的五次方,打不出来) =14.62mm3,推算值:x=0.1δcon/0.9δconx12=1.33mm实际伸长值:12+1.33=13.33mm4,理论伸长率:(13.33-14.62)/14.62x100%=-8.8%>±6,应暂停张拉
7,张拉实际伸长量算法
你说的是量测方法。这个您需要查看施工守则及设计图纸。试着分析一下:张拉第一阶段达到设计规定的10%~20%的某个张拉力前不量测。刻度1(设计规定的10%~20%的某个张拉力时量测一次)刻度2(需要回顶时刻量测的刻度值)张拉第二阶段刻度3(回顶后张拉前的刻度值——回顶时临时锚固)刻度4(张拉终止时的刻度值)那么,实际引伸量为DL = (刻度2-刻度1) + (刻度4-刻度3)这个DL并非实际发生值,而是测量值。除测量误差外,还有初张拉阶段发生的因此,整个张拉过程钢束伸长量是DL/(100%-20%),这是假定从20%张拉力时量测刻度1的情况。(100%-50%(第二次))+(50%(第一次)-10%)+(20%-10%)是对的。
8,各位朋友好请告诉我预应力锚索张拉实际伸长值的计算方法奋斗
(1)、理论伸长值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公式如下:
△L=p×[1-e-(KL+μθ)]/ (KL+μθ)
Ay—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截面积mm2,取140 mm2。
ΔL——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cm)
Eg——预应力筋弹性模量MPa(N/mm2),取2.03×105Mpa 。
P——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N)
L——从张拉端至计算机截面孔道长度(m)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夹角之和(rad)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
μ——预应力筋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15
(2)、实测伸长值:
在初始张拉力15%σK状态下作出标记,钢绞线张拉15%σK作为初应力,初应力伸长值采用理论推算伸长值, 15%σK~100%σK的伸长值作为实测伸长值。
9,怎麽确定弯矩和剪力的正负我知道理论规定可是在用的途中就不
在计算梁(水平的或者水平占的比重大)的内力时,下缘纤维受拉,上缘纤维受压就叫这个弯矩为正如果是垂直梁,使梁截面顺时钟转动为负弯矩,逆时钟转动为正弯矩剪力:截面左边方向向上为正(水平杆),或者向右为正(垂直杆),向下为负(水平杆),向左为负(垂直杆);截面右边方向向下为负(水平杆),或者向左为负(垂直杆),向上为正(水平杆),向右为正(垂直杆)。关于剪力:取杆件中一段,左端截面剪力向上为正、右端截面剪力向下为正,这样可使剪力所在段顺时针转动;关于弯矩:在材料力学中对于梁规定下部受拉为正,即微段左截面弯矩顺时针、右端截面反时针,使所在段下部受拉为正,这上部受拉为负;在结构力学中一般不规定弯矩正负,弯矩图画在受拉侧,求解过程中任意假设弯矩方向为正,当计算结果为负值时,说明弯矩与假设方向相反。关于凹凸问题,是均布荷载下弯矩图是抛物线,抛物线的凸向是荷载的作用方向。不知你明白了吗?!
10,16米空心板预应力张拉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不符怎么处理
预应力张拉是双控,实际值与理论值有个偏差范围(查规范),若不符合规范有以下主要可能:材料不合格、张拉机具未校验等。不管你是先张还是后张,一般初应力为10-15%,当然你根据你的千斤顶的行程确定,比如初应力为10%,初应力以前的实际伸长量我们是无法度量的,我们一般到10%读数时,把千斤顶的这时的伸长量计下来,然后再拉到油表读数的20%时,再计下千斤顶的伸长量,然后继续拉到100%时,计下这三组数后,1、用20%-10%推算出初应力为10%时的推算伸长量,再乘以2,得出前20%时的伸长量2、用100%-20%得出从20-100%的伸长量,3、两者相加,就得到参预应力板的实际伸长量,但不能超过理论伸长量的正负6%。这个方法是目前为止公认的算法,我现在仍在用。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多了还是少了?少了的话看孔道的摩擦是不是很大,这跟工具锚还有夹片的质量有关,还有就是钢绞线的弹性模拟量是不是把理论伸长量算的有点过长,因为钢绞线的弹性模拟量越小算出的理论伸长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还有就是你们那个限位板槽深是否过大,这影响到它的回缩值。因为一般计算钢绞线的回缩值为6.两端加起来为十二,如果限位板槽深过大这样回缩值就不只是6,可能会更大。这也会有无差。还有就是钢绞线的长度不可能就是十六米整,要重新量。重新计算。还有你们采集数据的比例是多少?你们用多大的顶拉几束的钢绞线?10 20 100,一般都是这样,不过你们如果用的千斤顶比较大,而拉的钢绞线只有四束或者三束,这样的话初应力采集的数据应该会很小,不过你该看看数据显示1,初应力的伸长量二倍应该略小于第二段的伸长量采集15 30 100,比较好。不过因素很多……他们有允许误差范围,正负百分之六以内……你们用的是智能张拉吧?还有就是你们一定要确保工具锚,夹片,千斤顶工作锚夹片是连接紧密的,不然这样也会有误差,因素很多,不在现场真的很难去说,希望对你有帮助吧!超过规范容许偏差值时的处理方式:第一步 找原因,主要原因有钢束实际弹性模量与理论计算时采用的值不符、实际锚下张拉力与理论计算时的值不符、孔道摩阻系数与理论计算采用值不符、孔道偏差系数与理论计算采用值不符。除此外不会有其它原因。造成这些原因的因素是多样的。第二步 针对原因决定如何处理。如果是弹性模量偏差,应与通过;如果是锚圈口摩阻偏差、机具失准,应与补张;如果是堵孔、孔道残渣问题,应处理问题重新张拉;如果是孔道定位问题造成波浪形弯曲则是重大责任事故,需要凿出整个管道,重新布置重新张拉。这个过程中不应回避理论计算值的错误问题,毕竟现在桥梁设计者的水平参差不齐。
文章TAG:
怎么看负弯矩的实际伸长值符合理论伸长值怎么 弯矩 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