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护士的分层管理如何体现

明确责任,各负其责。逐级监督。

护士的分层管理如何体现

2,妇产科护士如何落实分层级管理制度

护士分层级根据科室实际情况进行分,一般分为N0/N1/N2/N3/N4级,不同层级自己设置,一般没有统一标准,适合临床就行。
你好!可以看看这方面的电视剧,这种电视剧不是胡乱拍的,必定有些实际问题和实际操作的。有问题可加入我的百度贴吧号!打字不易,采纳哦!

妇产科护士如何落实分层级管理制度

3,护士长如何落实护士分层次培训

[摘要] 目的:探讨对新入科护士的培训方法,使新入科护士在短时间内达到护理管理要求和护理操作标准。方法:重视过程指导,过程指导中贯彻五个关键要素即样板、协同、观察、纠正、强化。结果:护士长在培训新入科护士的过程中,掌握了过程指导的技巧,使新入科护士在短时间内达到护理管理要求和护理操作标准,能独立完成工作。(剩余1932字)
按职称分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分别制订培训计划,内容由难到易、由深到浅有所差别。按工作年限长短技能高低指定操作培训计划。

护士长如何落实护士分层次培训

4,学好英文容易吗

不容易
学好英语不容易
哦,那就麻烦四月天给我们解释一下分层护理是啥意思,好吗?
没有关系的,既然你有高中英语基础,再把英语水平赶起来也是很容易的事。另外翻译时也可以使用一些翻译软件,在网上也可以搜索及下载,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请问是“分级护理”吗?“分层护理”和分级护理是一个意思吗?我在网上看见一个有关分级护理的翻译:nursing grade。不知可否?
谢谢yangyang啊, “分层护理”和分级护理不是一个意思.我已找专业人士帮忙去了. 很多次发誓要重新学习英语,总是有想法没做法,唉.........不学不行了啊..........

5,护士分层管理为什么能提升她们的临床专业能力

1、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护理队伍不断壮大,护理工作的专业价值与社会需求不断凸显,护理管理亟待由经验性向科学性转变,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护士分层管理可以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框架,对于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稳定一线护士队伍、贮备护理人才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 工作中,本着 “合理使用、科学考评、保障质量、促进发展”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教学岗位3种岗位,并分别进行分层管理,为护士构建较 为清晰的发展路径。2、对护士进行分层使用,能够实现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调动护士学习及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基础护理合格到位,按照护士的个人素质、工作年限、学历层次等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确定每位护士工作职责。可发挥不同层次的人员潜能,使护士不断成熟与提高,护理质量也因此而提高。
不明白啊 = =!

6,如何体现分层次使用护士

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分组管理,合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将病区护士按1∶3∶9~12比例配置(护士长1人—责任护士3人—护士9~12人),以分三组形式与医生同步分管病人,实施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为小组的三层架框,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制的个性化护理。 结果 固定的分层次分组管理,提高了各项护理达标率,病人的健康教育认知率,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实施前后经χ 2 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分层次分组管理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使以整体护理为核心的个性化护理能深入开展。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护士 管理  随着社会对护理质量的高要求,护理范畴的拓展和细化,护理工作大量增加,对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发生很大变化。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护理人员的数量与病床数的比例应为1∶1.68(500张床位以上) 〔1〕,卫生部医政司与人事司曾联合对全国240所医院进行的护士人力调查发现,护理人员配置能达到卫生部《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要求的仅有2所医院 〔1〕。我国的医院护理人员编制普遍低于此标准。我院是拥有900张病床的综合性医院,其护士与床位之比为1∶1.45。在深化护理改革,提高护理质量方面,为了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近两年来,我院在开展整体护理基础上,开展了以整体护理为核心,针对病人个人特点为病人提供整体的、连续的、人文的、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我们用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层次地使用护士,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近年来,医院一方面逐步招收护理大专、护理本科生充实到护理队伍(5.56%);另一方面充分挖掘蕴涵在护士群体中的潜能,在提高人员素质上下工夫,鼓励在职护士通过继续学历教育取得大专或本科文凭(25.61%),以及派出去学习、进修等,使我院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优化和提高。  1.2 人员配备我们结合科室的实情,为“1∶3∶9”护理人员结构,即护士长1人—责任护士3人—护士9人(科室根据工作量的多少适当增减人员),采取分层次分组管理〔2〕的护理工作模式,以保证个性化护理工作的实施。护士长由院内竞聘产生,责任护士逐渐向竞聘上岗方式过渡,护士由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和大专、本科新毕业暂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担任,后者在责任护士的带班指导下进行临床护理工作。  1.3 护士分层次使用特点及方法采取分层次分组管理,实行护士长—责任护士—护士三层立体管理框架,护士—医生—病人为一组管理的工作形式,科室护士分三组,每组人员固定由1名责任护士、3名护士组成,每组护士分管14张病床。每组护士与固定每组医生管固定病人。责任护士实行24h负责制,采取弹性休息方法。每天医护一起大交班后,责任护士随本组管房医生一起查房,带领指导本组的护士一起完成本组病人的护理、治疗、各项检查、健康指导等;并向医生、护士长负责本组病人的护理质量,负责本组护士培训。每组护士按不同资历及综合业务能力的强弱进行合理组合,排班时注意小组间人员层次的合理搭配,确保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2 结果  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分组管理前后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分组管理前后效果比较 (略)  3 体会  3.1 强有力的支持系统是护士分层次使用的保证我院是由院长亲自主持下进行的护理改革,因而在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士三层立体管理框架是与医疗同步进行,对责任护士岗位津贴、效益工资分配上给予副护长待遇。数字化医院的建立,节省了护士的非护理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对病人直接护理中。我院计算机网络完善,护士工作站、医生工作站,影像网络系统,检验网络系统,网络办公等,为护士提供了现代化工作环境。医院成立了物流中心、配置中心(负责病房静脉输液配置),各后勤运输队等,为护士提供了强力后勤保障,护士精力完全放在护理工作上,足不出病区。  3.2 护士责任心增强 按目前护理人员配置,每小组管辖14张床位,每小组再分工,每位护士重点管4~5张病床,责任明确,责任到人。责任护士对本组病人负全责,因而护士工作责任心增强。  3.3 各项护理措施到位 病人的分管护士固定,每天责任护士在班指导督促,对病人的情况熟悉,护理措施连贯从而使质量得到保障,为开展个性化护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4 加强了管理力度 设置责任护士,培养责任护士的管理意识,分担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任务,承担对本组病人的负责,责任护士要向护士长及主管医生负责。护士长抓责任护士岗位职责落实,责任护士管理本组护士的护理质量,体现分层管理,增强了科室整体管理力度。  3.5 畅通医护患沟通渠道全科上下了解分层次管理的新护理工作模式的内涵,并得到科主任的支持,协调医护间各环节的工作,规范医生查房、出医嘱的程序,使医护工作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发挥专科医生的知识理论特长,带领责任护土查房,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水平。责任护士通过每天跟随主管医生查房,了解治疗方案、医疗要求、病人需求,及时调整病人的各种护理措施,保证临床治疗、护理工作的高质高效。  3.6 引进竞争机制,充分发挥护士潜能,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责任护士由科主任护长聘用逐步过渡到竞争上岗,通过综合能力考核择优上岗。影响护士分层次使用的还有劳动纪律、职业道德、护理差错、护理满意度、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考核等因素。激发了每个组员的奋发进取精神,使业务知识及各种操作技能不断提高。  3.7 病人满意度提高各组医护人员固定,病人有了固定的护士医生,加强了医护患沟通,密切了医护患关系。分管护士经常深入病房,对病人的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家庭关系等。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并解决病人的各种问题,对病人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使满意率达到98.5%。  参考文献  1 曹志辉,郑贺英.我国医院推行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医院管理论坛,2003,8:46.  2 闫怡静.医院护理人员配备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5.

7,结合所学谈谈科室如何进行护士分层级岗位管理实践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严重浪费,其原因之一是简单的“平台式”管理模式所致[1]。因此,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探索一条护士分层级管理和使用的新路,以解决护理专业建设,队伍稳定发展的问题,迫在眉睫。 1 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新路的背景 2005年卫生部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下发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06年广东省卫生厅下发了《广东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和<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明确要求各级卫生机构,要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技术水平要求,调整护士队伍结构。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级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不同层级护士的作用13I。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前身是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2004年随大学集体转制移交广东省,如何在人才短缺的困境中利用契机抓住机遇,落实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纲要和规划,以达到稳定和发展护理专业队伍、培养专科人才的目的,为此我们就“护士分层级管理”这个专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2 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新路的方法 2.1 对队伍结构进行分层,探索护士按能力上岗:广东省卫生厅2006年下发的《护理工作管理规范》,为护士的个人发展搭建了两个阶梯,一条从通科护士向专科护士发展的专业阶梯,共分为助理护士(未注册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4个层级;另一条是从护理组长到科护士长的行政阶梯,分为护理组长、护士长、科护士长3个层级[4]。这两个阶梯跳出了技术职称的框框,解决了护士个人发展的路径,使护士的个人成长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实践中,我们首先从理论上理清各自进阶的标准和两个阶梯间的关系:未注册的护士为助理护士,注册后5年以内的护士为初级责任护士完成5年规范化培训,达到专科要求的核心能力标准,可以进阶为高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通过专科知识的培训,并通过临床实践、案例积累,通过专家认证,进阶为专科护士;具备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通过管理课程的学习,可以竞争科护士长或护理部主任职位。护理组长是护士长的助手和后备人选,护理组长可以选择竞聘病区护士长,也可以选择通过专科知识培训,临床实践的积累,申请专科护士认证,取得专科护士的资格。新当选的病区护士长应具有护理组长的经历,具有良好的管理才能;高级责任护士通过管理课程培训,也可以竞聘护士长。2006年以来,按我省制定的规范要求,护理部与人事部门一道,参照学历和资历,探索选拔护理组长和护士长的机制。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团队的核心人物,职务不高但岗位重要。因医院规模扩大床位增加,2007年底医院需要新增10名临床科室护士长,在制定护士长竞争上岗考核条件时,护理部向组织人事处建议,护士长的选拔要加大I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其结果是临床一线的优秀护理组长全部入选,起到了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针对医院护士年轻,骨干较少的现状,我们将护理组长与高级责任护士的岗位职责合二为一。统称护理组长,每科设3~4名。在挑选护理组长时,我们把专业技术能力和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一并作为护理组长的优先入选条件,不但选出了好榜样,同时也激发了广大护士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收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2.2 对岗位责任进行分层,护士以团队形式工作:在护士分层级管理过程中,我们积极倡导团队文化,发挥每一个 护士在团队中的作用。2006年底同步改革了护士的排班模式,改非连续性分段排班为8小时连续性排班,我们探索改变护士“单兵作战”的工作形式,将一个班次的护士组织成一个临时工作团队,由护理组长带领本班次的成员完成工作。我们对本班内的护理工作,按照不同层级进行了岗位责任的重新界定。护理组长作为临时团队的负责人,主要的责任是发现和解决病人医嘱范围以外的护理需求}带领及指导初级责任护士处理复杂、疑难病例的护理问题;督促护理措施的落实;处理当班时段的护理突发事件。初级责任护士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医嘱、护嘱;助理护士的任务是协助初级责任护士完成病人的生活护理和间接护理工作,如接待1名新人院的病人,助理护士的责任是安排床位,进行初次身份确认和入院登记;当班的初级责任护士负责测试和记录首次生命体征,介绍医院的环境、制度、病人的医生和护士t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则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入院评估,并制定护理计划,如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由初级责任护士完成,护理组长检查术前准备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事实证明,在岗位责任明确的前提下,护士按团队形式工作,有利于不同层级护士优势互补、相互督促,从而达到降低医疗、护理风险的作用。 2.3 对培训目标进行分层,按护士核心能力进行培训:广东省卫生厅根据护士的核心能力划分为5级,即Nl:着重于基本护理能力;N2:重点在护理重症病人所需的能力;N3:整体性护理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N4:承担科学研究和专科护理能力,N5:临床护理专家。医院工作经历5年以内的护士占全院护士总人数的60%,培训任务很重,对此我们对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标准,在手术室、危重症、血液透析等科室进行试点,探索按核心能力培训护士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b1。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包括素质描述和实际操作数量统计两部分,我们首先在试点科室,让护士对照核心能力标准自评,自评结果使不同年资的护士,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如某高年资护士在自评后说,结果使自己大吃一惊,没有想到T作了lO多年,自以为是科室的业务骨干,专科核心能力只达到二级标准,今后要多参加临床实践,加快专科核心能力的提高;低年资的护士面对标准充满信心,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够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自评提高了护士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能力评价的结果使护士长看到了管理的不足,过去只强调了培训的时间和形式,而忽略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使广大护士视专业培UIl女n负担,对重复、乏味的培训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新的方法是按护士的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培训,如派出进修、到相关科室短期培训、小组练习、能者示范等等,方法多样,针对性强,很受护士欢迎。 3 探索护士分层级管理新路的效果 在“护士分层级管理”实践中,我们坚持以所颁布的纲要、规划和管理规范作为依据,结合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从医院的实际出发,重点解决护理专业建设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分层级管理护士实践和探索,使我们初步见到了成效。如年轻护士明确了个人发展的方向,激发了努力工作的热情,变被动靠近病人为主动贴近病人,通过服务病人,夯实了专业基础,又如:通过选拔,大部分高年资护士都担任了护理组长,她们的工作不受医嘱的限制,凡是病人需要、护士能够解决的,都是她们的任务,她们的专业能力和个人价值得到了认可,增强了她们的责任感,通过服务病人,改变了护士的形象,锻炼和造就了一支临床护理骨干队伍;近几年来,医院高学历、高职称的护士都坚持工作在临床一线,有的担任了专科护理组长,带领小组的其他成员,创造性地开展了专科护理活动;有的被吸收到医院护理管理委员会,为医院的护理建设出谋划策l护理部还积极推荐她们参加医院、学术团体,政府组织的各种大型义诊、咨询等社会活动,使她们走出医院,了解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体会护理专业的价值和护士个人的成就。总之,护士分层级管理,使我院不同层级的护士均找到了自己的位子,从而安心地做自己的工作。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6]。护理服务具有与病人接触的连续性、动 态性,直接性及具体性的特点,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感受和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护士分层级管理,必须结合医院的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快专业梯队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

文章TAG:护理上怎么分层管理护理  怎么  分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