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低年级如何进行创新古诗教学

让孩子在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编创与诗相关的故事。
xuexiai

小学低年级如何进行创新古诗教学

2,小学古诗怎么教

1、首先让学生能读背古诗;2、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3、教师重点讲解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4、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以学生讨论探究为主,教师点拨,只要是学生的领悟都应该肯定,不必以教参为标准。
变成流行歌曲的形式,边唱边学,很快。
要先让他们把古诗抄一遍,再根据古诗编个好听的故事
可以每教一首过几天在复习一下

小学古诗怎么教

3,浅议如何开展低年级古诗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兴趣,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学习注意力分散,兴趣不稳定;因此,在古诗教学中,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末,都应把激发学生兴趣当作重中之中,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如在学习《所见》这首诗时,当学生注意力逐渐分散时,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该如何给古诗配动作表演,并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让学生上台表演朗读,学生把一个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这犹如给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又如《小池》一诗课末,让学生当小画家,把夏初小池的美景画下来。这样做不仅检查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情况,还可以激活学生对学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课虽终趣未完。? 二、以读为本,训练朗读层次,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逐句窜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低年级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以学生读书为本,初读古诗时,让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丢字、添字把诗读正确、流利。这样做,有利于复习汉语拼音,也有利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朗读水平。如《村居》一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让学生回忆或想象一下自己放风筝的快乐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字,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春天里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在这种美丽景色中的感觉,然后带着这种陶醉的心情和表情去读这句诗。之后,可通过带读、试读、男女生诵读比赛等方式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激起学习古诗的兴趣。三、启发挖掘诗句的底蕴,培养想象能力古诗的语言是精炼的,跳跃的,集中丰富的想象,饱蕴着强烈的感情。教师要启发学生挖掘诗句的底蕴,弄清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通晓全诗的内容,培养想象能力。就拿《村居》这首诗来说吧,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高鼎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乐春图"。“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一句诗里有几个词语较难理解。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把诗句读流利后,然后展示课文的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的景物,描述景物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总之,低年级古诗教学,一定要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特点及其学习心里愿望,紧扣语文课表精神,尽量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书声琅琅,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充分地想,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议如何开展低年级古诗教学

4,如何有效进行小学古诗词教学

提到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有许多老师就苦恼。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因此,古诗词的教学不可避免地走入了许多误区,使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偏离了航道。具体表现在: 一、 教师只负责“教会”,不重视“会教” 贪图省事的语文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强迫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教师早已安排好的学习方法,比如抄写“标准”的诗词译文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放鸭式”背诵全文等。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终于“协助”教师完成了“教会”的任务,学生并没有享受到学习过程的快乐,教师也完全忽视了教学方式的优化、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等问题。 二、 学生只注重“读会”,不重视“会读” 学生在扫清字词的障碍,能流利地朗读诗词以后,往往沾沾自喜,认为已经“读会”了。他们却忽略了诗词的节奏、韵律等关键问题,而这些,恰恰是诗词的精华所在,重中之重。 三、 学生只能够“背诵”,不重视“诵背” 很少能够看到语文课堂上,学生能够忘情地吟诵古诗词,学生总是以自己能一气呵成地背完诗词为荣,面对这样的学生我隐隐有些担忧,担忧他们如何有时间去思索、去感悟、去品味。古人“吟诗”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吟”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感悟品味字词的优劣,思考情境的创设、情感的抒发等诸多问题,使自身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吟诵”中得到提高,如此优秀的训练方法如今却不被重视,近乎绝迹,岂不悲哉? 那么,应该如何正确把握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呢? 我以为首先必须要先正确解读新课标对小学生掌握古诗词的要求。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要会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以上(低年级50篇;中年级50篇;高年级60篇),这是对小学生掌握古诗词数量上的要求。 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诵读诗文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诵读诗文,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是对小学不同年段学生掌握诗词理解上的要求。由此可见,新课标的要求可归纳为三会:会读、会背、会感悟。 其次,依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一、反复吟咏,创造激励探究问题的热情和责任感的情境 汉语言文学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用方块字连缀而成的中国古典诗词,一直洋溢着一种独具魅力、生生不息的灵性风韵。灵性是古典诗词的一种鲜活气脉,故非吟诵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深乎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口诵心惟,咀嚼体悟,共鸣感奋,润养身心,化育灵魂,铸造人格的支柱,积蓄精神的原动力。古典诗词教学需要激情,需要陶醉,需要发现。吟诵涵咏创造了令人陶醉、充满激情的学习情境,促使主体与主导、作品与读者进行深刻对话,激励学生探索的热情和责任感。诗教足以养心。诗词教学就该多一些声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肃;多一些联系自我的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 二、启发联想和想象,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 “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春江碧透、柳绿桃红、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联想和想象在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重要形式——诗歌表演中更能指导其欣赏作用和创造精神渲泄得淋漓尽致。 老师的讲析代替不了学生的联想、想象,学生也不可能通过老师的联想和想象走进诗词的意境、诗人的世界。学生只有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最终实现意义的建构。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联想和想象是这个过程的催化剂和通衢大道。

5,如何把握好低年级诗歌教学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教学效果重难点感悟长春版语文教材中古诗内容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低年级教材中蕴含了许多古诗文。针对低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有限等心理、生理特点,新课标中对低年级古诗的教学目标定的较低。仅让学生能熟练诵读诗词,体会到诗文的美妙,获得情感体验,并不再逐字逐句地讲解分析下苦功夫。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低年级学生古诗学习中,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重难点,提高古诗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丰富资源。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实践和反思心得,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   一、明确古诗教学目标,注重积累精炼语言   几千年流传至今的古诗无论从语言,还是从思想内涵看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审美价值,而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品中的精华――小学低年级教材选编的古诗比重较大,通过开展古诗教学开启一扇学生多角度、多渠道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窗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多多积累精炼语言,突破识字量的制约,为日后成长中反刍地感悟语言积累了经典材料,厚积薄发。同时古诗教学也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热爱中国语言文字艺术,并受到个性化的情操熏陶,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低年级学生记忆能力较强,教材中的多数文本学习后都能背诵下来,那么选择古诗作为诵读、背诵的文本,积累的就是经典的语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古诗教学目标,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积累经典名句,培养低年级学生“出口成章”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通过《古朗月行》古诗的学习,学生积累了对月亮赞美的词语和生动的比喻:月亮像白色的玉盘,又像美玉制作的镜子。同时,还有效帮助学生诵读诗句,感知古诗描绘的情境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构建自主体验古诗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标理论“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积极构建自主体验的古诗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笔者在低年级古诗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如下四个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良好:   1.多种形式品读入情   语文教师通过反复的朗读,向学生渗透字音字形。可采取多种品读方式: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入情。   2.通过识字感悟入境   低年级学生通过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简单理解字义,教师要结合字词在古诗中的运用和书上的注释简单感悟诗文大意,带领学生进入优美的古诗情境。   3.创情设境欣赏运用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设优美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研讨配画再现古诗、激发兴趣书写古诗、感情朗读吟唱古诗。   4.背诵积累自主感悟   背诵积累整合感悟,这是古诗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教师要开放课堂,放飞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切感悟古诗的意境、语言、音韵和形象的优美,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文学习中,能力与素质均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三、把握教学重难点,提高低年级古诗教学效果   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想象力也还不够丰富,因此,古诗教学目标、重难点也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要求体会古诗中的情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而不是如高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要求理解诗句意思,感悟古诗意境,将古诗的意境用语言表述出来或用图画描摹出来。比如,《赠汪论》这首诗,在长春版教材低年级下册出现了,在人教版的高年级教材也有,但是不同的年级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不同,因此教学的重难点也就不同。   1.重在阅读表露自己的情感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形式来指导、训练学生读。在读的实践中达到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表露出自己的情感。比如在读中体会古诗的停顿规律、语气、语调等。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首五言诗的停顿规律是“二三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范读和领读尤其重要,而不是简单评价:某某同学读得真好,谁还能比他读得更好?事实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很少有学生能知道阅读的质量高低。而如果有了教师的声情并茂的范读和领读,就会使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原来“这样读”是感人的!在此基础上再去诵读才会使学生有个性化的感悟。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就容易达到背诵古诗的目标,而不是学习完古诗再留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体验古诗意境   低年级古诗教材中都配有鲜活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插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背景图,观察图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自然景物特色,从而体验古诗中蕴含的意境。如《咏鹅》这首诗,插图非常形象生动,与诗文描写的内容十分吻合。在教学中观察图画、描述图画内容的说话训练基本上再学习古诗,再体验古诗的意境,效果往往更好。这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给图画图上颜色”一题,更是有趣。它不是简单地涂颜色,是学生在对古诗的个性化理解之后,根据自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涂颜色。同时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经验的一种呈现。涂色之后,如果再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说一说自己为什么涂这样的颜色,那就是对古诗更进一层次的深化和感悟。   3.以古诗为载体认字、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更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第一个教学目标都是关于识字教学的界定。以颜真卿的《劝学》为例,这首诗短短的28字,要求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又字旁”;了解“首”字的演变过程,认识首的字理识字图;会写7个生字。诗歌中除了以前学习过的汉字,其它字在本课都得到了识记,可见本课承载的识字任务之重。识字教学中要求多认少写,要求认识的字“在本课认识,放到其它的语言环境中也认识”。而这恰恰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难点之一,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能够把课文很熟练地“说”下来,而不能把课文认读下来。而古诗往往字数不多,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更容易落实认读目标。也因为古诗易背诵,落实识字目标自然会降低难度。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系统性,也有着不同的教学侧重点,语文教师要“把脉关键,呈现重点”,构建符合低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的古诗教学课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提高古诗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答--您想要问什么? 小学一年级语文就要唐诗,所以学生就要回读会朗诵,从中识字和写字。

6,怎样进行小学低年级诗歌教学

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教学效果重难点感悟长春版语文教材中古诗内容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低年级教材中蕴含了许多古诗文。针对低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有限等心理、生理特点,新课标中对低年级古诗的教学目标定的较低。仅让学生能熟练诵读诗词,体会到诗文的美妙,获得情感体验,并不再逐字逐句地讲解分析下苦功夫。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在低年级学生古诗学习中,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重难点,提高古诗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文化修养的丰富资源。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实践和反思心得,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低年级的古诗教学。   一、明确古诗教学目标,注重积累精炼语言   几千年流传至今的古诗无论从语言,还是从思想内涵看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审美价值,而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品中的精华――小学低年级教材选编的古诗比重较大,通过开展古诗教学开启一扇学生多角度、多渠道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窗口,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多多积累精炼语言,突破识字量的制约,为日后成长中反刍地感悟语言积累了经典材料,厚积薄发。同时古诗教学也激发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热爱中国语言文字艺术,并受到个性化的情操熏陶,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低年级学生记忆能力较强,教材中的多数文本学习后都能背诵下来,那么选择古诗作为诵读、背诵的文本,积累的就是经典的语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明确古诗教学目标,要顺应儿童喜读好背,记忆力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积累经典名句,培养低年级学生“出口成章”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通过《古朗月行》古诗的学习,学生积累了对月亮赞美的词语和生动的比喻:月亮像白色的玉盘,又像美玉制作的镜子。同时,还有效帮助学生诵读诗句,感知古诗描绘的情境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真可谓一举多得。   二、构建自主体验古诗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理解新课标理论“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积极构建自主体验的古诗教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笔者在低年级古诗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如下四个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良好:   1.多种形式品读入情   语文教师通过反复的朗读,向学生渗透字音字形。可采取多种品读方式:自由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入情。   2.通过识字感悟入境   低年级学生通过进行识字、写字教学,简单理解字义,教师要结合字词在古诗中的运用和书上的注释简单感悟诗文大意,带领学生进入优美的古诗情境。   3.创情设境欣赏运用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创设优美情境教学古诗:利用音乐欣赏古诗、研讨配画再现古诗、激发兴趣书写古诗、感情朗读吟唱古诗。   4.背诵积累自主感悟   背诵积累整合感悟,这是古诗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教师要开放课堂,放飞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切感悟古诗的意境、语言、音韵和形象的优美,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文学习中,能力与素质均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三、把握教学重难点,提高低年级古诗教学效果   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较低,想象力也还不够丰富,因此,古诗教学目标、重难点也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要求体会古诗中的情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而不是如高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要求理解诗句意思,感悟古诗意境,将古诗的意境用语言表述出来或用图画描摹出来。比如,《赠汪论》这首诗,在长春版教材低年级下册出现了,在人教版的高年级教材也有,但是不同的年级古诗词教学的要求不同,因此教学的重难点也就不同。   1.重在阅读表露自己的情感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各种形式来指导、训练学生读。在读的实践中达到正确、流利,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表露出自己的情感。比如在读中体会古诗的停顿规律、语气、语调等。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首五言诗的停顿规律是“二三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范读和领读尤其重要,而不是简单评价:某某同学读得真好,谁还能比他读得更好?事实上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很少有学生能知道阅读的质量高低。而如果有了教师的声情并茂的范读和领读,就会使学生直观地感觉到:原来“这样读”是感人的!在此基础上再去诵读才会使学生有个性化的感悟。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就容易达到背诵古诗的目标,而不是学习完古诗再留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体验古诗意境   低年级古诗教材中都配有鲜活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插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借助背景图,观察图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自然景物特色,从而体验古诗中蕴含的意境。如《咏鹅》这首诗,插图非常形象生动,与诗文描写的内容十分吻合。在教学中观察图画、描述图画内容的说话训练基本上再学习古诗,再体验古诗的意境,效果往往更好。这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给图画图上颜色”一题,更是有趣。它不是简单地涂颜色,是学生在对古诗的个性化理解之后,根据自己对诗歌意境的体验涂颜色。同时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经验的一种呈现。涂色之后,如果再引导学生联系诗句说一说自己为什么涂这样的颜色,那就是对古诗更进一层次的深化和感悟。   3.以古诗为载体认字、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更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第一个教学目标都是关于识字教学的界定。以颜真卿的《劝学》为例,这首诗短短的28字,要求认识10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又字旁”;了解“首”字的演变过程,认识首的字理识字图;会写7个生字。诗歌中除了以前学习过的汉字,其它字在本课都得到了识记,可见本课承载的识字任务之重。识字教学中要求多认少写,要求认识的字“在本课认识,放到其它的语言环境中也认识”。而这恰恰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难点之一,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能够把课文很熟练地“说”下来,而不能把课文认读下来。而古诗往往字数不多,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更容易落实认读目标。也因为古诗易背诵,落实识字目标自然会降低难度。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系统性,也有着不同的教学侧重点,语文教师要“把脉关键,呈现重点”,构建符合低年级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其心理发展的古诗教学课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提高古诗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
答--您想要问什么? 小学一年级语文就要唐诗,所以学生就要回读会朗诵,从中识字和写字。

7,如何设计小学古诗词教学

新建一小 李小明 教师要教得好,让学生学得好,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古诗教学要设计得精彩握要,首先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大量的文献显示,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分七步进行: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预习导入法,背景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如:我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直接导课,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学习新课。就像本人执教的《泊船瓜洲》,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二组元的学习,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宋朝诗人王安石,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背景介绍,知晓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 像我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我教学《长相思》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纳兰性德你知道多少呢?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为下一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自主学习,弄懂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诗意。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引导学生利用书上的图画,注释或其他工具书等帮助理解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意思还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诗眼 :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词语 :例如,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 (3)抓诗句 :一首诗,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诗题 :有些诗,从它的题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四、诵诗想象,品诗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诗的情感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欣赏来体会。因此,在学生理解了全诗的意思,有了初步的情感体验后,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现代教学媒体的辅助,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点读、评读、范读、诵读,演读使学生能读出诗的重音和节奏,知道应该如何把握诗的轻重缓急,加深对诗人情感地体验,体味出诗人赋于诗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地朗读。在初读过程中,仅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为基本要求;第二次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就要有感情表现的要求。在理解诗歌意境后的朗读就要求能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地朗诵。  五、创设情境,引入诗境。   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进入诗歌意境。进入诗境就是引导学生真切地体验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景象和情感,为之动情。怎样让学生进入到这种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呢?教师不要孤立地指导朗读或单纯地创设情境,而是将创设情境与感情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创设情境作为学生感情朗读的基础和铺垫。同时又通过读来引导学生领悟诗情,进入诗境。我有时采取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此情此景;我有时通过看录像将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情感的表现一次比一次丰富,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到位。最终,让学生通过读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思、共忧、共吟的境界。实际上这一环节就是前一环节的升华和展示。   六、拓展延伸,创作诗词。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应要求学生诵读古诗文,以利于学生的积累、体验和培养语感。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古诗量并不是很多,所以在结束了一首诗的教学后,并不结束这堂课的教学,而以诗带诗,以点带面,将课堂延伸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教学上,有意识地加大学习古诗的量。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大量的古诗,了解到诗人更多的优秀的诗作。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比如低段可以让学生表演,再现诗的意境;中高段可通过课件的出示和音乐的渲染,创设适宜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课堂环境。通过这个语言实践过程,指导学生运用古诗的能力,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及兴趣,让他们能学以致用,真正起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七、板书设计,简单明了 教学板书是艺术,艺术是讲究创造的,是需要教师花心血进行构思、提炼、创新的。每一幅新颖别致、独具个性、富有美感的艺术板书的出现,都是教师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我们提倡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板书,更提倡教学板书的新设计和新创意。板书设计做到,围绕诗词中心,抓住关键词,简单明了,有创新。

文章TAG:低年级古诗怎么教学年级  古诗  怎么  
下一篇